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何基沣:叛徒明知他是地下党,揭发9年,却看着他从师长升为副司令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从1939年叛变当军统特务开始,项迺光一直紧盯着77军179师的师长何基沣不放。

在他眼里,何基沣是不折不扣的中共秘密党员,可自己的多次告密揭发却总被蒋介石、何应钦当成耳边风。

何基沣

9年来,项迺光眼睁睁看着何基沣从师长升军长,又从军长升为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中将副司令,官运亨通。

而项遒光后来专门负责军统谍报队,能长期监视何基沣的通讯和行动,却一直未能发现异样。

时间一长,连他自己都困惑了起来:到底何基沣真是中共地下党员呢,还是当年何基沣“卖”军火给新四军就是图个发财?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后,项迺光终于知道了答案:就在他这个少将谍报队长的眼皮底下,何基沣与司令张克侠带领数万守桥部队官兵集体起义,把百里运河防线开放给华野纵队,令黄百韬兵团被彻底围歼,为此,毛泽东亲自发来贺电,称“北线何、张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

卧底十年,何基沣终于归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34军军长。

1、七七事变后,何基沣愤而自戕

何基沣是河北藁城北席村人,出生于1898年。1923年,他从保定军校毕业后,进了直系冯玉祥的队伍,在鹿钟麟手下当营长。

当营长第二年,何基沣就亲眼见证了两件改变历史的大事: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兵变,他跟着鹿钟麟旅长前去扣押了贿选“总统”曹锟,半个月后,冯玉祥又派鹿钟麟带兵进入紫禁城,驱逐溥仪,何基沣的队伍还是先锋部队。

何基沣奉命带兵包围了溥仪所在的储秀宫后,“内务大臣”绍英出面恳求说:

“逊帝对迁出皇宫的要求完全接受,只是两位太妃执意不肯出宫,皇上正在劝说,还望能稍缓数日。”

鹿钟麟使了个眼色,何基沣跨前一步,手中紧握短枪,枪口朝天,厉声喝道:

“我等进宫之时,已和景山上部队约定,午后3时,溥仪若不出宫,我这里一声枪响,景山立刻开炮!”

何基沣长得虎背熊腰,他双目圆睁,一脸不怒自威的神情,吓得绍英连声哀求,溥仪只得当天遣散宫女太监,自己带着几位太妃、嫔妃搬往天津。

就这样,何基沣接连在驱逐“总统”曹锟和轰溥仪出宫两件事上立功,被提拔为卫队团团长,他的顶头上司也改成了卫队旅旅长冯治安,足足跟了冯治安20多年,直到 1948年底“贾汪起义”,两人才正式分道扬镳。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通电下野,何基沣手下的卫队团拼得只剩100多人、50条枪,他一度回家务农,九一八事变后,冯玉祥回国抗战,西北军残部被改编成第29军,宋哲元任军长,冯治安任37师师长,何基沣也被召回29军。

在29军中,何基沣有个外号叫“何抽筋”,以严格出名,当时,日军扶持溥仪当傀儡,建立了伪“满洲国”,侵华意图明显,大战当前,何基沣满腔国仇家恨,训练士兵时要求越发严厉,每天让士兵们拼命操练,十个兵里有八个训到腿脚抽筋,才允许他们休息。

29军大刀队

1933年,日军意欲越过长城、进犯平津,29军奉命前往长城喜峰口阻敌。

29军这一仗打得非常精彩,血战三天之后,29军大刀队趁夜色将日军的火炮、辎重、粮草烧毁,取得“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抗战的首次胜利。

连日本报纸都哀叹不已,称:“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因战绩出色,何基沣被提拔为37师110旅旅长。

1935年华北事变后,北平几乎成为一座孤城,除了把守西南方向的第29军,其他方向不是日军就是伪军,日军陆续往北平一带增兵至30多万,还有机械部队和航空兵团,29军却仅有4万人,而此时蒋介石忙着围剿红军,不肯往华北增援,一再要求他们与日军“周旋”。

奉命把守卢沟桥的何基沣为此感到十分心焦。

卢沟桥的29军守兵

当时,日军经常寻衅滋事,派小股武装袭击他的岗哨,还在距29军防线几百米的地方进行实弹“演习”,何基沣不甘示弱,下令部下构筑严密工事,只要日军“演习”,110旅必定举行相应的“对抗演习”,以示坚决抵抗的态度。

