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50年,总理一句“该跟他算账了”,景德镇瓷器店老板被抓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50年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二,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向江西省公安厅长王卓超发送了一封加急密电。

    收到电报后,王卓超突然神情严肃,紧接着就把电报的内容告知了时任浮梁行署公安处处长田平。

    两人商量了一番,最终决定:立即派出警力,对景德镇展开全面清查,务必要活捉陈敬斋。

    待陈敬斋顺利抓捕归案后,周总理更是拍手称快,长舒了一口气,说道:“该跟他算账了!”

    那么,这个陈敬斋是谁?他到底犯了什么错?和周恩来总理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过节?

    接下来就跟随笔者一起揭开“景德镇瓷器店老板陈敬斋被抓”之后的故事。

    1931年8月17日,国民党临时委员会,也被称为“第三党”,计划在上海的一所民宅中,秘密举行一次委员会干部培训。

    同时邀请著名政治家邓演达担任此次培训的授课老师。因为时局紧张,这次培训从头到尾都很小心,不敢对外泄露一丝风声。

    就连邓演达也是在培训的前一天,才来到会场做准备。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他们如此小心的情况下,行动最终还是不慎暴露。

    课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大量的国民党特务突然闯了进来,将包络邓演达在内的十几位国民党临时委员会干部抓了起来。

    入狱后,邓演达等人苦思冥想,却怎么都想不到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差错,才会让行动暴露。

    最终还是在复盘的时候发现,队伍中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陈敬斋。

    巧的是,开讲之后,只有他一人中途请假去厕所,如今他又成功逃脱,这只能说明一点:陈敬斋是内鬼。

    早年前,邓演达曾是黄埔军校的教育长,但他却从不愿意和蒋介石同流合污,也看不惯蒋介石拉帮结派、培养亲信的做法。

    孙中山去世后,邓演达更是看不惯蒋介石公然背叛革命的做法,于是便加入到了“反蒋”的队伍当中。

    不过,因为当时邓演达还在欧洲留学,即使痛恨蒋介石,他也无法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举动。

    直到1930年回国后,他才成立了国民党临时委员会,也就是“第三党”,开始了和蒋介石的较量。

    后来为了抓捕邓演达,蒋介石还发布了高额悬赏令。邓演达怎么都不会想到,自己最后竟然会被内部人员陈敬斋出卖。

    入狱后,蒋介石曾多次拉拢,可邓演达偏偏是个有骨气的,宁死不屈,最终惨死蒋介石之手。

    那么,陈敬斋为什么要突然背叛呢?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陈敬斋的品行了。

    早在黄埔军校时,他就是个两边倒的墙头草,先是加入了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立马退党,跑到景德镇生活。

    后来因为花钱太猛,日子都过不下去了,他又主动来到上海,在王忱心的介绍下,加入第三党。

    原本陈敬斋以为,入了第三党就有了靠山,可以接着潇洒。但没想到,上海的诱惑实在太大,每个月拿到的那点工钱,根本不足以支撑他花天酒地。

    为了满足欲望,他曾多次以“家庭困难”为借口,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向邓演达申请补助。

    刚开始,邓演达还以为他真的是生活困难,直到后来身边的人实在看不下去,才把陈敬斋的所作所为全部说了出来。

    得知实情后,邓演达愤怒不已,一气之下停了陈敬斋饭在上海的全部职务,并把他调到福建。

    到了福建之后,陈敬斋的生活质量一下子跌入谷底,也是从这里开始,他怀恨在心,起了背叛的念头。

    听闻国民党“悬赏二十万”抓捕邓演达后,陈敬斋想都没想,就开始偷偷和国民党特务联系,趁着干部培训的机会,配合国民党特务,顺利将邓演达抓捕入狱。

    然而,陈敬斋没想到的是,事成之后,国民党突然变了卦,原本答应的20万赏金,也变成了惨淡的1万。

    邓演达去世后,陈敬斋就拿着这1万块回到景德镇,开了一家瓷器店,日子过的十分滋润。

    原本他以为,反正邓演达已经死了,这件事情也会烟消云散。可没想到,邓演达曾经的战友们都记着这个仇。

    建国后,彭泽民等人主动向中央反应了这件事,成功引起了中央领导人的重视。

    收到中央的指示后,王平等人立即在景德镇附近展开了秘密调查,很快就将陈敬斋抓捕归案。

    不久后,陈敬斋被判处死刑,结束了他罪孽的一生。

    单字解释: 年 总 理 一 句 该 跟 他 算 账 了 景 德 镇 瓷 器 店 老 板 被 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