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75年苏联警戒号驱逐舰叛逃,勃列日涅夫大怒:阻止它或者击沉它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75年苏联警戒号驱逐舰叛逃,勃列日涅夫大怒:阻止它或者击沉它

    苏联海军警戒号驱逐舰的甲板上,一场预谋已久的叛乱悄然发生。政委瓦列里·萨布林,一个对苏联现状深感失望的高级官员,决定采取极端措施,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向苏联的腐败和堕落发起挑战。他的计划简单而又大胆:劫持警戒号,驶向列宁格勒,利用这艘象征苏联海军威力的军舰,发起一场旨在唤醒公众意识的政治宣言。

    随着追击行动的展开,警戒号和苏联政府之间的猫鼠游戏愈发紧张。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机动,都可能决定叛逃行动的成败,以及涉事者的命运。而在这场悬疑重重的对决中,一个更大的谜团逐渐浮出水面:萨布林究竟是出于个人野心,还是真的希望通过这次叛逃,点燃一场能够改变苏联命运的革命?

    警戒号叛变的导火索

    1975年11月8日晚上,黑夜笼罩着北海的波涛,冷风吹拂过苏联海军的警戒号,舰上的灯光在深海中显得格外孤独。政委瓦列里·萨布林行动缜密,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军舰内部的信任,精心策划了一场旨在改变历史进程的叛逃。

    事情的导火索异常简单却又极具欺骗性。萨布林以军舰突发的“技术故障”为由,找到了舰长波图尔尼中校,向他表示需要其亲自下到舰船的下层隔舱检查。波图尔尼中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海军军官,对于舰上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但在那个深夜,他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这位一直以来表现忠诚的政委会有何不轨之举。

    随着两人踏入偏僻的隔舱,氛围突然变得紧张。波图尔尼刚想开口询问所谓的故障细节,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击中了他的后颈,是萨布林的亲信水兵沙因出手了。沙因的动作迅速而狠辣,几乎没有给波图尔尼任何反应的机会。瞬间,舰长失去了意识,倒在冰冷的甲板上。

    萨布林和沙因迅速将昏迷的波图尔尼中校绑起来,锁在了隔舱里。沙因守在门外,确保万无一失。这个举动的背后,是萨布林深思熟虑的计划——他要借助警戒号,发起对苏联领导层的挑战。

    完成了对舰长的控制后,萨布林没有丝毫停歇,立即召集舰上的16名军官和海军准尉到会议室。夜色中,这群海军精英齐聚一堂,等待着政委的“重要通知”。萨布林站在会议室,声音坚定而有力,宣布自己暂时接管舰长职务,原因是波图尔尼中校“生病”了。他的话语经过精心选择,既显得合情合理,又能激起在场军官的关切。

    萨布林的抗议与叛逃计划

    萨布林的目标远不止于此。他计划利用这次行动,通过广播向全苏联,乃至全世界揭露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腐败现象。他提到,将以致敬历史上著名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方式,穿越涅瓦河,象征性地启动一场政治变革,唤起民众对现状的反思和觉醒。这一宣言,虽然未直接表达出对勃列日涅夫直接的政治攻击,但其背后的意图和对现状的不满已经表露无遗。

    此举,无疑是对苏联政府及其领导层的一种公开挑战。萨布林试图通过这一行动,点燃民众内心的不满,借此触发一场从根本上改变苏联社会的运动。尽管这看似是一次绝望的行动,但它凸显了当时苏联社会内部矛盾和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以及一部分军队成员对现状深感不满的心态。

    苏联政府的反应

    这起叛逃事件的消息像一颗震动苏联高层的炸弹,在寂静的夜晚爆发。勃列日涅夫,在其私人住所被紧急消息惊醒时,显得异常愤怒和不安。在接到情报后,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命令:“阻止或击沉”警戒号。这一命令,反映出苏联政府对这次叛逃行动的极度重视和紧迫感,同时也揭示了他们愿意采取任何必要措施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纪律的决心。

    勃列日涅夫的命令迅速传达到了苏联各级军事指挥部。苏联海军和空军被紧急调动起来,大量海军舰艇和空军战斗机被派遣出去,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搜索和拦截网络,目的只有一个——找到并阻止警戒号。在那个夜晚,波罗的海上空和海面变成了苏联军力展示的舞台,展现了苏联对于内部叛逃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警戒号在萨布林的指挥下,试图穿越波罗的海前往列宁格勒,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成为了苏联军队搜索的目标。天空中,20多架苏联空军的轰炸机开始在警戒号预计航线的上空进行搜索。与此同时,海面上,苏联海军的舰艇也在对警戒号进行密集的搜寻。在现代战争历史中,这样规模的内部拦截行动极为罕见,显示出苏联军方对这次叛逃事件的极度重视。

