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对越反击,秦基伟为何不想去昆明军区?小平点将:杨得志,你去吧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对越反击战45周年#

    作者:相忘于江湖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搬运必究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西线突然换了主将。

    我国有2个省份和越南接壤,即广西和云南。所谓西线,就是我军主攻的云南方向,当时隶属于昆明军区;东线,指的是我军主攻的广西方向,当时隶属于广州军区。

    原本,东线和西线的主将分别是广州军区司令员、开国上将许世友,以及昆明军区司令员、开国中将王必成。但是,就在距离开战1个多月的时候,西线云南方向却突然临阵换将。

    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和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对调。由于事发突然,王必成接到命令时有些措手不及,杨得志走马上任也是轻车简从,只带了一个老部下、作战部副部长梁光烈随行。

    【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左)和西线总指挥杨得志手挽手出入会场】

    自古临阵换将都是兵家大忌,邓公作为刘帅13年的搭档,又是1955年大授衔时具备元帅资历的开国元勋,为什么会在大战之前,做出这样有悖常理的人事安排呢?

    王必成为何被临阵换将,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个。

    观点一,东线许世友是开国上将,西线指挥员也应该是上将。

    这一观点显然有失偏颇。

    理由之一:早在1965年,为了体现官兵平等以及主席的一些考虑,取消了军衔制。至1979年,军衔都已经取消14年了,军衔等级的概念已经很淡,开国上将和开国中将并不是衡量选择将领的杠杠。

    理由之二:反击战开始不到一周,西线总指挥杨得志上将因病离开指挥一线,剩下的作战阶段主要是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张铚秀在负责指挥,而张铚秀只是开国少将。而王必成作为开国中将,指挥西线云南方向作战,无论是指挥作战水平、资历和战功、威望都没有任何问题。

    观点二:王必成缺少外战的经验。

    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对越自卫反击战是对外作战,所以一线总指挥也需要有外战的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大规模的外战主要是抗美援朝和对印自卫反击战。无论是许世友还是王必成,抗美援朝都是后期轮战参加的,只有杨得志是第二批带领19兵团参战。所以,东线的许世友和西线的王必成,外战经验其实都差不多。

    自1962年对印反击以来,我军高级将领已经30多年没有指挥大规模战事。但对于优秀的将领而言,指挥作战能力已经内化,哪会说丢就丢?

    【1979年对越还击,东线总指挥许世友勘察战场】

    观点三:杨得志更熟悉越军的实际情况和战法。

    这一观点,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

    杨得志到北越指导胡志明的军队抗击美军,那是1967年的事,距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有12年之久,可以说早已物是人非,参考价值没有那么大,因为越南1974年南北统一后,军队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苏军的援助也加大了力度,越军的变化太大。

    所以,杨得志上将可以说是“小学时期”的越军老师,越军都已经“大学毕业”了,此一时彼一时,不可同日而语。在十年特殊时期,无论杨得志、许世友和王必成,对越军情况的了解实际上都有限。在当时,知己而不知彼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

    至于对我军内部情况的熟悉程度,杨得志是临时调到昆明军区,对部队的了解掌握显然不如在广州军区5年的许世友(1973年八大军区对调到广州),更不如在昆明军区工作10年的王必成。

    【1978年,张铚秀(左)与王必成】

    观点四:王必成的身体状况不太好。

    这个观点难以成立,因为王必成身体虽然不是很好,但比年长一岁的杨得志还是有优势的。一个证例是,杨得志调到昆明后,由于几个星期的紧张备战,开战刚刚一星期就撑不住了,被紧急送到北京医治。

    当然,王必成的身体状况也不乐观,对调到武汉工作以后,曾经多次进行休养。

    【开国中将王必成】

    观点五:王必成作为三野的猛将,镇不住二野的部队。

    王必成是三野粟裕麾下的猛将,打仗水平没得说。但在西线云南方向的主要参战部队都来自二野系统,如昆明军区的11军、14军,成都军区的13军,前身都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刘邓大军。但要说王必成镇不住二野部队,这是站不住脚的。我军经历多次调整,山头的痕迹已经淡了很多。作为人民军队,不管是哪个山头来的,战时按照军令指挥作战是优良传统,是基本要求,断不可能出现不听指挥的情况。

    比如,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东线参战部队基本都是四野的老部队,如广州军区41军、42军、55军、武汉军区43军、成都军区50军一部、54军。而广州军区许世友,却来自三野系统,怎么会指挥不动?