日军对何基沣这个“顽固的抗日分子”深感头疼,多次给蒋介石政府施压,希望能把他调走,却未能如愿。

与日军在前线对峙两年,何基沣每天早上5点跟着队伍出操,升旗后开始讲话,谈到自己的抗战决心和民族存亡,他常常声泪俱下,令部下士气高涨。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蓄谋已久的攻击事件,何基沣不肯再忍,经请示冯治安后,下令还击,打响了抗战第一枪,他亲率突击队在前线奋战,甚至冲出阵地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接连夺回铁路桥、龙王庙等地,日军指挥官田代中将连遭惨败,吓得在八宝山切腹自杀谢罪,还扯起了白旗,要求与中国军队谈判。

何基沣向冯治安请求与日军开战的电文稿

紧接着,何基沣参与了与日军的谈判,在听到日军要求29军撤出宛平县、向日方道歉时,何基沣怒不可遏,直接把枪拍在桌子上,吓得日方代表赶紧闭嘴。

然而,由于寡不敌众,7月28日,29军最终仍陷入日军重围,伤亡5千多人,只能退守保定,北平因此沦陷。

弹尽粮绝的179师师长何基沣悲愤万分,城破之际,他不愿看到山河破碎的惨况,奋笔写下:“马革裹尸去,不演风波亭妙。”将手表赠予卫兵,欲以身殉国。

由于卫兵看到他神情黯然地写下了绝笔信,猜出了他自杀的意图,就在何基沣把手枪对准心脏时,卫兵从后面扑过来抬起了他的手臂,让子弹打偏了,只击中他左胸上部,后被送去抢救,才捡回了一条命。

2、为新四军送军费,被叛徒揭发出“卧底”身份

躺在病榻上的何基沣冷静了很多,他认识到,眼下的中国,军阀混战多年、积贫积弱,只靠一腔孤勇,是无法救国的。

当时,蒋介石部队派系斗争严重,就在29军退往黄河边时,蒋介石竟下令让26军把守黄河,不准29军退往黄河以南,令长途跋涉的29军在日军追击下死伤惨重,借机削弱西北军,这让浴血奋战的29军将士深感寒心,不少官兵想要奔赴延安。

已升任77军179师师长的何基沣被送往武汉医院做手术时,经该师上校参谋处长、地下党员连玉岗介绍,阅读了《西行漫记》,对延安有了初步的了解,还前往武汉的八路军办事处,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

1938年2月,在周恩来的邀请下,伤愈的何基沣由连玉岗陪同,秘密前往延安参观了一个月零五天,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人多次与他促膝长谈,称赞了他在喜峰口、卢沟桥的英勇战斗,指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这让何基沣深受教益,感到自己终于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理。

临别之际,何基沣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称:

“我是国民党军队里的旧军人。过去,我总认为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人人廉洁奉公,国家就会富强起来。现在懂得,没有共产党中国无望。我恳求收下我这个新战士。”

鉴于他的特殊身份,组织希望他接着在国民党部队工作。

1939年1月,何基沣被批准为中共秘密党员,还与师里王世江等几个地下党员一起成立了一个党小组,从此过上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生活。

当时正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77军驻扎在湖北老河口,归第五战区管辖。

何基沣与新四军第四师、第五师取得了联系,为新四军的兵运提供了粮食和帮助,但此时他秘密斗争的经验略显不足:从延安要来十几名干部,在师里安排要职,还给新四军游击队送钱、送枪,这引起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注意。

在中原大战中,李宗仁曾被西北军抄了退路,因此衔怨很深,发现何基沣有“通共”嫌疑后,就派了一些眼线,埋伏在新四军竹沟留守处到179师师部的必经之路上,等着“钓鱼”。

不久,机会来了。

1939年底,何基沣带部队在湖北远安县罗汉峪歼灭了400多名日军,缴获了500多枝枪,按规定,这批枪应该上交给他的上司、77军军长冯治安,但何基沣知道荆山新四军游击队缺少武器,很想把枪留给新四军。

当天晚上,冯治安特地带人赶到179师庆功,庆功宴上,何基沣看到冯治安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就追问出了什么事,冯治安没精打采地说,最近战乱,让他的生意出了问题,资金有大窟窿。

