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5万多大军杀不出一条路,军长却只身突围!老上司26年没想明白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在研究完中国战争史之后,除了感慨毛主席对兵法的熟练,还惊叹于毛主席手下能人猛士云集,这样的集合,想不赢都难。

    彭德怀、粟裕、叶剑英、朱德……这些开国元勋的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但有一些人的名字虽然不常常被人提及,却同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隐形将军”韩练成就是这样的人。

    昔日五万多大军杀不出一条路,军长却只身突围,老上司对于此事26年都没有想明白。

    大军压境,“形势危急”

    1946年6月13日,一封电报从南京发到陈诚那里,“速战速决”四个大字格外刺眼,按照南京那位的想法,凭借优势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国民党军队讲有机会快速推进,消灭大部分我党的有生力量。

    敌人进攻,我们就撤退,之前占领的大小城镇全部让出来,你要的我都给你,这就是我党当时的战略。

    1946年12月中旬,我党反击的前哨战正式打响,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主力顺利会合,以雷霆之势发起宿北战役,歼灭敌人两万余人,师长戴之奇兵败自杀。

    在第二年的一月,两大部队又趁势发起鲁南战役,歼灭敌人五万余人,两次战役的胜利彻底让南京摸不清我党的实力。

    而两次作战的主力部队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正式合编,华东野战军华野也就此诞生。

    连续两下重击狠狠敲在南京方面的头上。大病还得猛药治,南京方面所谓的“鲁南会战”方略也就此诞生。

    撤下两连败的薛岳,心腹大将陈诚亲自奔赴徐州督战,南京方面企图在山东战场取得优势,“15天澄清鲁南局势”,这是南京方面的承诺,虽然到最后都成为了泡影。

    陈诚先是以山东临沂为中心,派欧震兵统领南线突击集团,王耀武担任北线突击集团,而另一面的李仙洲集团则作为辅助。

    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南北两个集团同时进发,就连华野向外求援的道路也被王敬久集团拦截,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华野现如今的境地并不容乐观,而莱芜战役和韩练城将在接下来的大战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枪匹马,“突出重围”

    兵力优势不冒进,陈诚采取了最稳扎稳打的方式。以少打多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集中兵力各个歼灭,而粟裕最擅长的也正是这种战术。

    为了应对粟裕,陈诚命令全军日行六公里,缓慢推进,并且每支部队中必须安插一支精锐士兵,这样一来,就好像一只巨大的乌龟行进在鲁南大地。

    粟裕诱敌深入,逐一击破的战术已然失效,华野处在国军包围的口袋之中,如果再不突围,就只剩正面硬碰硬一条路可走,这种情况对我军无疑是最为不利的。

    冷静分析之后,粟裕将目标锁定在了李仙洲集团上。

    李仙洲集团的三个军恰巧正处于孤军深入之势,这对于华野来说可谓是绝佳的突破口。

    陈毅和粟裕当机立断,命令全军立即北上,佯装败退,实则兵锋直指莱芜李仙洲。

    1947年2月20日莱芜战役正式打响。

    我军直指莱芜的目标也没能瞒过国军所有将领,北线集团的王耀武在华野向北推进之时就已经意识到莱芜才是华野的真正目标。

    王耀武立即命令正在追击华野部队的田君健增援莱芜,归还原属的第73军建制。

    但最终田君健反而落在了我军的埋伏之中,这还要从国军的指挥系统说起。

    田君健是77师师长,而第77师隶属于韩浚的第73军,而韩浚的顶头上司正是李仙洲。

    王耀武越过李仙洲和韩浚直接从济南给田君健下命令,这是战场上最为忌讳的双头指挥。

    田君健接到命令只管支援莱芜,而莱芜方面却对田君健的动作一无所知,一支只顾赶路没有接应的部队正好成为我军的突破口。

    而另一边莱芜战役已经打响,身陷重围的田君健联系莱芜李仙洲请求支援时,李仙洲已经是自顾不暇了。

    在阻截了77师田君健的驰援之后,再也没有国军部队能够快速支援李仙洲了。

    但对于华野来说,只要李仙洲死守莱芜,想要短时间攻下必定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粟裕并没有将一切兵力投入到围攻莱芜城中,反而派重兵攻打距莱芜城28公里的吐丝口。

    向西可进泰山,向东可入博山,往北能进章丘,吐丝口乃是是胶济路进入鲁中的咽喉要道。

    固守吐丝口的曹振铎立即向莱芜城请求支援,但莱芜城内的李仙洲已经是自身难保,哪里顾得上曹振铎。

    等不到支援,与莱芜城的联系又被切断,孤军奋战的曹振铎没有放弃抵抗,下令将士死守吐丝口,这一勇士壮举在今天来看可能反倒害了李仙洲,成就了韩练成。

    失去跟吐丝口的联系,李仙洲仍然认为吐丝口还在曹振铎的手中,只要率大军突围,跟曹振铎会合,粟裕的包围就不攻自破。

    也就在这时,王耀武从济南发来的一封弃守莱芜,快速突围的急电更加坚定了李仙洲撤退的决心。

    大军突围,应当是立即行动拖延不得,李仙洲和手下的一众将领也是这样想的,但韩练成却坚持认为“突围不能草率行动,欲速则不达。”

