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康熙最长寿儿子:手握重兵却未参与九子夺嫡,70岁时乾隆仍重用他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中国古代,诸皇子为了争夺皇位,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啊。往远了说,有唐太宗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往近了说,且看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

    不过,却有那么一人是例外。虽为皇子,却无心皇位。反而是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对本职工作的处理上。不管是雍正也好,还是后来的乾隆也罢,都十分看重他。

    此人究竟是谁呢?为何对旁人趋之若鹜的皇位不屑一顾?其中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呢?

    出生卑微,心性淡泊

    当初的九子夺嫡有多惨烈,就能说明十二皇子胤裪有多机智。而他确实也是皇家的一股清流,不慕名利,至纯至孝,实乃真正的君子。其实,这也与胤裪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虽然同为皇子,但与四阿哥的母亲是德妃,八阿哥的母亲是良妃这样的高位嫔妃不同,这胤裪的母亲却只是普通一名秀女而已,在宫中地位极其低下。

    按照清朝时候的惯例,低位嫔妃是没有资格养育子女的。而这胤裪的母亲自然也不例外,这使得胤裪不能在母亲膝下长大。

    不知为何,康熙对于胤裪这个儿子非常喜欢,甚至将他交给了自己曾经的奶嬷嬷苏氏照顾。

    要知道这苏氏可是康熙皇帝小时候最亲近的人了,哪怕康熙已经成为了天下至尊,却在对待苏氏时仍旧保持毕恭毕敬的态度。这也足以看出康熙对胤裪有着特殊的感情,似乎对这个儿子显得格外看重。

    在苏氏的辛勤教导之下,胤裪也渐渐长大了。他渐渐懂得了远离名利场才能保全自己的道理,因此对许多其他皇子趋之若鹜的事情,他反而不愿意沾身。

    不过,碍于苏氏的原因,康熙经常来看苏氏,顺带着这个儿子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与父亲亲近。

    在那几年里,胤裪很是幸福。父亲会摸着头,和蔼的关心他的学习情况,和他讲述做人的道理,胤裪高兴极了。渐渐的,宫里面的下人本就是见风使舵的好手,他们都来巴结他。

    年幼的胤裪不知道背后的真相,对这些奴才的示好显得格外开心。每当这个时候,苏氏就会给他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得胤裪小小年纪就已看透人间的本质,对于许多事情淡然不已。

    九子夺嫡,保持中立

    在康熙皇帝众多的儿子中,这胤裪不争不响的性格极得康熙皇帝的看重。在他二十五岁那年,胤裪就被册封为贝子,从此之后可以名正言顺的享受朝廷的供奉。

    此时的朝堂看起来风平浪静,各皇子也显得非常谦逊。不过随着太子被废除,所有的平静都被打破了。朝廷中被掀起了一股腥风血雨,这也正式拉开了九子夺嫡的序幕。

    在当时,夺嫡势力最为强大的便是以四阿哥胤禛和以八阿哥胤禩为首的两大阵营。他们二人都有着显赫的母家势力支持,在朝堂上显得旗鼓相当。他们都想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增强自己的实力。很快,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胤裪。

    一是由于胤裪自身得康熙皇帝宠爱,如果有他的加入必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亲近康熙。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胤裪的养母苏氏,她与康熙皇帝的关系是众人皆知的。如果苏氏能在康熙面前说几句好话,那说不定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基于此,他们都想通过拉拢胤裪来增加自己手中的筹码,二人纷纷向胤裪示好。

    但不管四阿哥和八阿哥如何劝说,如何许诺,这胤裪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心,以中立的态度来对待此事,拒绝参与夺嫡。

    对于这一切,康熙自然也看在眼中。他暗中默许了儿子们争权夺利的行为,但却对胤裪不慕权利的举动感到满意不已。

    在考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康熙皇帝确认了胤裪确实没有争夺皇位的野心。因此,他略作思考,最终竟然将西北地区的军队权力全部交给了胤裪。

    这对胤裪来说简直是意外之喜,他本来就没有想通过皇帝获得任何好处,却不想皇帝却如此厚待他。他特意赶去乾清宫,叩谢康熙,对康熙道:“儿子如今得您看中,必当尽心竭力做好本职事务,努力回报您的期望。”

    对此康熙皇帝也很是感动,接连点头对他说:“还希望你不要辜负朕,一定要脚踏实地,护卫我大清万里江山。”

    就这样,胤裪正式的掌握了兵权,也算是参与朝政了。要知道这可是兵权,不管在哪个时候,这兵权都是极其重要的。

    不过朝廷上的其他皇子此时也看清了胤裪的本质,知道他不愿参与夺嫡的决心,因此对于他掌握兵权这件事情都没有任何意见。

    这胤裪也是极其难得的,哪怕已经大权在握,但他仍旧没有因为手中的权利而沾沾自喜。此后他便按照自己对康熙承诺的那样,一心一意地处理自己手中的事情,对于朝堂夺嫡有关的事情,简直是避之不及。

    众所周知,四阿哥胤禛便是九子夺嫡最后的大赢家。而在他上位之后,为了巩固皇位,便对其他皇子展开了一系列的打压活动。那这掌握兵权的胤裪又是如何逃过一劫,得以安享晚年的呢?

