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国民党十大名将战力榜单:杜聿明没进前三,排在第一的人日军最怕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国民党十大名将战力榜单:杜聿明没进前三,排在第一的人日军最怕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7-10

    国民党十大将领排名,张灵甫进不了榜,第一名让日军胆寒。

    从孙中山建立民国,到1949年民国覆灭,国民党军队中,不乏有着能打仗的将领。

    如果从军事能力出发,有十人堪称国民党将领中的名将,其中张灵甫无缘进榜,榜首一人就让日军闻之色变。

    那么在这些国民党将领中,有哪些人会上榜呢?单从军事角度而言,这些人又有何功绩呢?

    排在最后的,就是兵败自杀的黄百韬,此人指挥的部队仅限于兵团级,打仗以勇猛著称。

    他的主要战绩来源于淮海战役,由于是一步步爬到高位的,因此只能凭借战功来维持自身的地位。

    所以相较于其他打仗有所顾虑的国民党将领,黄百韬敢打敢拼,尤其是在豫东战役期间,黄百韬被我重兵围困后,依旧死死坚守,最终突围出去。

    尽管黄百韬有着一定的军事才能,但对于一个指挥十几万部队的人来说,黄百韬还是差了一点。

    在撤退的期间,竟能被一座铁桥拦阻自己五个军,大局观可见一斑,所以黄百韬可以说是一个能打仗的将军。

    被围困碾庄之后,构建的防御工事也让我军吃了苦头,但最终还是落得个兵败自杀的境遇,所以他派排在最后一位。

    排在第九的陈明仁将军,他革命经验丰富,从大革命时期就已经在驰骋在疆场之上,甚至有过先登之功,这一点在国民党将军中极为罕见。

    抗日时期,陈明仁奉命抗击侵华日军,转战多个战场,在南宁昆仑关与日军血战,又在日军威胁云南的时候,果断带兵出击,在龙山一带给予侵华日军沉重打击。

    在后面的解放战争中,面对我军四野的进攻,陈明仁一度在四平坚守成功,其军事才能还是有一定水准的。

    后来陈明仁将军认清形势,为了国家未来率先起义,我军则是在后面授予他上将军衔,肯定了他的军事才能。

    但陈明仁指挥的部队,最多也是兵团级,所以综合来看,放在第九位比较合适。

    接着是排在第八位的卫立煌,他不仅是一名战将,也是一名爱国将领,在国民党中曾出任战区司令。

    卫立煌也是老革命,跟随孙中山进行过革命,先后参加北伐,以及军阀混战之中,在抗日战争爆发之际,他是国民党内少有的积极抗日将领。

    也就是在抗日战争中,卫立煌看到了我党积极抗日,深感民族危机将至,全身心投入抗日战争其中。

    卫立煌带着部队与日军血战,成功遏制日军进一步推进战线,让侵华日军极为头疼,在他的布置下,日军取得的战果极其有限。

    但却因与我党走近被蒋介石夺走兵权,之后又在远征军中一举歼灭日军一个师团,歼敌人数高达四万。

    在解放战争中,卫立煌又被蒋介石拉到东北战场,当时东北的战况已经发生逆转,我军已经逐渐占优。

    因此卫立煌主张防御作战,先行稳住战线,等到其他地方腾出手再在东北地区发起合围攻势,但没有得到蒋介石的认可。

    新中国成立后,卫立煌还出任我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足见其军事才能得到了我军的认可,因此可以排在第八位。

    排在第七位的则是胡琏,就连毛主席都对他做出“狡如狐,猛如虎”的评价,他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石牌防御战期间,成功抵挡住了日军凶猛的反扑。

    这一仗直接打出了胡琏的名声,战后直接升任成军长,在解放战争中,也辗转多地与我军对垒,但都以失败告终。

    他的后来他驻守金门,也给我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足以见得胡琏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除了这四位之后,国民党还有哪些有名的将领能进前十呢?

    4-6

    国民党十大名将排行,每一位都有所战功,无愧于军人之名。

    那么在这些身负盛名的国民党将领中,哪些人能排得进前十呢?

    排在第六的是李宗仁,他是桂系军阀的代表,能与蒋介石夺权多年,说明此人也不简单。

    他的主要功绩也是来源于抗日战争,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就是在他的指挥下打响的,这一功绩也是他一生中的亮点所在。

    后来李宗仁升任行营主任,手握全国三个战区的兵力,指挥部队对日作战,都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后期更是凭借着不断上升的威望,成为代总统,他本应在战场上取得更多的成就,但他多数心思都在争夺国民党权力上,所以他只能屈居第六。

    排在第五的是杜聿明,对于蒋介石来说,在国民党能打的将领中,最听话的便是他,因此他也被蒋介石当成救火队长,经常奔波各个战场。

    杜聿明在北伐和抗战时期,均有亮眼的表现,特别是在抗日的昆仑关大捷中,杜聿明发挥的重用至关重要。

    不仅出去到缅甸作战,还帮助蒋介石夺取了云南的权力,龙云被迫去到重庆任职,这然蒋介石对杜聿明愈发重用。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杜聿明可以说是我军的老对手了,解放战争还没打响的时候,蒋介石就把杜聿明空降到东北,并随即开始抢占东北各地。

