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俄罗斯的不可触摸之殇:若非无路可退,谁愿活成战斗民族?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俄罗斯,一个无可奈何的大国。

    作为名副其实的战斗民族,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上从来都是以咄咄逼人的形象出现,尤其是在面对西方国家层出不穷的挑衅时,俄罗斯敢于枪炮上膛,甚至敢于擦枪走火,是让上蹿下跳的西方国家不仅丢份,而且丢人的存在。

    于是俄罗斯敢拼敢杀的战斗民族形象越发名副其实,普京作为俄罗斯的领头熊更是被冠以“大帝”的称谓,成为宁折不弯的硬汉象征。

    但这,并不是俄罗斯,更不是普京想要的。几百年来,俄罗斯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梦想,那就是融入西方世界,和西方国家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毕竟,东欧虽然不是西欧,但相比于中东和远东等地,俄罗斯依然是名副其实的西方国家。所以俄罗斯也时常以西方国家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因为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以来的西欧,早已在国际舞台上异军突起,伴随着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和法国能帝国的陆续崛起后,西方俨然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中心。

    所以在西方国家引领时代潮流的情况下,能够成为西方国家的一份子,和西方国家称兄道弟,对于俄罗斯而言自然是荣幸之至。

    但西方国家一再表示,我们没有你这样粗鄙的兄弟。事实上不仅是俄罗斯,整个斯拉夫世界都被西方国家不屑一顾。

    这让俄罗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同样是名副其实的蛮夷,你们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到底比斯拉夫人高贵到哪了?难道是茹毛饮血、打砸抢烧的姿势更帅气吗?

    很显然,是的,虽然在罗马帝国眼中,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都是来自于东欧大平原上的的野蛮人,但此野非彼野。在476年将极盛一时的西罗马帝国彻底颠覆,并将此前在欧洲捷足先登的凯尔特人一路驱逐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边缘地带后,日耳曼人就完成了从屠龙少年到暴龙的转变,这种行为用中华文明的表述方式就是继承了西罗马帝国的正统。

    所以此时的日耳曼人早已不是普通的野蛮人,凯尔特人由于地处边缘长期被西罗马帝国的余荫熏陶,也从内到外散发着西方文明的膻味儿。唯有长期奔波在东欧的斯拉夫人,依然保持着野蛮人的“清香”,并继续被西方世界尤其是西欧各国深深鄙视着。

    不过,虽然都顶着野蛮人的光环,但斯拉夫人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以波兰为代表的西斯拉夫人和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人,与长期坚持在东欧平原上打打杀杀的东斯拉夫人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区别。

    而俄罗斯,就是东斯拉的一份子,自9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盛极而衰后,东斯拉夫人就逐渐分化,并最终形成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罗斯的前身。而俄罗斯之所以和乌克兰、白罗斯这两个东斯拉夫小兄弟也存在着泾渭分明的区别,根本原因在于13世纪蒙古铁骑带来的那场“浩劫”。

    1236年,在消灭金国统一中原北方之后,窝阔台挥师西进,发动了震惊世界的第二次西征。

    由于亚欧大陆内部的温带草原带横贯东西,数十万蒙古铁骑得以一路向西席卷东欧平原,地理位置靠东的俄罗斯首当其冲,莫斯科、弗拉基米尔城等相继陷落,俄罗斯贵族也被屠戮殆尽。

    虽然此后蒙古大军继续西向,一路杀到多瑙河流域震惊西欧,并建立了疆域广阔的钦察汗国,也就是金帐汗国。但蒙古人的征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尤其是入乡随俗经历了突厥化和伊斯兰化的冲击后,强大的帝国也很快四分五裂,最终被莫斯科公国取而代之。

    虽然俄罗斯最终完成了反杀,但被蒙古人统治238年的历史实在太过不堪,而且更要命的是,蒙古在将俄罗斯彻底蹂躏后,早已将基因深深地嵌进了俄罗斯人的基因,使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白皮鞑靼人”,有了咄咄逼人的扩张习性。而白罗斯和乌克兰因为分别被立陶宛人和波兰人统治,反而保留了野蛮人的“纯正”,尤其是白罗斯,其名字意思就是“纯正的罗斯人”。

    在长期重视血统的欧洲,当然不能接受俄罗斯血统被蒙古人污染的事实。当然,就算不污染他们也不接受。

    在这样的情况下,处于欧洲鄙视链底端的俄罗斯,不得不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自救之路,想尽一切办法给自己的地位镀金。

    145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持续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灰飞烟灭。

    1472年,为对抗奥斯曼帝国,收留东罗马帝国末代公主索菲娅·帕列奥罗格的罗马教廷将其嫁给俄罗斯大公伊凡三世,此后不久俄罗斯大公自称“沙皇”,俄罗斯也自号第三“罗马”,并将东正教奉为国教。

