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徐海东临终前对儿子说:我去世后,一定要告诉王震叔叔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70年4月的一天,王震正在工作,秘书突然进来,告诉了他一个消息。

    王震听后,顿时泪流满面,随后的几天,王震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连饭也很少吃。

    那么,是什么消息让王震将军如此伤心呢?

    1970年3月25日,开国大将徐海东病逝,临终前对儿子徐文伯说:“我去世的消息不要告诉其他人,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但是一定要告诉你王震叔叔。”

    当时,因为环境很敏感,徐文伯没有机会联系王震,直到4月,才联系到了王震的秘书,转达了这个消息。

    王震听到这个消息后,想到徐海东离世时,身边没有一个战友陪伴,甚至在他病重时,也没有一个人去看望他,王震越想越伤心,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那么,王震与徐海东之间有什么交情,让他如此伤心呢?

    王震和徐海东,一个是湖南人,一个是湖北人,参加革命后,一个在红二方面军,一个在红四方面军,两人并不相识,直到1936年长征结束后,才有了见面的机会。

    当时,王震与萧克率领红6军团作为红二方面军的先锋,到达了甘肃会宁,中央为了欢迎他们,特地派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去迎接。

    经历了生死劫难之后,红军队伍终于胜利会师,王震和徐海东都是百感交集。

    徐海东的红25军是最早到达陕北的,而王震所在的红二方面军是最后到达甘肃、结束长征的,其中的艰难险阻,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知道,因此,当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次见面后,徐海东和王震发现,两人的性格脾气都很相像,而且都有着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从此,两人就成为挚友,这份情谊也保持了一生。

    全面抗战爆发后,徐海东担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王震则担任120师359旅旅长,在抗战初期,两人还在华北敌后合作开展山地游击战,配合得非常好。

    但是到了抗战后期,徐海东因为身体不好,开始长期养病,错过了抗日战争的后半段和整个解放战争,而王震则继续在西北征战,开拓出了著名的南泥湾,还协助彭老总牵制了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

    1955年授衔时,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王震被授予上将军衔。

    对徐海东的病情,王震一直牵挂着,就在这次授衔结束后不久,王震就抽出一点时间,专程去大连看望徐海东。

    沈阳军区知道后,特地邀请王震去军区做客,但是,王震却婉拒了,说自己这次来大连,只做一件事,就是看望徐海东,就不麻烦沈阳军区的同志们了。

    这次相见,是王震与徐海东分别十几年后的再次相逢,两人还像初次见面一样,互相拥抱,诉说这十几年来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徐海东对王震说,他特别想回到工作岗位上。王震告诉他说,毛主席和中央的领导同志都非常关心他的病情,让他安心养病,等病好了再出来工作也不迟。

    可能是老战友的看望,再加上毛主席的问候,等王震走后,徐海东的心情非常好,身体也好多了。

    就在这一年,徐海东回到了北京,给中央写信,希望能出来做一些工作,中央也很快就批准了。

    不过,徐海东工作起来不要命,恨不得把自己失去的那些时光都补回来,结果,他的身体很快又吃不消了,只能回家休养。

    1969年4月,党的“九大”召开,徐海东虽然是中央委员,但因为身体不好,很难参加会议,中央就没有通知他。

    但是,毛主席发现名单上没有徐海东的名字,就特地让人加上了徐海东的名字,并派人去看看徐海东,如果身体确实不好,可以不用参加开幕式。

    徐海东对毛主席的重视也非常激动,对来人说:“就是身体再不好,就是死,我也要去!”

    到了开幕那天,徐海东坐着轮椅、带着氧气瓶去了会场,王震看到后,连忙过去帮忙,把他推到了他的位置上。

    在选举投票时,徐海东因为走不了路,只好向王震求助,还给王震敬了个礼,说:“王老弟,我就信任你,我走不动了,你帮我投个票吧。”

    从这件事足以看出来,徐海东与王震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对他也是非常信任的。

    可惜,这次见面后,两人就再次分开了,一直到徐海东去世,王震都没能再见到这位老战友,成为一个永久的遗憾。

    (参考资料:《徐海东传》《王震传》《开国将军轶事》)

    单字解释: 徐 海 东 临 终 前 对 儿 子 说 我 去 世 后 一 定 要 告 诉 王 震 叔 叔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