    可以说在他的指挥下,我军在东北初期遇到了一定的阻碍,但国民党在淮海战场的形势也不容乐观。

    蒋介石又被杜聿明调到淮海战场上指挥作战,后来我军在东北围攻锦州,杜聿明又被调往东北,但杜聿明毕竟能力有限,多线作战让他捉襟见肘,最终兵败被捕。

    排在第四的则是白崇禧,他也是桂系的代表,与李宗仁不同的是,他长于谋略,曾在军阀混战中,打出七战七捷的惊人战绩,因此获得了个“小诸葛”的美称。

    在北伐战争中,白崇禧带着军队北伐,在湖南多次取胜,一战俘获了一万五千多人,堪称大捷。

    不过在权术上,白崇禧并不是蒋介石的对手,后期也被蒋介石拉到中央担任虚职,未能继续在战场上,立下功勋。

    到了抗日战争,白崇禧全力支持抗战,蒋介石不得已把白崇禧放了出来,白崇禧针对中日两国的国情,也提出了持久战的理念,表示积小胜成大胜,用时间换取空间。

    这些军事指导理念都较为契合初期的抗战形势,此外我军的游击战术被白崇禧所重视,他力主在国民党军中发展游击战术,配合正面作战,但很少有上战场的机会。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蒋介石的监视下,白崇禧依旧只能负责军事理论工作,他曾飞抵东北督战,但手中的权力极为有限。

    后来李宗仁成为代总统,白崇禧才有了重新掌兵的机会,但已经为时已晚,白崇禧最终还是败退走。

    这些将领都有着自身亮眼的表现,那么在这些国民党将领中,能排进前三的都有谁呢?

    1-3

    国民党的十大名将排名中,前三都有着不小的功绩,足以让人钦佩。

    那么在这些国民党将领中,到底哪些人有资格排进前三呢?他们有着怎样的功绩呢?

    排在第三的便是王耀武,此人在我军中的评价颇高,国民党为了降低王耀武的影响力,把一些关于他的战绩归于张灵甫名下。

    所以按正常的历史功绩来说,张灵甫指挥的军队不过一个王牌军,且这支部队还是王耀武一把手练出来的,所以张灵甫无缘进入排名。

    王耀武在早年围剿过红军,甚至对我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战后直接升任师长一职。

    到了抗战时期,王耀武才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堪称有勇有谋,不仅敢打硬仗恶战,还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尤其是日军进犯长沙的时候,王耀武率兵在江西一带抵抗日军,先是击毙千余日军,后有七次冲锋,杀敌两千,让日军闻之色变。

    在后来的雪峰山战役中,王耀武带着三十万的部队给日军设下包围圈,要不是友军没能及时合围,此战能取得更大的战果。

    即便如此,王耀武还是在这场战役中伤毙日军二万八千多人,直接俘虏日军十余名军官,震惊全国。

    后来在解放战争期间,在山东一带与我军打得有来有回,但最终还是被俘,但从军人的角度出发,他是一个合格的将军。

    排在第二的便是北平的傅作义,他手握重兵,盘踞在平津一带,连接绥远,这道防线都是出自傅作义的手笔。

    特别是在抗日期间,绥远在他的治理下,重视水利,给当地百姓带去极大地便利,这在国民党军官中到是少见的。

    傅作义懂军事也懂民生,所以我军后来对他的政策都是招揽为主,傅作义成了我党和蒋介石都争相争取的人,足见其的能力所在。

    建国后,当中央争论要不要抗美援朝的时候,傅作义力主入朝作战,得到了毛主席的赞赏,其军事眼光很高。

    排在第一的是薛岳,他能居于榜首的原因,最为重要的就是抗日战争中的突出贡献,是国民党将领中,功劳最大的一个。

    他在长沙会战中,创建的天炉战法让日军吃尽了苦头,是让日本军官都为之胆寒的将领。

    根据战史统计,在薛岳的指挥下,歼灭的日军高达十一万,这仅仅是三次长沙会战中的战果。

    虽然第四次长沙会战不尽人意,但也给日军造成了六万多人的伤亡代价 ,足见其军事才能。

    不过薛岳用的阵法擅长与阵地战,也就是你攻我守,较为死板,尤其是在后来遇到我军的运动战时,薛岳的战法就失效了。

    后来薛岳在海南布置的伯陵防线,如果按阵地战的要求看,可谓是天衣无缝,但内部有着我军的洪崖纵队,薛岳最终也只能宣告失败。

    这些国民党将领并非不懂得打仗,而是用兵处处受限,军事上要受到蒋介石的乱指挥,军务上国民党早已内部腐败,军队战斗力难以得到真正的提升。

    因此他们的结局也必将失败,不过他们大多数人却在新中国迎来了新生。

    最后,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由“文史颜如玉”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单字解释: 国 民 党 十 大 名 将 战 力 榜 单 杜 聿 明 没 进 前 三 排 在 第 一 的 人 日 军 最 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