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难怪虚竹死后,无人敢去灵鹫宫抢夺秘籍,你看下一任宫主是谁?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从波斯传来的明教在西北传播,皇帝不喜欢明教,因此派遣官员去剿灭明教,此时位于天山的灵鹫宫已经从江湖上销声匿迹,文官出身的黄裳面对明教妖人寡不敌众。

    被击败之后的黄裳四处流散,在江湖的恩恩怨怨之中,明教众人杀光了他的家人。大宋律法管不了这些江湖中人人,而想要给家人报仇,只能通过自己,但自己终究对武术不通。

    听闻昆仑山脉上有仙人的踪迹,黄裳寻觅数月才在天山南麓找到疑似仙人的踪迹,根据石壁上的记载,原来那里曾经是灵鹫宫的宫殿,灵鹫宫这几个叱咤江湖的字再现世间。

    原来曾经的灵鹫宫宫主虚竹仙逝后,灵虚宫众人迅速解散,曾经控制着大部分势力的江湖巨头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多年后的黄裳将重振他的威名,虽然是以另一种方式。

    以道成武

    道生万物,道这种看不见、摸不清、又听不到的神秘力量,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所追求,北宋时期的一位皇帝,就希望能够从道家典籍之中找到道的力量,寻觅飞升之道。

    因此他举国之力收集道家典藏,但由于各个版本和细节的不同,这位皇帝始终看不懂其中的奥秘,于是就命人仔细纠正这些典藏的共通和隐晦之处,而黄裳恰恰被他选中。

    经过数年不分昼夜的煎熬,黄裳在编译众多典藏的时候,竟然无意间通悟,一夜之间成为一名武林高手,恰逢此时波斯传入的明教惹得天子不喜,于是受命前往剿灭。

    明教众人的武功皆来自于遥远的波斯,一身诡异之处让人防不胜防,在当时的武林人士看来,明教已然成为一个足以抗衡武当和少林的顶级势力,明教之人也是嚣张跋扈。

    看着昔日的部下一个个倒在身边,黄裳后悔卷入这场江湖纷争之中,同时也明白:没有规矩便是江湖的规矩。黄裳双手一聚,体内不知何处而来的力量凭空而生。

    他轻轻一扭便躲开了身侧的暗箭,接着凌空踏步远去,几个呼吸之后,便将远处的弓箭手全部击杀,此时数十个个相貌奇异之人在明教众人的围绕之下朝他走了过来。

    “阁下身为武林中人,为何甘愿成为朝廷的走狗?”最中间的老者率先发问,看样子是明教首领。接着踏步而上,黄裳也和他打了起来,约莫20个回合,老者便败象显露。

    “我不是武林中人,我乃大宋负责编撰文字的官员。”黄裳一生修浩然正气,从不骗人。老者退下阵后,又有3位身边的高手上前替阵,但没多久这三位高手也败退。

    “你不愿暴露师门,又不讲武林规矩,既然这样明教只能与阁下不死不休了!”接着数十个高手蜂拥而上,他们各个手段狠毒,黄裳数个时辰之后,黄裳招架不住而逃。

    寻武昆仑

    黄裳重伤逃走后,朝廷也因为讨伐明教的战败不愿容他,他的家人很快就被明教爪牙残害,黄裳心死之后,决定前往传说中的昆仑山脉问道,或许那里有自己要走的路。

    于此同时,江湖中人人震惊:神秘高手黄裳,意欲屠灭明教,以一人之力独战明教而不败,明教教主不敌、四大护法数合便败、五行各旗损失惨重,关键明教竟未说不清他是何门派?

    没人敢去质疑明教的实力,但黄裳的实力却好像撼动了这座大山。此时的黄裳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江湖上威名远扬,他也只是一个在官场和事业上的失路之人。

