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42岁吕蒙白衣渡江后随即暴亡,孙权:他目光短浅,坑我东吴数十年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历史开讲#

    在东吴军队的高级将领中,吕蒙是一个极具个人风格色彩的人物。他在42岁病亡时是南郡太守,孱陵侯,比起赤壁、夷陵战场显威的周瑜、陆逊,并不算高。可这位东吴名将,随着时间的流逝,争议却越来越大。

    喜欢他的人说他机智勇敢,胸怀大度,有国士之风。不喜欢他的人说他奸诈诡谲,目光短视,是背信弃义的小人。当然,在很多信奉“蜀汉即虚伪”的人眼里,吕蒙就是他们心中的明星。

    然而,吕蒙名动天下的成名作却也离不开蜀汉的“助力”。一身儒雅的吕蒙创造了轰动一时的“白衣渡江”,将汉末第一名将关羽俘虏斩杀了。更为离奇的是,在关羽死后不久,吕蒙却暴亡于孙权内殿。

    那么,吕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背信弃义”的?他的死又是否跟孙权有关呢?

    血气方刚的吕蒙

    吕蒙是安徽阜南人,自幼父亲早亡,与寡母相依为命。184年,黄巾起义大爆发,吕蒙的家乡沦为四战之地,年仅6岁的他跟随母亲一路南下,投奔姐夫邓当。从汝南到长江,再到江东,辗转多时的吕蒙目睹了无数场杀戮、劫掠,逐渐养成了好勇斗狠的性格。

    然而,吕蒙的母亲对此极为不满。当时,邓当跟随孙策讨伐山越,长大成年的吕蒙趁此混入军中,外出作战。在邓当发现,告知吕蒙的母亲后,吕蒙却一反常态,直言道:

    “想要出人头地,只能参加战斗,博取功名。现在这样寒酸的日子,实在不是我的理想。”

    因此,倔强的吕蒙成了邓当军中最年幼的士兵。而在吕蒙的心中,武力也被他当作乱世生存的唯一手段。

    吕蒙的理想虽然很远大,可他血气方刚,脾气暴躁,稍有不如意就喊打喊杀,缺乏历练。参军不久,吕蒙就因与人斗气,违犯了军法。当时,吕蒙趁夜逃离军营,躲避在郑长家中,若非邓当、袁雄暗中帮助,早已身首异处。

    俗话说:“祸兮福之所倚。”再次回到军营,前往孙策帐中负荆请罪的他,一眼就被孙策相中。而吕蒙的人生,也急速转折,从普通士兵晋升为将军亲卫,不久后又升至别部司马。

    孙权的爱将

    众所周知,在东汉末年,孙策的军事造诣,堪称一流。吕蒙在孙策身边任职,耳濡目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治军严整,作战勇敢,每逢战事,必先登城头,奋勇杀敌,渐渐赢得了军中信赖。

    不幸的是,在吕蒙大展拳脚没多久,他的“伯乐”孙策就遇刺身亡了。接替孙策执掌江东的孙权是个文人,他谨慎内敛,城府极深,尽管周瑜等部将表态效忠于他,可孙权仍旧担心孙策旧部不服从于他的命令。因此,更换军中宿将,成了摆在孙权面前的当务之急。

    然而,吕蒙却成了军中特例。他不仅没有被孙权区别对待,反而吸收了不少将领,成为孙权麾下举足轻重的一员。事实上,吕蒙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而他对孙权的忠心,更是远超其他东吴将领。

    丹阳城下,吕蒙严格遵守孙权的部署,从未越过雷池一步,以最小的牺牲,平定了为祸多年的山越叛军。夏口江中,吕蒙舍生忘死,率先冲锋,砍死陈就,为孙权俘杀黄祖,立下头功。而在赤壁鏖兵时,吕蒙又听从孙权的命令,救甘宁于危难之中,实现了绝地反杀。

    相比于周瑜、鲁肃,吕蒙在孙权麾下,进步最为神速。作为江东之主,孙权对吕蒙的态度,也极为友好。他常常以身作则,规劝吕蒙读书,就是要将他培养成周瑜、关羽那样的统兵大将。毕竟,在东吴,士族、门阀大家掌握着江东的权力,远非寒门子弟能够相比。孙权之所以提拔重用吕蒙,就是为他创造立功的机会,避免军政大权皆沦为吴郡四姓的“掌中玩物”。

    而在军队里,吕蒙不贪小利,处事严格,极受将士们的尊敬。战争打响后,他又完全贯彻“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军事思想,践行“不战而屈人之兵”策略。因此,吕蒙屡获奇功,成为东吴中期的顶尖军事将领。

    周瑜病逝后,曹操虎视江东,刘备利用东吴入主益州,孙权的根基越发不稳。当时,吕蒙虽屈尊于鲁肃之下,却凭借高超的战略眼光,预判了刘备的坐大,赢得鲁肃的尊敬,留下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千古美谈。

    更令孙权欣慰的是,谢齐、朱光在庐江构建桥头堡,步步蚕食东吴时,吕蒙不仅识破了二人的阴谋,还迅速抢占了皖县,为孙权逼退曹操,创造了时机。犹如他的“偶像”周瑜一般,吕蒙的战场应变能力和炉火纯青的战术方略,智压群雄。