    韩练成还拿出46师已经在和华野部队缠斗,立即突围恐军心动荡的说辞来劝说李仙洲。

    深得国军信任的韩练成就这样成功拖延了李仙洲集团撤退的脚步,韩练成将李仙洲集团将要突围的消息传到粟裕那里,我军立即在城外布下天罗地网,就等李仙洲钻进来。

    2月23日,李仙洲率领大军从莱芜指挥部出发,前往部队集结地,但就在这时,韩练成突然又不走了。

    韩练成的理由是要去通知一名姓夏的团长撤退,李仙洲虽然认为大军撤退不宜停滞,但对韩练成的义气反而有些感动,只对韩练成说速去速回,就这样,停在原地的李仙洲看着远去的韩练成,却再也没有等到他回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再也等不及的李仙洲下令部队立即开拔。

    吐丝口是李仙洲集团撤退的必经之路,而吐丝口也早已被我军层层设伏,在李仙洲开拔之后,得到情报的粟裕立即下令占据莱芜城,这样一来,李仙洲彻底没了退路,五万大军像是无根的野草在吐丝口和莱芜城之间飘荡。

    前面是共军,后面也是共军,绝望的李仙洲看着五万大军像割稻子一般被碾压,兵败如山倒不过如此。

    王耀武在空中的飞机上眼睁睁看着自己部下的精锐部队被消耗殆尽,不禁发出哀叹“莱芜战役,损失惨重,百年教训,刻骨铭心。”

    莱芜一役,华野以八千多人伤亡的代价换取国军5.6万余人,夺取了山东战场的主动权,陈诚龟速推进彻底吃掉华野的计划彻底泡汤,山东战场的局势瞬间反转,对我军来说,真可谓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受到南京方面质问的王耀武没地方发泄,只能将一腔怒火发泄在被俘的李仙洲身上。

    “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老子就是放五万头猪叫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这句话成为经典,被无数电影作品重现。

    话说回来,去找夏团长的韩练成到底去了哪里。

    就在李仙洲际被俘,五万多人被歼灭之后,韩练成却单枪匹马回到了南京,先找到白崇禧,在被白崇禧安慰一番后,又去见蒋介石。

    败兵之将怎么敢找完白崇禧再见蒋介石?

    当时的韩练成本就是桂系白崇禧的心腹大将,而在老蒋这边,韩练成则是安插进桂系内部的眼线,白崇禧和蒋介石对韩练成的重视可想而知。

    就这样,华野莱芜之战的大功臣韩练成又顺利地回到国军部队,还被南京大肆宣传为“只身突围”的大英雄,远在战犯管理所的李仙洲听到这一消息更加不理解,五万多大军都杀不出一条路,他韩练成是怎么单枪匹马从山东突围到南京的。

    李仙洲没有想到,其实韩练成跟他一样,在“突围”的过程中也被我军抓住。

    围剿吐丝口的战役已经接近尾声,将军聂凤智带着战士进行最后的阻截和围剿,对聂凤智来说,战斗进行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抱获得大功劳的心思了。

    但聂凤智却在一个阴暗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国军军官,看这人的军衔应该还不低,喜出望外的聂凤智立马上报并准备开始审问。

    但没过多久一通电话,华野总指挥陈毅的电话直接打到聂凤智那里,以为要得到嘉奖的聂凤智迎来的却是一顿大骂,还收到释放国军将领的命令。

    而聂凤智抓到的这名国军将领,正是“突围失败”的韩练成。

    故人相见,谜底揭晓

    莱芜战役已经过去26年,李仙洲在被俘之后表现良好,已经恢复了自由身,而韩练成已经当上了兰州军区的副司令员。

    时隔26年,两人终于在北京相遇,看着昔日的老上司,韩练成亲口告诉李仙洲当时突围的真相,李仙洲这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

    莱芜战役的胜利对山东战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而莱芜战役里韩练成的机智成为经典流传至今。

    从指挥到情报到士气,莱芜战役的胜利也是必然的,人心向背,指挥混乱的国军兵败也是必然的。

    在今天回顾这场战役,在感慨胜利来之不易的同时,也更应珍惜当下的和平,为之不懈奋斗。

    单字解释: 万 多 大 军 杀 不 出 一 条 路 军 长 却 只 身 突 围 ! 老 上 司 年 没 想 明 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