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朱元璋抬来3筐稻谷让考生评优劣,刘伯温脸色骤变:有人要死了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时期,选拔人才,登科入仕的唯一途径,参与科举的学子们苦读多年,通过重重选拔,极为优秀得人才,才能够来到最后一轮殿试。

    可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殿试之时,出了一道奇怪的题目,拎了三筐稻谷为题,让刘伯温大惊失色,这稻谷有什么不同?朱元璋出这道题目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选拔官员,另辟蹊径

    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当时朝堂之上,大多是些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将,少有文臣。

    随着国家总逐渐安稳太平,缺乏文臣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国家的治理少不了文臣来参与,急缺人才的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在登基第四年后,朱元璋下令重开科举,将三年一次的乡试改为一年一次,以选拔人才,弥补朝堂人手不足的问题。

    对于学子而言,苦读多年,就为了能够在科举考试之中大放光彩。如今乡试次数增加,也代表着自己入仕的几率增加,自然万分欣喜。

    古时候的科举,考试的内容相对固定,学子们参与的乡试、会试也都是正常的出题规律,还是以八股文章为主,万变不离其宗,考生们做起考题来也十分得心应手。

    经历了前边几轮考试,来到殿试的考生自然是这一次选拔中的佼佼者,只要最后殿试发挥出色,得朱元璋青睐,日后肯定是前程似锦。

    可在殿试时,这些考生却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朱元璋出了一道让考生们意想不到的问题。他们这次殿试的考题,是三筐粮食。

    朱元璋出身草根,是亲眼见识过民间疾苦的,他也希望日后这些选拔出来的考生,能够贴近民生。

    可之前一次科举选拔之时,他就发现了科举这么多轮考试下来,存在着很大的弊端。这些考生们苦读数载,文采斐然,可也过分追求文采,行事作风不贴合实际,只会空谈。

    所以这一次他另辟蹊径,派人拎了三筐产自不同地区的粮食上来,打算以此为题来考上一考这些走到最后一轮的考生们,让他们评价一下,这三筐粮食,孰优孰劣。

    朱元璋大手一挥,让这些考生们上前,“这次咱不考写文章,也不考策论,大家都来看看这三筐粮食,说说它们的质量和区别。”

    他的心腹刘伯温,看到考题被抬上来之后,也跟着观察了一番这三筐粮食,看过之后,他当即变了脸色。

    在端详了一番朱元璋和考生之后,心中感叹,别看现在朱元璋表现得十分热情,只怕是有人要因为这道考题,丢掉性命了。

    这三筐粮食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刘伯温又为何会认定有人会因此受罚呢?

    孰优孰劣,脱离实际

    原来,这三筐稻谷分别来自于三个地方。

    一筐来自扬州,这筐稻谷颗粒饱满,米香四溢,这表明当地今年的粮食收成很不错,百姓也相对富饶,朱元璋对于这批稻谷很满意,自然也对扬州官员今年做出的业绩很是满意。

    另一筐来自太仓,质量却远远比不上扬州的质量了,作为大明最重要的粮仓,太仓的粮食出问题,大明的粮食储备就会出问题。这筐稻谷,别说米香,已经有了生霉的迹象,显然是太仓守保管不善导致的。

    今年收成这么好,收上来的好米却被保管成了这样,必有官员失职。

    而最后那筐最差的粮食中,不光有稻谷,还掺杂了一些杂草,质量品相都是最差的。这也是让朱元璋震怒的一筐粮食。因为这筐粮食,是军仓的粮食。

    这代表着有人在军饷上动了手脚,克扣军饷,中饱私囊,才会让质量如此差的稻谷,送入军营给战士们吃。

    太仓和军仓的相关官员皆犯了如此错误,尤其军仓官员克扣军饷,以次充好作军粮,朱元璋必然不会容忍姑息,必定严惩,刘伯温就是看出了这一点,才认定有人会因此丢掉了性命。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将这三筐粮食作为考题,是因为他想要考一考这一批出类拔萃的考生,是不是真的能做到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真正为大明的社稷做出贡献。

    朱元璋对这些考生们寄予了厚望,所以才会万分期待地招呼他们来观察这些稻谷,可他没想到,接下来这些走到殿试的考生,竟然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