    最终,在苏联空军和海军的联合行动下,警戒号的位置被准确地锁定。空中的轰炸机和海面的军舰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包围圈,对警戒号进行了严密的围攻。在这种绝望的情况下,警戒号的逃逸计划变得几乎不可能实现。苏联空军的一枚炸弹成功命中了警戒号的甲板,虽然没有造成致命伤害,但足以让警戒号失去船舵控制,使其无法继续前进或改变航向。在这样的打击下,警戒号被迫停止了前进,其叛逃计划宣告失败。

    内部矛盾的显现

    与此同时,在警戒号上的紧张气氛中,萨布林的行动引发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在那些对他的计划持保留意见的水兵中。这些水兵,虽然对苏联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态抱有不满,但对萨布林以叛乱的方式寻求变革的方法感到怀疑。在这种复杂的情绪驱动下,他们开始寻求改变当前局势的途径。

    海军中士科佩洛夫,一个在船员中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人物,成为了这一行动的领导者。科佩洛夫与一群同样对萨布林计划持怀疑态度的水兵秘密聚集,讨论如何扭转当前的危机。他们认识到,要结束这次叛乱,首要任务是解救被萨布林囚禁的舰长和其他军官。

    在萨布林的亲信沙因看守下,舰长波图尔尼中校和其他几位军官被锁在舰船下层的一个隔舱中。尽管沙因对这项任务非常忠诚,但科佩洛夫和他的同伴凭借对舰船的熟悉和他们之间的默契配合,制定了一套精巧的解救计划。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当大部分船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科佩洛夫和他的团队悄无声息地穿过了警戒号的内部通道,向被囚禁的舰长和军官所在的隔舱前进。他们的行动十分谨慎,避免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因为任何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到达隔舱附近时,科佩洛夫和他的队伍遇到了看守沙因。沙因是萨布林的忠实追随者,但在一场突然而短暂的冲突中,他被科佩洛夫和其他水兵迅速制服。他们利用了沙因对突发状况的不准备,以及他们自身对战斗技巧的掌握,成功地将他制伏。

    解救行动继续进行,科佩洛夫使用从沙因那里夺取的钥匙打开了隔舱的门,发现舰长和其他军官被捆绑且状况艰难。他们迅速解开了被囚禁者的绑绳,告知他们叛乱的现状,并表明他们的解救行动是为了恢复舰船的正常秩序。

    这次解救行动不仅展示了舰上存在对萨布林计划的不同看法,也暴露了苏联军队内部深层的矛盾。科佩洛夫和他的队伍通过他们的行动表明,尽管对现状有所不满,但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正规渠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通过叛乱。

    事件的后续与影响

    在警戒号的叛乱尘埃落定后,苏联司法系统迅速启动了对事件主要参与者的审判。1976年,瓦列里·萨布林,这位曾试图通过一次极端行动来表达对苏联政治体制不满的政委,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审判。考虑到其行为的严重性以及对苏联军队纪律和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法庭最终判处他死刑,于1976年8月3日执行。这一判决不仅是对萨布林个人的惩罚,也是对潜在不稳定因素的一种警示,表明苏联政府对任何形式叛乱的零容忍态度。

    萨布林的亲信沙因,由于其在叛乱中的角色和行为,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这一判决反映了对其参与程度的考量,既确认了其违法行为,又留有一定的从轻处理空间。沙因的判决,与萨布林的极刑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示了苏联司法系统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的判断和区分。

    此外,参与叛乱的其他军官和士兵也未能幸免于难。他们中的许多人被开除军籍、撤职或调离原本的岗位和单位,这些措施不仅是对他们行为的直接惩罚,也是为了重新确立军队纪律和稳定性。这次事件的处理显示了苏联军队和政府在维护组织纪律和国家安全方面的决心。

    警戒号这艘舰船本身,作为叛乱事件的物理载体,也未能逃脱被重新定位的命运。事件后,警戒号被调往太平洋舰队,成为堪察加区舰队第173反潜舰支队的旗舰。这次调动不仅是对舰船使用功能的重新分配,也象征着对事件的一种切割和洗净。警戒号在太平洋舰队的服役,一直持续到2002年退役,标志着这段历史最终落幕。

    揭秘苏联海军暴乱事件[J].中国尖端武器报道(进攻与防御),2006(3):72-79

    单字解释: 年 苏 联 警 戒 号 驱 逐 舰 叛 逃 勃 列 日 涅 夫 大 怒 阻 止 它 或 者 击 沉 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