    俄罗斯一番操作猛如虎,但很快发现自己成了二百五,因为基督教在11世纪就出现了积重难返的分裂,天主教和东正教的水火不容相比于不同宗教之间的纷争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俄罗斯走上了东正教的道路,虽然挤进了基督教的圈子,但却与西欧世界越来越远。

    而且更要命的是,在西欧这个等级森严的世界,除了神圣罗马帝国以及不太讲武德的不列颠,大部分国家元首都是“国王”,某些国家甚至才是“大公”,但俄罗斯却直接从大公一跃成为“沙皇”,也就是皇帝。这种明摆着占了各国便宜的操作,当然让各国深恶痛绝。

    俄罗斯的操作,像极了春秋时代的楚国,所谓“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这种自立门户的感觉确实有种别样的酸爽。而且俄罗斯也确实和楚国一样,在中原各国争当道德模范,尊王攘夷主持国际和平时,开始了不讲武德的扩张,并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疆域最为广阔的国家。

    1480年,莫斯科大公国击败金帐汗国,从此摆脱金帐汗国统治自立门户。而后莫斯科大公国开始了猛烈的扩张,其领土在400多年的时间里猛增400多倍,从东欧一隅的小国迅速膨胀为地跨亚欧两洲的世界最大国家。

    与猛烈的扩张相伴随的,是周边国家无穷无尽的血与泪,克里木汗国、喀山汗国、西伯利亚汗国等周边国家无不被沙俄生吞活剥,即便没有成为哥萨克的刀下之鬼,也无不伤痕累累,甚至元气大伤。

    而在俄罗斯以双头鹰的姿态同时将贪婪的眼光投向东西方时,俄罗斯的内心更想向西看。就像楚国虽然在南方野蛮扩张,但终归也想北上中原争夺霸主之位一样,作为一个有追求的蛮夷,俄罗斯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参与西欧事务的努力。

    为此,彼得大帝以水手的身份微服私访,身体力行地带领俄国人学习西欧先进技术,而后开始了富国强兵的改革,并最终击败北欧强国瑞典,打赢了大北方战争,夺得了圣彼得堡这个瞭望西欧的窗口。

    不过,沙俄的胜利,反而让西欧更加恐惧。事实上历史上除了被波兰—立陶宛联邦和瑞典等国威胁,沙俄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令西欧胆战心惊的角色。除了家道中落的神圣罗马帝国小邦国们将公主嫁给沙俄王室获取数目可观的“彩礼”,大部分时间西欧和沙俄的会面主要是战场上的枪炮问候。

    而沙俄一旦开始了猛烈的扩张,就再也停不下来,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沙俄的领土扩张再度迎来高潮,除了在俄土战争中不断击败奥斯曼帝国,夺取了黑海沿岸的东欧平原和巴尔干半岛大片地区,沙俄还伙同普鲁士等西欧国家三次瓜分波兰,将国界线推向欧洲腹地。

    拿破仑帝国崛起后,为统一欧洲在1812年发动了侵俄战争,而后被沙俄拖垮,最终沙俄一路向西,将势力推进到巴黎城下,沙皇压力山大一世更是被视为欧洲的救世主。

    但随着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沙俄威望一朝归零,国内矛盾激化后不得不进行农奴制改革。

    而沙俄作为帝国主义最薄弱的一环,在改革后并未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随后沙俄在一战中彻底崩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相继爆发。

    十月革命的爆发,不仅验证了列宁主义的无比正确性,更给了俄国弯道超车的历史契机。

    随着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苏联的崛起一日千里。尤其是1929年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苏联不仅独善其身,而且趁机引进了大量的资本和技术,为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战前夕,法西斯崛起并以反苏为结盟指南,英法等国更是以绥靖政策企图祸水东引,而此时的苏联也有输出无产阶级革命,将红旗插遍全球的宏伟目标。

    只不过,二战爆发,反法西斯战争成为主题,而苏联也借助反法西斯战争的东风,将革命延伸到东欧各国,并以苏联红军的铁蹄建立了一系列苏维埃政权,实现了革命输出的目标,形成了与资本主义阵营并驾齐驱的社会主义阵营。

    此时的苏联,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国家格格不入,而美国也和苏联一样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在欧洲泾渭分明,双方也成为水火不容的宿敌。

    彼时的资本主义阵营为围堵社会主义阵营,在亚欧大陆周边相继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而苏联一方面依然有强烈的革命输出心态,另一方面因距离西欧咫尺之遥,所以钢铁洪流平推西欧的威胁更让西欧长期心有余悸。

