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26军在长津湖失利,司令大怒要撤销番号,军长拍桌:你撤不了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惨烈的长津湖战役结束之后,第九兵团的26军因没有完成预定任务,军长张仁初遭到了宋时轮的严厉批评。那时候张仁初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司令员接下来的话更让他心头一惊:我要撤了你26军的番号!要知道番号对一支部队是何种意义,如果真的因为败仗被撤销番号张仁初以后还怎么带兵打仗?他又要怎么面对那些舍生忘死的战士?所以在听到这话之后,张仁初一着急上火对着司令员大拍桌子:26军是毛主席定下的番号,你没法撤销!彭老总见两人越吵越厉害,最后也是站在了张仁初这一边,让宋时轮不要再说了。26军在战斗中到底有何失误,以至于宋时轮如此大发雷霆?接下来让我们回到长津湖战役前后,去探寻这件事背后的秘密。

    在第一次战役结束之后,敌联合军队重整态势再次向北进攻。为了对敌人的攻势进行更彻底地遏制,各位首长们也是紧急调派第九兵团入朝作战,主要负责东线作战,目的就是干掉长津湖附近的敌军部队。经过半个多月的秘密行进,20军和27军都顺利到达了指定地点,在11月27日傍晚正式发起进攻。战斗至第二天清晨,美军陆战一师和七师被战士们包围,切断了他们与其余部队的联系。等到12月1日,美七师的一个团和一个炮兵营被全歼,敌陆战一师也是冲破了志愿军的防线,开始向后方溃逃。为了达到全歼敌人的效果,首长下令让20军进行追击,以尽可能拖住敌人撤退的脚步,给26军争取足够的作战时间。虽然志愿军战士将敌人数次打退,但奈何部队伤亡太过惨重,并且严重缺乏武器弹药等物资,还是没能将敌人彻底挡住。

    12月12日,敌陆战一师与接应部队顺利汇合,继续向南进行撤退。虽然20军的战士始终没有停止追击,但是26军主力始终没能及时投入战斗。在一些美军士兵的回忆中,长津湖战役后期好像并没有遭到志愿军战士强而有力的阻击。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看到敌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跑了,自然把气都撒到26军身上了。但事实上这也并不都是张仁初的责任,主要原因还是志愿军当时的补给问题。

    当时第九兵团接到调派命令后,也是直接从东南沿海一代紧急出发,没有给战士们装备可以御寒的冬装。当时武器装备与敌人相比也是极为落后,以至于第九兵团将26军暂时留在后方,等到新一批武器装备送到之后才向前进发,间接导致了部队没能及时加入战斗。并且这次战斗有三万多人是非战斗减员,在如此巨大的伤亡下还没有完成最终目标,宋时轮也只能把气撒在张仁初身上了。而憋了一肚子气的张仁初也是一时着急,为了部队和司令员顶了两下嘴。

    从那之后张仁初就一直憋着一口气,准备在之后的战斗中将部队的脸面打回来。在声势浩大的第四次战役中,张仁初率领26军在西线进行阻敌。在接下来的三十八天时间里,干掉敌人大概有一万多人,还创下了步兵战士摧毁9辆坦克的记录。在之后的时间里,26军在铁原等地的防御作战中,坚守各个阵地长达11月,先后与敌人战斗五百多次,干掉了敌人20000余人,出色的完成了一些列阻击任务。1952年6月的时候,张仁初所率的26军顺利凯旋。虽然在长津湖放跑了部分敌人,但是在之后的战斗中他们取得了毙伤敌人将近四万人的辉煌战果。

    面对那些有着绝对优势的联合军队,战士们依旧不畏艰险与敌战斗。正是有他们在战场上抛洒热血,我们才会取得这场战斗的最终胜利,最后让我们为他们高呼一句,志愿军战士永垂不朽!

    单字解释: 军 在 长 津 湖 失 利 司 令 大 怒 要 撤 销 番 号 军 长 拍 桌 你 撤 不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