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洋务运动时产生的分歧,不仅没有失败,反而推其进步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面对之前所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晚清末年的那些官员开始开眼看世界,随即出现了当时的洋务运动,当时恭亲王与李鸿章为首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洋务运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他们看到了世界的进步,自己国家的衰落,因此不能坐以待毙,在当时创建了京文同文馆,希望可以培养一批先进之人但是面对这一先进的想法,这时候那些封建大臣就会站出来和他们展开议论,这就是当时所说的:同文馆之争。

    当时李鸿章等人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国家所缺失的一些东西,面对那些外国的谈判,首先匮乏的就是翻译人才,随即建立了同文馆,主要就是为的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他们明白想要了解他们的技术首先要了解他们的语言,才不能被他们所骗。这一切开展起来都是顺顺利利的,并且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官员大臣看出了自己的落后,并且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说法。所以我们古代遗留下来的那些经文教育显然已经赶不上节奏了。因此就提出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培养那些理科方面的人才,才能达到提升国力的基础。当要筹建算术馆的时候,这时候就出现了传统士大夫的反对。

    其中反对他们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倭仁,前期提出反对的张胜藻就被洋务派打压下去,但是对于这位重量级人物来说不是很好打压的,倭仁当时就是保持着自己传统文化,尚礼不尚权谋,主张治人心而不是学技艺。并且本着如果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就没有必要建立这样的使馆,当是洋务派等人也很明了,知道中国积怨很深,所以没有正面应对,而是看到倭仁的奏折存在的漏洞,倭仁说道:学技术没必要非得学习夷人,天下之大还能没有?因此奕䜣等人就提出让倭仁找几个学识渊博的大学士来教我们,这一下就把倭仁问住了,随即也便自己倍感羞辱,销声匿迹了。

    就是由于这场争吵,从而使得我们洋务运动造就了很多先进之士,并且投入了电报局,制造局,船政局担任重要职务。

    可以说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这样一来使得洋务运动的兴起更为流畅,也培养了诸多实用人才,虽说洋务运动的失败,但是我们的前辈所代表当时那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单字解释: 洋 务 运 动 时 产 生 的 分 歧 不 仅 没 有 失 败 反 而 推 其 进 步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