    然而,与江东大多数将领不同的是,吕蒙还是一位体恤民情的好官员。在汉末,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可吕蒙所到之处,百姓皆鼓掌相庆。史书记载,吕蒙治理庐陵期间,遭到江东士族的质疑,孙权仅仅淡然一笑,说道:“鸷鸟累百,一如一鹗,还是看吕子明的手段吧。”不久后,庐陵大治,盗匪消亡,百姓安居乐业。可见,出身底层的吕蒙,还是一位少有的军政双优的将领。

    215年,刘备举兵入川,留下关羽、诸葛亮防备江东。继任者关羽并不像他的主公那般英明睿智,相反的是,他孤傲狂妄,又厌恶士族,很难聚拢人心。在西线战场防御曹军的吕蒙,趁此时机悄然抵达荆州前线。

    至此以后,吕蒙和关羽的较量,延续了五年之久。零陵城下,吕蒙以退为进,随机应变,抢在关羽救援之前,诱降郝普,夺走了荆州三郡。武昌城中,孙权采纳吕蒙的建议,以关羽之女为儿媳,却在求婚时,遭到关羽痛骂,加深了孙权对关羽的仇恨。

    如同周瑜与诸葛亮赤壁斗法一般,吕蒙和关羽的文争武斗也有来有回。只是承袭鲁肃衣钵的吕蒙,畏惧关羽强大的实力,不敢贸然攻取。

    就在吕蒙绞尽脑汁,苦思良策时,荆州境内也发生了巨大变局。“野心勃勃”的关羽提兵北上,会猎曹仁于樊城。然而,关羽对吕蒙也十分忌惮,竟留下大量的兵力防备江东,不给吕蒙丝毫机会。

    当时,吕蒙、孙权图谋关羽之心,早已昭然若揭。在他看来,关羽所虑者,不过是他一人而已。只要他装病返回家乡,再派遣一位不知名的将领坐镇陆口,定然可以调虎离山。果不其然,被东吴多年“捧杀”的关羽,看不上新来的陆逊,一股脑地扎进了吕蒙的圈套里。

    内殿身亡

    219年1月,关羽擒拿于禁、击杀庞德,威震华夏仅仅三个月后,吕蒙率领他的“商人”船队,悄悄登陆荆州。由于南郡兵力不足,沿岸哨兵很快就被吕蒙击溃。而糜芳、傅士仁等奸诈小人又贪生畏死,举城投降。关羽在荆州的情形急转直下,陷入两面夹击之地,不得不派遣使者和谈。

    自吕蒙进入荆州后,他就效仿刘邦入咸阳的故事,与民约法三章,不偷盗、不劫掠、不乱杀,厚待荆州将士的家属,处处收揽人心。反观关羽,本性骄矜,又粗心浮气,胸无城府。在使者归来后,也未能凝聚人心,反而自暴自弃,任由士兵逃散。

    不久后,关羽在逃亡益州途中被擒,死于吴军的屠刀之下。关羽死后,沉寂多年,“籍籍无名”的吕蒙一跃而起,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将领,就连曹操,也对他侧目三分。

    很显然,吕蒙的举动,给了刘备致命一击,也打破了一直相安无事的孙刘联盟。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不过是后人的杜撰而已。

    刘备在孙权手中拿到的,不过是南郡的江陵城,而在湘水之盟后,刘备、孙权订立的新的约定已然覆盖了过去条约。吕蒙“白衣渡江”袭杀关羽从军事上考虑,并无过错,但从盟约、道义上讲,的确是背信弃义了。

    更为重要的是,吕蒙错失了东吴唯一北上淮南的机会。自汉中、东三郡、襄樊之战后,曹操的战略方向由攻转守,且屡战屡败。而在关羽水淹七军后,淮南守将纷纷西进支援,吕蒙未能跨过长江,利用蜀魏争雄的机会,进逼淮河,战略目标,极为短视。

    可以说,自周瑜以后,江东诸将的心思不再是吞并天下,而是守着东吴这块一亩三分地,鲁肃、吕蒙、陆逊皆是如此。因此,吕蒙才会为了巩固长江防线,偷袭关羽,丧失了击溃曹操的机会。

    220年,吕蒙突患重病。得知消息后,孙权极为伤感,当即将他接到内殿治疗。然而,吕蒙的身体却每况愈下,他日夜搤腕,常常凝视屋顶,每每念到刘备东侵,就瞋目切齿。不久后,42岁的吕蒙暴亡于武昌。

    吕蒙死后,孙权召来他的儿子吕霸,命其袭爵,并以朱然为将,接替吕蒙的职位。有趣的是,自孙权起,诸葛恪、孙峻等人数十年来多次北上淮南,却无一成功,皆被曹魏死死地按在合肥,日复一日的等着被消灭。

    单字解释: 岁 吕 蒙 白 衣 渡 江 后 随 即 暴 亡 孙 权 他 目 光 短 浅 坑 我 东 吴 数 十 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