    而美国因为浅浅的大西洋阻隔,终归是远水不解近渴的有心无力。而且为强化西欧各国的向心力,美国一再强化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威胁,毕竟一个凶狠的狼外婆,最能让西欧各国想起美国撑起一片天的慈眉善目。

    事实上直到今天,“俄罗斯威胁论”也依然甚嚣尘上。这不仅是西欧各国坚定追随美国的保证,也是各国军火贩子忽悠本国民众慷慨解囊的重要手段。

    这意味着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会对俄罗斯痛下杀手,但也会让俄罗斯痛不欲生。

    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萦绕在西欧各国头顶的阴霾也烟消云散。但西欧各国的内心却并没有开心起来,因为苏联已经远去,但俄罗斯还在。

    作为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不仅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国土和人口,更接收了苏联高达70%的遗产,尤其是令人胆战心惊的核武库,这是俄罗斯经济在苏联解体后长期一蹶不振,但依然令西方国家胆战心惊的根本因素。

    苏联解体后,长期和西方国家称兄道弟的叶利钦欣喜若狂,除了改旗易帜重回资本主义道路,推行水土不服的“休克疗法”,更自废武功地坐视寡头集团伙同西方资本贱卖苏联国有资产,令苏联彻底失去强大而完整的工业体系。

    在叶利钦看来,对苏联颠覆得越彻底,就越能体现俄罗斯“改过自新”的诚意,为此俄罗斯还差点将列宁遗体移出红场,只为和西方国家尽快称兄道弟。

    但西方国家一再表示,我们虽然对情话没有抵抗力,但舔狗终归还是不值一提。所以舔到最后的叶利钦不仅什么都没有,还给俄罗斯落了一身的毛病,更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无情嘲讽和打压。

    因为俄罗斯太大了,大到没有一个国家能成为它的大哥,包括美国。而且俄罗斯从内心也不想成为哪个大国的小弟,甚至朝思暮想想要成为它们的爹地。更重要的是,俄罗斯虽然在资本主义道路上和西欧各国取得了一致,但却沙俄时代以来与西欧各国在体制上的格格不入依然是横在俄罗斯与西欧各国之间的鸿沟。

    所以西方国家对于仍然想要融入西方的俄罗斯不仅选择了丑拒,更进行了变本加厉的打击。除了几十年如一日的经济封锁,让靠出卖油气资源为生的俄罗斯长期疲敝,难以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重建工业体系,进而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失业率过高等问题,更进行了全方位的“谋篇布局”。

    除了积极推动北约和欧盟东扩,将波兰、斯洛伐克等昔日的苏联卫星国,以及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苏联加盟国收入囊中,极大地挤压俄罗斯在东欧的战略回旋空间。西方国家还在乌克兰进行颜色革命,支持在高加索地区兴风作浪的车臣武装将俄罗斯搅得天翻地覆,以阿富汗战争为跳板觊觎中亚,鼓动日本在北方四岛问题上发难,更向蒙古疯狂渗透的对俄罗斯形成了全方位的包围,令俄罗斯窒息到不能呼吸。

    不仅如此,美国还支持土耳其在中东和黑海地区给俄罗斯添堵,让俄罗斯更加孤立。

    所以当普京作为叶利钦的学生,多次尝试和西方国家称兄道弟,甚至倡导建立一个从里斯本到海参崴的大欧洲设想被无情打脸后,普京终于意识到:西方国家自始至终都是俄罗斯的毒药,如果俄罗斯不死,它们不会放弃绞杀的步调。

    所以俄罗斯只有反抗,因为唯有反抗才能活下去,并且昂首挺胸地活下去。

    很多人说,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在俄罗斯长期半死不活的情况下,俄罗斯为何就不能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韬光养晦以恢复元气呢?静夜史认为是一个好问题,但俄罗斯却无从解答。

    毕竟从理论上说,俄罗斯的庞大体量是藏不住的,想要装孙子是不可能的,毕竟令人胆寒的核武器杵在那里,你俄罗斯说我不会打你,谁敢真正地高枕无忧?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自然不会忘记几百年来走向四大洋的勃勃雄心,所以俄罗斯不能韬光养晦,也不想韬光养晦。

    我们的韬光养晦之所以成功,除了我们的克制,更重要的是因为俄罗斯对西方国家火力的吸引,给了我们难得的发展契机。而当苏联解体,俄罗斯一蹶不振后,美国立刻将矛头指向了我们。

    所以,摆在俄罗斯面前的局面是真正的无路可退,俄罗斯如果不想当场去世,就必须像个男人一样战斗下去。战斗民族不仅是霸气,更有不得不为的歇斯底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单字解释: 俄 罗 斯 的 不 可 触 摸 之 殇 若 非 无 路 可 退 谁 愿 活 成 战 斗 民 族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