    昆仑山脉的天山南麓,高耸的宫殿浑然天成一般翱翔在山巅,宫殿内的石壁的武功诉说着曾经一个时代的辉煌,数十年的时间不算太久,黄裳从断臂残垣之中看到了灵鹫宫三字。

    天山脚下仍有部分习武之人,黄裳初来乍到不好叨扰,隐隐约约感觉他们并非凡人,原来他们都是灵鹫宫遗留下的后代,石壁上的武功晦涩难懂,他们懂的只是皮毛而已。

    黄裳干脆隐居此地安度余生,平日里喝些山泉,与自然为伴,其余时间便打坐参悟石壁上的武功,有几个年轻的后生黄裳着实喜欢,也经常对他们进行指点,他们进步得很快。

    有道家典藏作为基础的黄裳,终于慢慢感悟了石壁上的武功,随着他对道法的领悟越来越深,那些受他指点的孩子也慢慢长大,甚至在江湖上闯出了不俗的名声。

    40年的时间好像过得很快,黄裳终于将石壁上的武功全部参透,他以道家典藏为根基,为应对波斯明教阴狠毒辣的功夫,创造出一门至阴至柔的功夫称作《九阴真经》。

    再出江湖

    40年之后的江湖还是那个江湖,但那些人早已不是那些人了。曾经惊鸿一现的战绩,让人这位黄裳之人也只存在于传说之中,毕竟后人再也没见过他,谁也无法证实他的存在。

    这时的黄裳再次莅临明教的山头,和上一次不同的是,这次的黄裳身后跟着一批弟子,不用想这些人自然是曾经被黄裳指点过的山下孩童,但此刻都将近50岁了。

    “何大侠,我们教主自从被您击败之后,可再也没有出山啊,您不能得理不饶人啊!”一个身着护法服饰的中年人,凑上来对何青苒舔道,何青苒在队伍的最后一个。

    何青苒是在天山脚下长大的小毛孩,黄裳自然是指点过他,只是想不到此时的何青苒已然成为一方大侠:“小殷,叫你手下快闪开,今天我师父莅临你们明教有事儿!”

    “何大哥,别开玩笑了,这世间谁能给您当老师啊!”殷护法谄媚道。何青苒也是无奈,又向黄裳行礼道:“弟子40年来,以为询问师父名号实在不礼,弟子罪该万死!”

    殷护法内心大惊,这个看着半截入土的老头子竟然是何大侠的师傅,而且看其他人地位不比何大侠低,便磕头向黄裳行礼道:“敢问仙人名号,还请仙人入山上座!”

    “故人黄裳,今日上山,为当年恩怨!”黄裳没有动,只是淡淡说出此行的目的,他和明教存在的是血仇,他还是无法释怀当年的事儿,为何明教要把他的家人全部杀光?

    物是人非

    听闻此言后,殷护法此刻怕的要命,他当然知道:40年前,一位不知从何处而来的中年男子,“冒充官兵”前来明教挑事,以一人之力单挑整个明教,那个名字叫黄裳。

    那一战后,时任掌教第二年就仙逝了,四大护法更是没撑到第二个月,教内弟子死伤无数,就连自己的父亲也在那场战斗中重伤去世,自己也是历经几十年才成为护法。

    “生亦何乐,死亦何苦。既是如此,仙长还请动手吧,是明教众人残害了您的全家!”殷护法自然明白,此人40年前便以一人之力独战明教,今日明教毫无胜算。

    “你是何人?”黄裳不记得明教有这么一个殷护法,曾经杀害他全家的人,竟然一个都没出现,看情况这个年轻人倒是不惧生死,倒是有几分自己当年的侠气。

    “家父,40年前的铁爪鹰王,曾经为守卫明教与仙长一战,回家后重伤未愈!”殷护法讲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颇有悲伤之意,但江湖中的恩恩怨怨谁又说得清楚?

    “今日,来寻无道之人寻仇,你且退开!”黄裳淡淡地说。与此同时何青苒一直在给殷护法使眼色,殷护法赶紧乖乖让开,接着明教教主带领高层前来向黄裳请罪。

    那个叫做铁爪鹰王的人黄裳略有印象,曾为自己的兄弟挡了一掌,倒是义气。黄裳仔细扫了众人一番,那些曾经和自己的对战的人全都不在了,所持他们武器的皆是后人。

    战斗没有赢家

    明教掌门很识趣地将当年杀害黄裳一家人的凶手交了出来,只见几个年轻的后生推出一个木车,车上躺着一个年近甲子的老太婆:“仙长,便是此人当年杀了您一家!”

    木车后面,一个壮年男子被一些人拦住,壮年男子拼尽力气想要将自己的母亲救回来,但武艺不精,随着男子的哭声越来越沙哑,小木车也被推到了黄裳眼前。

    许久未动的黄裳好像终于有了情绪,他看了看自己枯朽的手掌,接着随手一拍,远处的山头即刻狂沙飞窜,几分钟后终于停了下来,那快小山头也在风沙中被移平了。

    那个曾经参与杀害自己家人的貌美女子,如今也是半截身子快入土的人了,时间可真是快啊!人生短短、红颜浅浅,冤冤相报合适吗?那场战斗真的有赢家吗?

    见黄裳放过了老人,明教众人在掌教的率领下行礼,礼毕问道:“前任愧为掌教,虽毕生不义,但敬重仙长已久,其临死有一心愿未了,望得知仙长是何宗派?请仙长赐教!”

    “本是一介文人,并无宗派,若算门派,便是灵鹫宫吧!”黄裳带着弟子飘然而去。阴阳相生,万物相作,那脱胎于天道的《九阴真经》也将现世展现自己的光芒。

    单字解释: 难 怪 虚 竹 死 后 无 人 敢 去 灵 鹫 宫 抢 夺 秘 籍 你 看 下 一 任 宫 主 是 谁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