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瞧这放羊汉子卜式:散尽家财救国,比富豪还牛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汉武帝时期的河南,流传着一个普通百姓的名字——卜式。这个名字,乍一听似乎并不起眼,但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

    他,一个身材魁梧、脸庞黝黑的汉子,眼中闪烁着与众不同的坚定光芒。他的一生,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充满了担当和血性。卜式原本过着平凡而宁静的生活,以耕种畜牧为业。

    卜式有一个年少的弟弟。当弟弟长大后,卜式毫不犹豫地脱身出来,将畜羊一百多只、田宅财物全都交给了弟弟。他选择了进入山中放牧,与大自然为伴。十多年过去了,他的羊群逐渐壮大,达到了一千多只。他又用积攒的钱财购买了田宅,为自己和家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他的弟弟却是个挥霍无度的人。不久,就将卜式留给他的财产全都耗尽。卜式得知后,并没有责怪弟弟,而是多次将土地房屋等分给弟弟。他深知,财物乃身外之物,亲情才是世间最珍贵的财富。

    在那个时代,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如火如荼。为了保卫家园,无数勇士奋勇杀敌,为国家尽忠。卜式虽为一介平民,却也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毅然决定上书朝廷,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

    消息传到了皇宫,皇帝派使者前来询问卜式的意愿。使者见到卜式时,只见他身穿粗布衣裳,脚踏草鞋,一副朴实无华的模样。使者好奇地问道:“你想做官吗?”卜式摇了摇头,坚定地说:“我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

    使者又问:“家里难道有什么冤情,想要讲吗?”卜式微微一笑,回答道:“我生来与人无争,相邻有贫穷的,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卜式怎会受人冤枉呢!”

    使者不禁对卜式的胸怀感到敬佩,于是追问道:“如果是这样,那你想要什么呢?”卜式沉吟片刻,然后昂首挺胸地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

    使者将卜式的话报告给了朝廷。皇帝听后,将此事交给丞相公孙弘办理。公孙弘却认为卜式的行为不合常理,希望皇帝不要允许。于是,这件事就被搁置了下来。卜式得知后,并没有气馁,而是默默地回到了家乡,继续种田放牧。

    一年多后,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汉朝,朝廷开支骤增,国库空虚。贫民大量迁徙,朝廷无法完全供给。卜式得知后,再次挺身而出,拿出了二十万钱给河南太守,用于救助迁徙的民众。这一举动让皇帝深感欣慰,他赐给卜式免戍边徭役四百人的指标。然而,卜式却将这些指标全都还给了朝廷。

    在那个富豪人家都以隐匿财产来避税的时代,卜式的举动无疑是一股清流。皇帝因此认为卜式始终是个长者,就召拜他为中郎官,并赐爵为左庶长,赏给田地十顷。卜式一夜之间成为了朝廷的显贵,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

    起初,卜式并不愿意做官。皇帝便说:“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卜式接受了这个任命,穿着布衣草鞋去牧羊。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了很多。皇帝路过他牧羊的地方时,对这很满意。卜式趁机进言说:“不只是羊这样子,治理人民也是这样。要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

    皇帝对卜式的话深感惊奇,决定让他试一试治理人民。于是,卜式被拜为缑氏县令,后来又调任成皋县令,最后做到了齐国国相的位置。

    过了几年,南越国的丞相吕嘉作乱,卜式再次挺身而出。他上书说:“我愿意和儿子一起去平定叛乱,来尽我的一点微薄之力。”

    皇帝被卜式的贤德所感动,下诏赞扬他的义行,并赐给他关内侯的爵位、黄金四十斤、田地十顷。卜式的名字和事迹被布告天下,让世人皆知他的大义之举。

    元鼎年间,朝廷征召卜式做了御史大夫。然而,卜式却与朝廷的政见不合,他认为应该取消盐铁专营。这一观点引起了皇帝的不满。第二年要封禅时,卜式又因不熟悉文章而被降职为太子太傅。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继续为国家尽忠职守。

    卜式最终寿终正寝,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他虽为一介平民,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担当和血性。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他深明大义,为国家尽忠、为民请命、为家庭付出,这是值得歌颂的。

    单字解释: 瞧 这 放 羊 汉 子 卜 式 散 尽 家 财 救 国 比 富 豪 还 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