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精兵良将四战四平,国共双方集结百万人,攻下一城满盘全活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东北地区土地辽阔,地大物博,而地处松辽平原腹地,位于辽、吉、蒙三省交界处的四平,不仅有“东北粮食仓库”之称,更是四通八达的重要交通线,沟通了整个东北与内地的联系。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政府将东北视作“生命之所系”,中共也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重镇四平就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国共两党围绕四平展开了反复争夺。

    一、接收

    1946年1月,国共双方签订停战协议,规定从13日起停止战斗行动。虽然停战,但国民政府又通过美国支持将近五个军调入东北,国民党在东北的部队达到6个军21个师。

    对于国民党破坏停战协定的行为,中共也毫不客气的给予了坚决还击。

    2月初,中共中央曾电告彭真、林彪、黄克诚:“你们如果不能在东北打一个好仗,以后你们在东北的政治地位就要低得多”。

    随后当国民党第52军、新6军、第13军沿北宁路进犯沈阳时,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纵队全歼13军4个营,迫使国民党暂停了对东北的进攻。

    3月,苏联红军开始从东北有序撤离,国民党军闻讯后随机占领沈阳,新6军占领辽阳、鞍山,国民党王牌部队“新1军”奉杜聿明命令,在第71军配合下开始抢占四平,东北的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苏联红军是在3月13日从四平撤离,此时四平城内仅有3000余地方武装,且与土匪勾结,欺压百姓,战力不强。

    在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指挥下,东北民主联军准备夺取四平。

    3月17日凌晨,银装素裹的四平万籁俱寂。4时,指挥部下令开始攻城。

    七纵二十旅五十九团从四平东南悄然进入市内,在摸进一条街后才被国民党哨兵发现,但驻守天主教堂、红十字会和公安局等要地的国民党守军未作抵抗便仓皇而逃。

    保一旅一团从四平西南进攻,但因为部队缺乏重火力,在面对敌人11个暗火力点的扫射下攻击受阻。

    该团一营一连士兵组成爆破小组,连续炸掉五个暗堡后打开了局面,使得主力突破了国民党军前沿阵地,让部队向市区纵深挺进。

    辽西而分区第十六团从四平北进攻,驻守此处的是土匪头子“天下好”,虽然在前进途中被敌人发现,不得不提前发动进攻,但出乎意料的是这帮土匪毫无战力,而第十六团作为刚刚组建的部队在拂晓前就冲进了市区。

    截至下午14时,保一团攻占四平省政府大楼,敌保安团团长杨友兰被当场击毙,四平接收成功,而攻城的东北民主联军仅伤亡200余人。

    二、保卫

    蒋介石得知中共攻占四平十分恼火,声言没有四平就没有东北。下令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在4月2日前必须攻下四平。

    杜聿明不敢怠慢,开始调遣兵马,在3月18日兵分三路展开扇形攻势,21日东路第52军攻占进犯,同时南路新编第6军攻占辽阳,24日北路新编第1军攻占铁岭。3月25日,毛泽东电告林彪、彭真,要不惜牺牲,打一两个胜仗,有利于将来谈判。

    蒋介石尚嫌不够,又调云南的两个军前往东北,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梁华盛亲自指挥进攻四平。截至4月,东北的国民党军兵力已经到达40余万人。

    但从攻势开始之初,国民党军就不停受到东北民主联军各部的阻击,新1军第30师甚至被打残,只能由第50师接替前进。

    眼看委员长给的占领四平的期限已经过去,而先头部队进展缓慢,国民党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临阵换将,由副司令长官郑国洞接替梁华盛进攻四平。

    4月,东北民主联军在兴隆岭、大洼、金山堡重创了国民党军进攻四平外围的部队,但国民党军进攻势头仍未减弱,至4月17日,新1军所部三个师已经在四平城南、东、西三面落脚,对四平展开弧形攻势。

    国民党新编第1军号称“天下第一军”,在抗战时曾经入缅作战,全军清一色美械装备,尤其是在蒋介石“不拿下四平,不停止战争,不打到长春,不商谈和平”的口号下,更显嚣张。四平城下大战在即。

    4月18日至26日,九天时间,新1军未能前进一步,与此同时东北民主联军先后夺取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三座城市,有力地鼓舞了我四平守军。

    国民党军为尽快攻下四平,又调第60军,93军,新6军开往东北。截至5月,国民党已经调集了十个师集结在四平周围。

    5月15日敌人发动进攻,泰莱山三纵队第八旅第二十二团第四连在敌人炮击下守住阵地三天,工事被毁就跳出工事射击,子弹打光就从烈士和敌人尸体上拿来武器继续打,击退国民党军数次进攻。