何基沣一听,当场就想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对老上司说,不如从这批枪里扣下来105枝“卖”给新四军,可以拿到一万法币,给冯治安补上亏空。

冯治安一听,这是个好主意,也就点头答应了。

于是,何基沣就从原来准备送给新四军的三万法币取出一万给了冯治安,再给新四军办事处发电报,让他们派人来取剩下的两万法币和105枝枪。

安排新四军取枪的办法很特别,何基沣叫来自己的亲信、537团1营营长章召富,让他带一个连去村里,朝天放枪当“暗号”,等到下半夜,游击队会派兵装成土匪来“包围”他们,也会朝天放枪,大喊缴枪不杀,而章召富这边要做的事就是把枪丢下,一枝都别带回来。

为了取钱,新四军派来两个联系人:项遒光和刘放。

24岁的项遒光是辽宁开原人,原东北大学学生,九一八事变后参加过东北义勇军,来北平读书后,曾在1935年一二九运动中当过学生领导人,资历不浅。

项遒光和刘放从何基沣那里取到两万法币的支票后,前往老河口,分开住两个旅馆。

此时,李宗仁的战区总部宪兵队已经盯上了项遒光,项遒光见自己走不了,就用暗号通知了刘放,让刘放带着钱先走,他自信能对付这帮特务。

第二天,宪兵把他抓到队部,从他身上搜出了何基沣和新四军办事处的通信,一开始,项遒光什么也不肯交代,他以为正逢国共合作,只要拖几天,宪兵拿不到口供,拿他没有办法,肯定会放了他。

宪兵队见软的不行,就趁黑夜把他拖到山坡要活埋,项遒光一看到黑洞洞的大坑,就瘫倒在地、彻底崩溃了,一口气写了几十页供词,把他知道的中共派在第一、第五战区地下党员名单全都写了下来,其中也包括179师师长何基沣。

3、巧妙脱身,在敌营从师长升到副司令

拿到口供后,李宗仁觉得也很棘手,就发电报给蒋介石。

蒋介石先把项遒光召去,一问之下,颇为器重,还称赞他是张国焘之后又一个“党国的忠臣”,据李宗仁回忆:“项口若悬河,一表人才,对国内形势及建国之道,侃侃而谈……”戴笠还特地给项遒光拨了一部汽车,陪着他到处演讲。

从此,项遒光成了军统特务,不遗余力地破坏共产党组织,杀害了几百名中共地下党员、进步人士。

而何基沣因“通共”嫌疑也被召到了重庆,可神奇的是,尽管人证、物证俱全,不久之后,何基沣竟然被放了回来,蒋介石还亲自为他饯行、赠送了一把象征“忠诚”的中正剑,这让项遒光在军统大为丢脸。

其实,在接到去重庆的通知时,何基沣自知地下党员身份暴露,曾想返回延安、正式归队,但他转念一想,不能辜负党组织对他的信任、也不能随意放弃跟随他多年的西北军兄弟。

于是,胆大心细的何基沣决意独闯虎穴。

1940年初,来到重庆后,何基沣当即被软禁,就连冯玉祥都无法见到他这个老部下,不过,何基沣抗日名将的名声在外,很快,在何基沣哥哥何基鸿的奔走下,于若任、陈诚等国民党元老出面说情,《大公报》、《新民报》都发文力撑何基沣,而何基沣的好友肖振瀛联系上了何应钦,当面痛切陈辞,认为李宗仁的桂系与冯玉祥的西北军结怨多年,此举有“公报私仇”之嫌,但多疑的蒋介石听到何应钦的话后,并未因此释放何基沣。

1940年9月,原29军军长张自忠为洗刷自己在北平沦陷时的冤名,写血书上前线,在枣宜会战中阵亡,紧接着,日军飞机开始对重庆不断轰炸,民间要求让何基沣重新出来抗战的呼声不断,冯玉祥也写信给蒋介石,不客气地说道:“何基沣若不调离前线,张自忠或许不至阵亡……”

见到蒋介石焦头烂额的模样,何应钦立刻开始进言,认为当时西北军经费不足,冯治安、何基沣想办法换点钱维持开支,不足为奇,而李宗仁如此借题发挥,甚至说西北军“通共”,未免神经过敏。

