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当年我国研究原子弹时,金庸撰文反对,成功之后他又说了什么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强大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自己的国防军事力量。然而,总有人对我国的军事力量持有一种怀疑态度,甚至于著名武侠小说作者金庸,在我国研究原子弹的时候,就曾经质疑过我国的原子弹发展不行。

    当初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正处在一个内忧外患的局面,帝国主义并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对我国边疆领土仍旧虎视眈眈,甚至还开始全面封锁我国的经济。同时,美国正在向朝鲜侵略,逼近鸭绿江附近,这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危机。面对这样的险境,我国开始着手于原子弹的研究。

    千辛万苦,回到祖国怀抱

    在我国准备研究原子弹的最初,我国在国防科技上的力量还是比较薄弱的,不仅仅是对于材料和技术的缺失,更是科学研究人员的匮乏。不过好在,一些正在国外研究的爱国科学人士自告奋勇要求回国发展,为国家出力,其中就包括了邓稼先,钱三强等人。

    当时的美国早就已经发明出了原子弹,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恐怖的武器,同时也是最强大而先进的武器。然而,美国对于人才十分看重,所以一些爱国科研人士想要回到国家发展,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华人科学家更是如此,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回国,最后都被以各种理由扣押。

    但这些困难都无法阻止科学家回国的步伐,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些爱国人士刚一回到祖国后,立马决定前往条件艰苦的西北地区,为国家发展做贡献,他们将自己的人生尽数存放在国家地图的角落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了一辈子。

    研究过程始终困难重重

    除了科研人员的缺乏,在技术方面的欠缺,国家在对研究科研上能够投入的经济支持也是少之又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新中国完全就是在勒紧裤腰带搞科研。也因此,尽管不少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回了国,但是他们对于如何研究适合我们国家的原子弹,也犯了难。

    作为国家领袖,毛泽东当然也明白这个问题,但是他深深明白不论国家究竟有多困难都一定要渡过此次难关,原子弹的研究必须提上日程。一筹莫展之际,罗瑞卿向毛泽东提出建议,为了加快原子弹的研究去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毛泽东批准了这一请求,很快,以周恩来和贺龙为首组织成立的委员会员应运而生。

    但是显然并不是成立了委员会以后,原子弹的研究就能够一帆风顺了。这个时间里,苏联与中国的关系急剧恶劣。苏联撤走了原来所有援助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和设备,另一边,苏联开始与美国等国家进行会谈关于限制核武器的条约。

    无数质疑声从四处涌来

    因为种种困难的存在,也让很多人对国家研究原子弹一事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有些名气比较大的人,带头站出来发声,这个人就是金庸。金庸并不赞同勒紧裤腰带去研究原子弹这一理论,而他的观点也非常简单。他认为国家不应该去花费大量的金钱去研究原子弹,更重要的应该先让百姓们吃饱穿暖,只有人民生活先过好才是国家富强的最基础。

    金庸作为一个知名作家,他所撰写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等都受到了非常多人的喜爱。不过,这时候的金庸还仅仅不过是一个写报纸的,他在自己的报纸上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当这一观点被发表出来的时候,金庸立马招到了各方人员的反对,但金庸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1964年10月2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那天的新疆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这是我国原子弹研究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标志着我国原子弹技术的大大提高,同时让我国也大大提升了国际地位。

    结语

    这中间一共经历了整整十四年,在举国上下都在为这等待了十四年的宏伟画面欢呼的同时。金庸仍然没有改变自己的观点,他仍然认为,应该将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并且,在当时中国的国情下,金庸并不认为我国能有独立自主去完全研发原子弹的能力。

    对于金庸的这一想法,陈毅曾表示自己认为金庸的想法并没有错,金庸只是从另外一个方面为老百姓考虑。金庸虽然比较固执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百姓,他只是从另一个角度为百姓考虑。

    单字解释: 当 年 我 国 研 究 原 子 弹 时 金 庸 撰 文 反 对 成 功 之 后 他 又 说 了 什 么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