    东北民主联军第十九旅五十八团一营在卫塔子山击退国民党军七次冲锋,在营长、教导员全部牺牲的情况下,又在一天内击退敌人十二次冲锋。

    5月19日,死守四平已对我军不利,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东北局决定暂时放弃四平,变阵地战为运动战,化被动为主动,退过松花江与国民党军隔江对峙。

    三、攻坚

    四平保卫战后,东北民主联军的形势并不乐观,甚至出现了新部队哗变的情况,东北解放区也大大被压缩。

    6月6日,迫于舆论压力,国民党宣布停止东北的军事行动,为期十五日。

    东北民主联军利用这一时机重新整编,北满组建了第一、第二、第六三个野战纵队和七个独立师,南满组建了第三、第四两个纵队和三个独立师。

    国民党军也趁机休整扩编,决定先进攻南满,防守北满。而东北民主联军则遵照毛泽东指示,决定只要国民党军进攻南北任意一面,另一面便发动进攻进行牵制,将国民党的南攻北守变成我军的两面夹击。

    从1947年4月开始,我军先后发动了守卫临江和三下江南的作战,随后为配合国内的反攻作战,在5月13日发动夏季攻势,接连攻占国民党军众多城池,使得东北解放区进一步扩大,并打动了南北满的联系,东北民主联军也发展到近五十万人。

    这让号称三到六个月解决“问题”的蒋介石大为震惊,他再也坐不住了,于5月30日飞抵沈阳亲自操盘。

    为了扩大夏季攻势的战果,彻底切断沈阳长春之间的联系,东北民主联军再度决定攻取国民党军据守的四平。

    6月9日,攻城部队开始向四平集结。11日,邓华所部第七纵队独立三师攻克西郊机场,阻断敌人空运。

    从15日开始向市区推进的进攻并不顺利,这主要是因为攻城部队准备工作不足,外围战斗没有安排妥当以及对城内守军攻势强度估计不足。

    直到两周后,攻城部队虽然竭尽全力,但也只进展到共荣大街以南,三马路以西,后再无进展。此时敌人援军已经开至四平附近,攻城部队只能再30日撤离,历时半个月的四平攻坚战宣告结束。

    五十天的夏季攻势共歼敌八万余,收复42座城市,有力地配合了关内解放区的作战。

    四、解放

    1947年夏季攻势结束后,除了部分大城市外,东北大部已被我军收入囊中,并展开了土地革命,极大地调动了解放区人民的革命积极性,当地人民群众纷纷报名参军,组织担架队筹集粮草,为解放四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7年8月,蒋介石派陈诚接替熊式辉担任东北行辕主任,初到东北的陈诚雄心壮志,鼓吹六个月便可恢复东北局势,但很快便被东北民主联军打脸。

    东北民主联军先是再中长、北宁路发动秋季攻势,将国民党军鼓励与长春、吉林、四平、沈阳、营口、锦州等战略要点,共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师、九个团,其余非正规军更是数不胜数,国民党军势力被压缩至仅占东北总面积14%的34座城市之内。

    12月15日,为不给敌喘息之机,东北民主联军又发动了冬季攻势,次年1月全歼敌新5军及其两个师,又在新立屯、辽阳、鞍山、法库歼灭四个师。营口的暂编五十八师宣告起义。吉林守军更是弃城而逃。

    直到1月17日,卫立煌担任东北“剿总”总司令,开始防守东北。

    1948年2月27日,东北人民解放军下达进攻四平的作战命令,各部队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再不到一周之内将四平周围之敌全部肃清,四平已是孤城一座。

    东北人民解放军采用多路突破、向心作战的战术,一纵队、三纵队、七纵队分别担任西南、东南和正北方向的攻击任务,主攻方向的炮兵更是占火炮总数的七成。

    四平守军指挥官彭锷四面求援,但得到回复“自力更生仍属十分之八,援军可靠者十分之二,人心如此耳!”,四平附近的新1军、新6军早就自身难保,只能空投3600包香烟“以资慰劳”,卫立煌也无能为力,只能下令“顽守到底”。

    3月12日清晨,在两天的政治攻势无果的情况下,攻城部队发起对四平的总攻,23小时后,四平最终宣告解放。

    三个月的冬季攻势,共歼敌近十六万人。四平之战后,国民党仅占有沈阳、长春、锦州,且已完全孤立。东北解放也已指日可待!

    #精品长文创作季#

    单字解释: 精 兵 良 将 四 战 四 平 国 共 双 方 集 结 百 万 人 攻 下 一 城 满 盘 全 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