    雍正看重,乾隆尊重

    在雍正皇帝登基为帝的那一刻,胤裪就已经有了预感一般,不过对于之后自己要遭遇的一切,胤裪始终保持着一个随意而安的状态。因为他本来就无所求,又何谈有所畏呢!

    早朝之时,一名大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对皇帝说:“禀皇上,臣状告十二爷胤裪贪污军费,贻误战机。”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轰动,雍正一看递上来的证据,生气不已,便下旨道:“十二身为皇室子弟,不顾边境百姓安危,贪污军费,今罢黜贝子之位。”

    对此,胤裪很平静的就接受了这些罪名,并向皇帝告罪,将手中的兵权全部交还给了雍正。其实,哪有什么贻误军情之事,只不过是雍正忌惮他掌握兵权,这才与大臣联手来了这么一招,想要收回权利罢了。

    对于这些,胤裪很是清楚,他干脆的放弃了权利回家享受生活去了。那段日子,胤裪好不快活,每天不是出门遛鸟,就是去茶楼喝茶。

    雍正本来以为他是演出来的,结果时间一长,发现这个弟弟是真的对皇位没有兴趣,这才完全放心了他。因此也渐渐的将他重新召回朝廷,交给了他一些重要事务的处理。

    虽然说没有太大的才华,但胤裪好歹也是龙子皇孙,对于事情的处理也很是妥当。雍正对其也是满意不已,后来竟然直接将礼部和宗人府的事情全部委托他处理。

    就这样,一直到雍正去世,胤裪仍然保持谦逊低调的风格。他从不在朝廷中结党隐私,每天都按时点卯,兢兢业业地完成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得到了文武百官的一致认可。

    在乾隆皇帝上位之后,胤裪更是继续得到了重用。乾隆皇帝对胤裪这个长辈显得格外的看重,并且想要通过他来帮助自己稳固朝堂。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这胤裪绝对是稳固朝堂的最好人选。毕竟胤裪是康熙的儿子,朝廷的老人了,对于大小官员的任免以及朝中事物的处理早已得心应手。在他的帮助之下,乾隆很快便坐稳了皇位。

    之后的胤裪继续得到重用,甚至年过古稀还成为了军机大臣。不过他仍旧保持之前对待雍正的态度,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皇帝的长辈,便在皇帝面前摆谱。

    乾隆皇帝将他的举动都看在眼中,对这个长辈显得更加尊重。在胤裪生病的时候,乾隆也会亲自前往探望,侍奉吃药。直到胤裪七十七岁那年,因病去世。就这样,胤裪的一生落下了帷幕。

    出生在哪里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但未来要走一条怎样的路,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在苏氏的教导下,胤裪自小就懂得出生在帝王之家长大后要经历的事情。幸好,他在嬷嬷的教导下养成了淡泊名利的性格。

    虽然说那个位置很诱人,但是想要在十几个兄弟中脱颖而出,这对于没有任何外家支持的胤裪来说是无比困难的。种种考虑之下,胤裪干脆断绝了自己的念想,成为了大家眼中的闲散人。

    果然,胤裪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当他的其他兄弟们都在一个个被清算的时候,只有胤裪被高高拿起、又轻轻放下。不过失去爵位几个月,又重新官复原职了。

    等到之后,不管是雍正皇帝还是乾隆皇帝,都对他十分信任。不仅将皇室宗亲的事情交给他处理,甚至还拥有商议国家事务的权利。对比其他那些被迫害的兄弟,这胤裪可谓是极其幸福了啊!

    世人都说胤裪糊涂,不争夺皇位。却不知,胤裪才是有着大智慧那个人。一开始便手握重兵,却逃离了夺嫡的重灾区。这才能够安享晚年,成为康熙最为长寿的儿子。

    单字解释: 康 熙 最 长 寿 儿 子 手 握 重 兵 却 未 参 与 九 子 夺 嫡 岁 时 乾 隆 仍 重 用 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