    面对这些稻谷,有些考生只能看到表面上的区别,看不出背后隐藏的问题,只能分辨出这三筐的品相有不同。

    有些考生,针对这些粮食的产地侃侃而谈,谈论的不是民生,无关军营,而是这些粮食产地的地理位置如何,为何会有品相上的参差,就是说不到最关键的点上。

    还有些考生,连品相都看不出来,认定这三筐粮食其实本无太大的区别,将那军仓和太仓抬出来的粮食,夸得天上地下绝无仅有,让朱元璋大失所望。

    不止朱元璋,就连刘伯温都对这些考生的无知而感到震惊,这些人连最基本的粮食问题都看不出来,怎么可能期盼则会他们以后能站在百姓立场上,治理好国家。

    朱元璋更是烦躁,这些人饱读诗书,可除了空口白牙地空谈,什么都不懂,“让这些人来治理国家,我大明如何能够繁荣昌盛!”

    随后,朱元璋带着怒气将这三筐粮食的区别高声说出,以及为什么这些粮食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越说,这些考生的头就垂得越低,心底越惭愧。

    他们自诩学富五车,却连五谷杂粮最基本区别都分不清,更别说从这些稻谷的差别中分析问题。确实如朱元璋所言,谁敢把江山社稷交给这样的人啊。

    当着这些考生的面,朱元璋也直接将这三个地方的官员进行了奖惩,他嘉奖了扬州的官员,夺了太仓守的职位,而后将军营中的司库斩首示众。

    这次殿试,不仅暴露了科举选拔中存在的弊端,也敲山震虎,表明自己对官员贪赃枉法,贪污腐化的绝不容忍,震慑了其他在朝的官员。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从这些殿试的考生身上,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急需解决,甚至为此停了科举,这又是什么问题呢?

    暂停科举,弥补差距

    在殿试结束之后,朱元璋当即找来了此次科举的考官,询问这些考生究竟为何,连最基本的粮食问题都看不出来。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问出了更大的问题。

    经过查阅,他发现这些殿试的考生,全都出身于南方,且都是富饶家庭长大的孩子,平时根本就没接触过五谷杂粮,同时连考官自己也出身于南方。

    整场科举下来,没见着几个北方的考生,朱元璋自然焦急。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有多种原因,一是因为北方地区常年战乱,尤其元朝之后,北方百姓连休养生息的机会都没有,吃饱饭都困难,自然比不上南方富绅。

    这些南方来的学子们,自幼就没吃过什么苦,开蒙后又有名师教导,整体成绩自然会比北方要好上很多。

    但这同样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南方地区从宋朝时留下来的的商贾之气,仍然没有消弭,反而在持续性对国家产生影响。

    商人以自己利益为重,缺乏“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那份胸襟,从这次殿试学子们的表现也能窥见一二,他们连五谷都不分,让草根出身,最能理解民间疾苦的朱元璋很是不忿。

    再者同样也因为考官也是南方出身,自然也会在考试时更加偏向于南方考生,人情社会,这些都是难以避免的。

    朱元璋自然是不愿意看见日后朝堂之上南北不均的情况,长此以往下去,南方官员势力过大,必伤社稷。

    这是科举结束之后,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朱元璋立即召刘伯温商量,如何才能提高北方的经济和文化,弥补两地区目前的差距。

    朱元璋最终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暂停科举,先让北方的百姓好好休养生息一番,暂时通过官员举荐的方式选拔官员,注重南北平衡,保证官场上不会一方独大。

    直到洪武三十年,待到南北方之间的差距不那么大了之后,大明才再一次开设了科举,重新选拔官员。

    朱元璋这次用三筐稻谷做试题,不仅将科举过于死板注重文采的问题揭露出来,更是通过这一场殿试,发现了官场上人情买卖,一方独大的情况。

    而他通过这些稻谷,不仅惩治了相关的官员,也让参加科举的这些考生们看到了,入朝为官做的好有嘉奖,做不好则会受罚的情况,日后入仕,需兢兢业业一心为民。

    朱元璋通过一场殿试,在一众官员面前,立了君威,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妄想贪赃枉法的官员,整顿了大明的吏治。

    这次特殊的殿试是一次发现问题的改革,而朱元璋也确实把握住了这次殿试,肃清了朝堂,他是一位敢于破釜沉舟,且体察民情的君主。

    单字解释: 朱 元 璋 抬 来 筐 稻 谷 让 考 生 评 优 劣 刘 伯 温 脸 色 骤 变 有 人 要 死 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