蒋介石对桂系将领最为提防,听何应钦这么一说,当即疑心李宗仁别有盘算,于是,在扣押何基沣一年后,他突然派人搜查了何基沣的住处。

对此,何基沣早有准备,他床头放着一本《蒋总裁训词辑录》,对这本书的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在每一章节的末尾都写满了对蒋委员长歌功颂德、个人崇拜的文字作为读书的“心得体会”。

蒋介石看到后,认为何基沣是个大大的“忠臣”,不但特地设宴为他送行,还当场赐给何基沣一把“中正剑”。

1982年长影版《佩剑将军》

此时,项遒光已经是军统的谍报队长,听到何基沣获释的消息后,他根本不能置信,也因此受到同僚的嘲笑,此后,项遒光利用职务之便,长期暗中监视着何基沣的一举一动。

李宗仁见何基沣被释放后,也深感尴尬,他几次托人去邀请何基沣来司令部一叙,均为何基沣婉言谢绝,不得已,李宗仁借督察军务之机,亲自前去拜访何基沣,为化解气氛,还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何将军,叫我怎么说你呢?看你布衣粗饭、烟酒不沾、土里土气,有人说你是共产党,我信。可是看你张口骂人、动手打人,我又不大信。”何基沣听到后,冷冷地回答说:“是吗?李长官,您说国民党里还有没有好人?”一句话把李宗仁给顶了回去,此后,二人关系一直紧张。

何基沣回到77军后,行动越发小心谨慎。

与他搭档多年的张克侠毕业于莫斯科中山大学,也是左倾人士,但二人多年来一直没有深谈过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观点,直到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前夕,周恩来秘密派华东局的人来与张克侠联系,这一对国民党第三绥靖区的正副司令才豁然看清对方的身份,也为这种“志同道合”而深感高兴。

张克侠

在这种情况下,项遒光仅通过电话和信件进行例行检查,又如何能发现何基沣的秘密呢?就这样,他眼睁睁看着何基沣被提拔为77军军长,又被任命为第三绥靖区的中将副司令,却无可奈何。

淮海战役开始前,国民党徐州“剿总”司令刘峙对驻扎徐州郊外贾汪的第三绥靖区守桥部队很不放心,总觉得张克侠、何基沣二人靠不住,特地调来已是军统少将谍报队长的项迺光去监视何基沣。

项遒光来到贾汪后,当天晚上就发现何基沣守桥部队110团机枪连有一个排的士兵渡过运河,前去投奔解放军,当即带手下特务开枪偷袭。

事后,他特地跑到何基沣的司令部,指责守桥部队“军心不稳”、“有人投敌”。

没想到何基沣听到之后,拍案而起,怒斥道:“混蛋!昨晚59军38师派往共区的侦察排遭到偷袭,居然是你的人干的,你破坏前线军事行动,该当何罪?”当即要把项遒光绑到59军军长刘振三那里谢罪。

项遒光知道刘振三最恨特务,曾亲手枪毙过一个触犯过他的特务组长,而国民党党部却奈何不了他,吓得赶紧带着人跑了。

几天后,1948年11月8日上午10点,张克侠与何基沣在贾汪通电全国,宣布带领第59军两个师、第77军1个师和第111团共2.3万人正式起义。

电影《佩剑将军》

10日拂晓,各起义部队先后到达运河北岸,接受改编,将百里运河防线开放给华野三个纵队,彻底歼灭了黄伯韬第7兵团。

为此,毛泽东专门发电致贺,称赞“北线何、张起义是第一个大胜利”——因为何基沣等人的秘密策划,华野得以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国民党的运河防线。

1949年春天,华野改为三野,何基沣的第77军与江淮部队组成第34军,他被任命为34军军长,带着老部下成为真正的人民解放军,参加了渡江战役。

何基沣

解放后,这个曾经的抗日名将、红色特工历任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直至1980年与世长辞,遗嘱要求把骨灰“一部分洒在芦沟桥畔,一部分洒在当年的淮海战场上。”

1982年,张克侠、何基沣的传奇故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佩剑将军》,剧情依旧惊心动魄。

参考文献:王世江口述《二十九军老兵的抗战记忆》

宋晓菡(何基沣夫人)《血战大名城》

人物春秋《何基沣与李宗仁的恩怨离合》

单字解释: 何 基 沣 叛 徒 明 知 他 是 地 下 党 揭 发 年 却 看 着 他 从 师 长 升 为 副 司 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