    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张铚秀也来自三野,接替杨得志指挥昆明军区的二野老部队,也没有任何问题。

    观点六:粟裕大将的影响(不赞成南疆开战)。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决策过程中,粟裕大将和叶帅是不赞成对越南发动军事打击的,有人据此认为粟裕的爱将王必成受到影响,离开了一线战场。

    实际上,无论主席还是邓公,用人都是不拘一格的,因为粟裕大将反对开战而弃用王必成,是想多了。王必成将军作为我军的猛将,大战当前从来都是冲着上,哪有躲着的事。

    【晚年粟裕和王必成】

    王必成被邓公临阵换将,还有两个说法。

    第一个说法,是王必成和许世友的隔阂。

    对越自卫反击战,由于广西隶属于广州军区,而当面之敌是越南第一军区;云南隶属于昆明军区,对面之敌是越南第二军区,所以我军最终决定分为东西两个作战方向。

    两个方向需要协同作战,配合和呼应自然是必须的。但有人认为东线的许世友和西线的王必成关系不融洽,尤其是特殊时期留下的隔阂,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完全消除。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许世友是南京军区司令员,由于工作问题和两位副司令员王必成、林维先,以及军区副政委鲍先志有一些分歧。

    对越自卫反击战,东线和西线虽然相对独立作战,但在战略上的协同和战术上的呼应必不可少。所以有人认为,由于东线许世友的建议,才临阵换将西线的王必成。这种说法目前没有可信的材料支撑。

    还有一说,王必成调离主要是因为内部问题,这也是最可信的说法。

    昆明军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特殊年代一度出现派系斗争的混乱局面,甚至出现军区政委谭甫仁遇刺的恶劣事件,王必成的前任秦基伟中将被架空。第一副司令员王必成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临危受命主持军区工作的。

    对越反击发起时,虽然已经走出了混乱的年代,但有些内部问题不是一日之寒,仍有部分将领和王必成不对付,有的参战师长甚至放话,如果是王必成指挥自己就不打了。邓公复出之后,在决策层中主力反击越南。既然决定了要打,就必须打赢。他掌军经验丰富,很清楚大战在即,部队指挥员之间是绝不能有任何罅隙的。他对昆明的情况很清楚,自然就要考虑昆明的人事安排问题。

    1978年12月31日,邓公召集昆明、广州军区主要将领及其他有关人员开作战会,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人事。对于东线的许世友,当然没啥异议,主要是邓公斟酌西线的人选问题。

    邓公的第一个想法,是让王必成的前任秦基伟回昆明去。在会上,小平试探性地问:“秦基伟,要不你回去?”

    秦基伟过去在昆明军区蒙难,恢复工作后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第二政委,他对昆明的复杂情况实在太清楚了,可谓切骨之痛。他如果回去,面临的矛盾一点也不会比王必成更好。对于自己的老政委,他也不相瞒,坦言道:“我和一些人矛盾挺大,如果回去对工作不利。”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邓公自然不会强令。

    既然王必成在昆明军区很多事不好办,秦基伟又不愿回昆明,那么就得考虑从其他军区调一个军事主官过来。当时除了广州许世友、昆明王必成,其余9大军区司令员分别是:沈阳李德生,北京陈锡联,兰州韩先楚,新疆刘震,济南曾思玉,武汉杨得志,南京聂凤智,福州杨成武,成都吴克华。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西线总指挥杨得志(右二)在勘察边境战场】

    北方的各大军区要防备苏军南下,南京、福州则处于台海前线,剩下的武汉杨得志、成都吴克华中,武汉是全军唯一的战略预备军区,杨得志上将有资历有战功,和许世友一样长期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抗战胜利后杨得志也曾任晋冀鲁豫野战军1纵司令员,便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对于这些,小平显然是仔细考虑过的,他也不啰嗦了,当场点将:“杨得志,你去吧!”

    杨得志没二话,答:“是!”

    1979年1月1日,北京命令杨得志和王必成对调职务。

    对越自卫反击战,重现了三国时期老黄忠和老严颜“二老建功”的佳话。

    1980年3月2日,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后不到一年,邓公辞总长,杨得志接。

    【战后杨得志晋升总长】

    参考文献:

    1、《驰骋江南生虎威——王必成》,新华日报;

    2、《开国上将杨得志的数度“意外”任职》,人民网;

    3、《揭秘:邓小平为何决定打对越自卫反击战?》,人民网。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单字解释: 对 越 反 击 秦 基 伟 为 何 不 想 去 昆 明 军 区 ? 小 平 点 将 杨 得 志 你 去 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