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红军营长假扮哨兵,私自放走敌军官,军政委调查后赞赏有加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作者:武陟东旭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搬运必究

    1936年4月,红28军政委高敬亭得知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在一个月前,敌25路军的后勤部长王国珍被自己手下的营长林维先私自放走了。

    听了这个营长的名字,高敬亭不由得一怔。

    林维先(1912—1985),是金寨县南溪镇人,他1929年参加红军,1930年入团,两年后入党。

    林维先的军事指挥才能出众,在战斗中成长进步很快。

    1934年4月,林维先升任红25军82师师长,这时候他才22岁。

    1934年9月,红25军政治部主任郭述申被错误撤职。

    【郭述申】

    林维先被高敬亭错判为郭述申的骨干分子,撤掉了他82师师长的职务,还开除了他的党籍。

    不仅如此,林维先还被判处极刑。

    就在要执行枪决的时候,师里的干部战士纷纷为林维先求情,说林师长是好人,大家愿意以性命担保。

    就这样,高敬亭枪下留人,林维先死里逃生。

    林维先的死罪虽然免了,但处分不能取消,师长是肯定是干不成了。

    不久,他被开除军籍,到民工队做了挑夫。

    在1934年10月的一次战斗中,挑夫林维先主动站出来指挥,一举扭转了战局。

    林维先又被恢复了军籍,在军部当了一名参谋。

    同年11月,红25军在徐海东的率领下北上长征,高敬亭留在苏区,组建了红28军,坚持斗争。

    说是一个军,其实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只有一千人左右。

    红25军离开之后,老蒋趁机在鄂豫皖苏区发动“围剿”,限令其部队在半年之内将大别山的红军消灭。

    蒋军出动数万人,对皖北苏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

    因为敌我力量悬殊,红28军损失惨重。

    几个月之内,红82师师长罗成云、政治部主任熊大海、手枪团副团长蔡泽礼先后牺牲。

    困难时期,高敬亭一度无将可用,林维先被重新启用,担任特务营营长。

    宣布这一决定的时候,高敬亭将一把手枪交给了他。

    林维先看着手枪,心中感慨万千,一阵心酸,因为自己得不到充分的信任,虽然担任参谋,但是连枪都没有配发。

    尽管如此,他还是接受了任命,担任特务营营长。

    在高敬亭和战友们的努力下,蒋军对红28军的“围剿”无果而终。

    老蒋非常愤怒,为了扑灭革命的烈火,在1936年初,老蒋又任命第14军军长卫立煌担任大别山的“剿总”指挥。

    【卫立煌】

    老蒋之所以要让卫立煌出马,不是偶然的。

    卫立煌1897年出生,20来岁就当了旅长。

    北伐战争时,他已经担任了第一军第14师师长。

    到了1928年,卫立煌出任南京卫戍副司令。

    两年之后,他已经是第14军军长。

    胡宗南比卫立煌大一岁,有“天子第一门生”之称,他的升迁速度接近火箭了,但这时候的职务还是师长。

    这说明两点:一来卫立煌忠于老蒋,二来此人打仗确实有两把刷子。

    老蒋点将卫立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是合肥人,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

    卫立煌到任后,果然给红28军带来很大的压力。

    他重新划分了“清剿区”,然后效仿老蒋在瑞金苏区搞的那一套,到处增设碉堡。

    他还利用当地人,组成了专门的追剿队。

    更为毒辣的是,他强迫村民订立“五家联保”协议,一人窝藏红军,5家遭殃。

    这给红28军带来很大的麻烦,红军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

    面对危局,红28军政委高敬亭并不气馁,他要求大家集思广益,为对付敌人献计献策。

    林维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白匪从四面八方开进大别山,我们不能集中跟敌人正面硬顶,那样正好上了他们的当。”

    【高敬亭】

    “你说该如何办?”高敬亭问。

    “我们可以化整为零,分散行动,跟敌人打游击,捉迷藏。”林维先说。

    “你的思路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说下去。”高敬亭鼓励道。

    “我们最好抽出一支部队,离开大别山向西运动,到平汉路去,给敌人造成错觉……”

    高敬亭听了,不由得拍案叫绝,便命林维先率领特务营执行西出平汉路的任务。

    从这件事看,高敬亭对林维先是信任的。

    但由于之前林维先被撤职的事,高敬亭听说林维先释放了蒋军的要员,还是一愣。

    毕竟当时的形势险恶,错综复杂,在红28军系统,就发生过鄂东道委书记张德山、原红74师师长丁少卿等干部叛变的情况。

    总之,在非常时期,什么事都可能发生,高敬亭不得不提高警惕。

    因此,高敬亭便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很快出来了,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原来,3月13日黎明,林维先率全营从金寨抱儿山附近出发,他们穿山越岭,开始了西进之旅。

