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上甘岭战役:即使火力超越我方20倍,美军为何依然打不下上甘岭?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一场历时43天的战斗,双方部队反复争夺阵地59次,敌军900多次冲锋全被挡了回来。

    这场战斗,让美军将领直言被打成了傻子,就连战斗地点都被“联合国军”总司令称为“伤心岭”。

    接下来,我们就重回朝鲜战场,一起回顾这场在当年让西方媒体大肆报道的,上甘岭战役。

    上甘岭战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场战争实在是太艰难了,上甘岭一战也是唯一一场,被美军收录在军事教材中的中国军队战例。

    1952年10月14日,美军筹谋已久的“摊牌行动”正式搬上战场,他们的目标就是我方志愿军占据的五圣山上甘岭阵地。

    对于这次的战役,美军那是相当自信,据他们估计,夺下阵地,最多也用不了五天,伤亡人员至多两百人。

    一旦成功,那么美军之后的战场,将会是一马平川再无阻碍。

    其实美军当时并不是白日做梦,据史料记载,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总共出动了3000架飞机,光是飞机掷弹,就达到了五千多枚。

    最激烈的一天,“联合国军”一天就派出了250架飞机,扔下了500枚炸弹。

    而战地总共也才3.7平方公里,就当时的炮火密集程度来看,甚至已经超过了二战时期。

    每秒六发的频率,让战场变成了火海,就连阵地都被炸的削去了两米。

    而我方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可以说美军当时的火力输出,是中国志愿军的20倍。

    因为当时驻守阵地的志愿军,仅有两个连的兵力和火力,只有15门山炮以及12门迫击炮,那么志愿军,是如何陷入这种境地的呢?

    原来早在一开始,由于考虑到五圣山西面的平原极适合美军发起大规模机械作战。

    为了避免受到重击,志愿军选择先行一步,也就是首先占据有利地形。

    而上甘岭地区,位于五圣山山区的东南角,直接面对军事分界线的南方一侧,在当时是军事对峙的最前沿地带。

    于是,志愿军派出了第三兵团第十五军,让他们驻守在平原西侧。

    另一边,为了避免被美军包抄,我军也对东侧区域加以防御,只要敌军发起进攻,我军很容易就能夹击敌人。

    所以按照这样的排兵布阵,中间五圣山的地理位置就显得格外安全,因此这里的武装力量,也就成为了最弱的一处。

    虽然前期计划缜密,但战场风云变幻莫测,美军并没有选择平原地带,反而选择了易守难攻的五圣山地区。

    这一下就造成了悬殊的兵力差,所以接下来,不让敌军踏过五圣山,就成为了最艰巨的任务。

    这场战役发生在上甘岭地区,而上甘岭位于五圣山前沿的597.9高地与537.7高地之间,是山谷里的一个小山村。

    而最初防守这两个高地的,是志愿军第15军的两个连加一个排,但美军在第一日的投入,就已经是7个营的兵力了。

    所以,当14日美军发起进攻时,300多门大口径火炮,27辆坦克,50余架飞机的火力,就直直朝着597.9高地与537.7高地袭来。

    为了让阵地里的志愿军放弃阵地,美军直接切断了我方所有通讯。

    与外界绝缘,物资匮乏,再加上持续不断的炮火轰炸,按理说一支部队当减员三分之一时,就应该失去战斗力了。

    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就让美军,摸不着头脑了。

    这么大点的地方,如此密集的炮火,完全已经是定点投射了。

    所以对面的志愿军,就算没有全军覆没,也得是损失惨重啊。

    但是他们的战斗力,为什么非但没变弱,反而越战越勇呢?

    这才仅仅过去了一个上午,美军第七师的两个营就已经死伤过半了,一个满员步兵团也被打残。

    计划已久的“摊牌行动”,才刚刚进行了几个小时,战损就已经达到了预计数量的六七倍。

    直到第一日黄昏时分,美军依然毫无进展。

    这不科学啊,但是,这就是事实。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中国志愿军甚至能在减员80%的情况下继续战斗,何况是现在呢。

    其实在第一天,我军伤亡就已经达到了五百余人。

    但是志愿军,依然打出了1:3的战绩。

    在这一天,他们总共消灭了将近两千名敌军,这样的数字在战后也震惊了世界。

    就这样,差距悬殊的志愿军同以美军为首、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战斗到了第四日。

    这时的战况更加惨烈,功勋卓著的美军将领范弗里特已经打红了眼。

    此时上甘岭的阵地,已经几乎被联军占领,逼得志愿军只得退守坑道。

    然而就在这种情况下,趁着夜色,志愿军再次向联军发起进攻,又一次将敌人赶了下去。

    至此,“联合国军”已经派出了将近17个营的兵力,伤亡超过了7000人。

    他们可能根本就没想到,一场无论是兵力还是武器,都占全优势的小战斗,怎么可能这么多天都拿不下来。

    但是随后,美军逐渐看明白了,志愿军之所以能继续作战,其实是因为我们提前挖好了坑道。

    于是,从10月21日以后,美军改变了原有的战斗计划,他们决定把阵地中的将士困死在坑道中。

    比起荷枪实弹的火力对决,被困坑道对于志愿军来说无疑是更加难熬的。

    敌人在外我们在内,他们通过封锁出口、强行爆破、断水断粮的方式,想要一次性且大批量地把志愿军消灭在坑道里。

    然而敌军没有想到,志愿军竟然生生挨过了23天。

    坑道战十分艰难,这种艰难主要来自于生理压力,首先就是最关键的空气问题。

    由于内部面积有限,除了要安放伤员,囤积武器装备外,因为不能出去,所以生理需求全都要在坑道内解决。

    再加上燃蜡照明,原本就不多的空气变得稀薄又恶臭,为了避免窒息,战士们时不时就得到坑道口的缝隙处换气。

    如果只是味道难闻空气稀薄等问题,其实也能克服。

    由于坑道外不断有敌军巡逻,所以水源问题就变得尤为棘手。

    被逼无奈之下,志愿军只能通过缝隙,接取地上流下的污水,实在没有了,就只能喝尿。

    看过上甘岭电影的朋友们应该记得,“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立二等功”这句话。

    然而在如此大的鼓励之下,依然没几个人能做到,往往派出去一个班,能活着回坑道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

    为送一壶水,甚至要付出几条生命的代价。

    然而即便如此,志愿军仍然没有停止战斗,为了守住阵地,战士们将体能发挥到了极限。

    他们为了坚守正义,为了保卫国家,忍常人不能忍之苦,受常人不能受之痛。

    在退守坑道的八天之内,坑道部队总共出击158次。

    在这场“小山头上打大仗”的战斗里,涌现了黄继光、孙占元、牛保才等英雄。

    甚至有的志愿军战士在全连伤亡的情况下,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拿着一把钢枪,照样打得敌军不能进前。

    经过了43天的战斗,我方志愿军与敌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击退了敌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守住阵地,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

    所以,中国到底为什么能赢呢?

    那是因为我们有着一群意志非凡、神勇无敌的英雄儿女。

    他们的信念正是来自于“保家卫国”四个字。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不可能被战胜,这种伟大精神,将会在未来的道路上,成为我们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单字解释: 上 甘 岭 战 役 即 使 火 力 超 越 我 方 倍 美 军 为 何 依 然 打 不 下 上 甘 岭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