    一路上,遇弱敌的时候他们果断出击,遇强敌的时候就绕道而行。

    经过几天几夜的行军,打了大小十多仗之后,他们终于在3月17日黄昏到达位于湖北孝感平头山,安营扎寨。

    【高敬亭将军塑像】

    特务营的一系列举动,果然让卫立煌产生了误判,他认为红军主力要跳出大别山去了。

    卫立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下令东北军102师和103师前去追击。

    与此同时,他下令孝感保安团就地堵截。

    这时,林维先又想到一条计策,让一连连长雷文学绕道敌后,边打边退。

    敌人再次做出误判,认为红军要返回大别山。

    他们立即向卫立煌报告:“我部在平头山歼灭了200多名匪军,匪首被击毙,余部已经向大别山败退。”

    其实,林维先并没有走,他带领营主力在平头山潜伏,等待战机。

    3月17日中午8时许,机会终于来了。

    侦察兵反馈了一条信息,说昨天晚上,有一个连的敌人押着一百多名民夫,在青山镇住下了。

    听到这消息,林维先来了精神,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些挑夫担子里肯定有“货”。

    于是他果断决定,伏击这股敌人,捞点“外快”。

    战士们一听说有仗可打,还有“油水”,当即摩拳擦掌,精神抖擞。

    全营按照命令,在当天中午10时隐蔽在青山镇东边的山林里。

    11时许,毫无防备的敌人大摇大摆进入伏击圈,林维先一声令下,战士们的手榴弹迅速砸向敌人,步枪也同时开火。

    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抵抗了没有半小时就被打垮。

    林维先的判断准确,运气也很好,这些挑夫挑的正是军用物资。而且在战斗中,战士们还俘虏了一个骑马的军官。

    【红军资料照】

    此人一开始的时候支支吾吾,说自己是个副连长。

    但林维先凭经验看出,此人身份没那么简单。

    因为在被俘之前,他身边有3个士兵拼命保护,被我军击毙。

    不仅如此,他的背后还跟着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

    按照蒋军的惯例,副连长是不能带家属的。

    林维先认定此人在撒谎,便发动车轮战,对此人进行不间断的审讯。

    到了后半夜,此人撑不住了,终于交代了自己的身份。

    原来他是敌25路军的后勤部长,名叫王国珍。

    林维先听了喜出望外,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当天晚上,他故意把部队集合起来,然后叉腰向战士们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红28军已进入桐柏山区,即将和红25军会师,我们后卫部队一定要加速行军,争取在在两天之内与主力汇合。”

    他发表讲话的时候,用了很大力气,唯恐被关押在附近的王国珍听不到。

    半夜时分,哨兵身边出现了一个村妇,二人似乎是老相识,一见面就拥抱。

    然后,二人相拥走向路边的小树林……

    这时候的哨兵,将自己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

    【开国中将林维先】

    王国珍一见大喜,用力磨断胳膊上的绳子,又撞开已经腐朽的窗棂,逃之夭夭。

    他回去之后,第一时间将自己听到的“情报”,向敌25路军总司令梁冠英作了报告。

    梁冠英喜出望外,又赶紧向卫立煌报告。

    卫立煌听说红28军主力撤出了大别山,正在向红25军靠拢,心中大喜,觉得为党国立功的时候到了。

    他随即调动刘茂恩的64师、东北军的102师向平汉路西不分昼夜地追击。

    结果折腾了半个月,连红军的影子也没有见到,这才知道上了当。

    原来,林维先上演了一出“蒋干盗书”的好戏。

    为了保密,林维先自己亲自化装成哨兵去换岗,那名村姑也是我地下组织成员。

    可以想象,看着王国珍的背影渐渐消失,林维先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可是,被换下的哨兵并不知道里面的内情,错误地以为林维先自己去站岗,是为了释放王国珍,遂向上级作了报告。

    而当时,林维先没有跟高敬亭在一起,也没有配备电台,无法及时将释放王国珍的原委进行汇报。

    经过调查,真相很快水落石出,高敬亭却对林维先十分赞赏。

    经过这次事件,高敬亭彻底改变了对林维先的看法。

    1938年2月,红28军被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之后,高敬亭担任支队司令员,林维先则担任支队参谋长,二人开始了新的战斗。

    林维先也因为出色的军事才能,被主席称为“游击专家”。

    参考资料:

    1,《林维先将军:游击大师》,大江南北杂志

    2,《“游击专家”林维先二三事》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单字解释: 红 军 营 长 假 扮 哨 兵 私 自 放 走 敌 军 官 军 政 委 调 查 后 赞 赏 有 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