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三国:吕布除掉丁原投靠董卓,背后隐藏了多少秘密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演义》诗词,出自小说第三回,原文是这样的:

    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

    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董卓率部进入洛阳,把持朝政。为了满足个人野心,董卓招集朝臣,公然提出罢黜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董卓话语未落,便遭到荆州刺史丁原的高声驳斥。随后,董卓与丁原率部在洛阳城外爆发战斗,丁原麾下大将吕布威风八面,在阵前大败董卓。

    败退洛阳城后,董卓对吕布的武勇赞叹不已,表露出招揽吕布之意。虎贲中郎将李肃表示,自己与吕布是同乡,素知吕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愿意前往吕布军中进行劝降。李肃请求将董卓喜爱的一匹名为“赤兔”的宝马送给吕布,并表示用此马定能说服吕布归降。董卓大喜,答应了李肃的要求。

    没过多久,李肃便带着赤兔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和一条玉带来到吕布军营进行劝降。结果也不出李肃所料,吕布对赤兔马欣喜不已,最终不仅投靠了董卓,还将故主丁原杀害。这首诗便是当赤兔马出现在吕布面前时,作者对此马的介绍,突出了赤兔马的迅猛、快速和雄姿。诗中的“紫雾”,意为紫气;“掣”,拉、扯;“玉辔”,精美的马缰绳。

    董卓诱降吕布、吕布杀死故主丁原,都是历史的真实。不过,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的这段描述有三处虚构之处。首先,丁原担任的职务并非荆州刺史。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此时担任这一职务的人名叫王睿。那么,当时丁原担任的职务是什么呢?《三国志•吕布传》中有明确的记载:“(丁原)与何进谋诛诸黄门,拜执金吾。”

    其次,小说中提到的吕布与董卓的交战也是虚构的,这个情节的设计目的明确,是为了突出吕布的武勇,为董卓进行诱降做铺垫。

    其三,小说中提到的吕布因赤兔马而背叛的情节也是虚构的。李肃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确为吕布的同乡,但却并未参与劝降吕布。吕布背叛的过程,《三国志》及《后汉书》中均有简单的记载。《三国志•吕布传》载:“卓以布见信于原,诱布令杀原。布斩原首诣卓。”《后汉书•吕布传》的记载与《三国志》非常接近。该传云:“(丁)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这两部史料都用了一个字:“诱”,但究竟是用什么“诱”呢?并无具体说明。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董卓使用的手段并不包括赤兔马,因为这匹赤兔马原本就是吕布所有。《三国志•吕布传》载:“布有良马曰赤兔。”曹瞒传也提到:“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

    对比了小说与历史的不同,自然而然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吕布的背叛与赤兔马毫无关联,那么吕布为什么会杀死故主丁原而去投靠奸贼董卓呢?有人认为是吕布对丁原给自己的待遇不满,也有人认为是吕布见利忘义,一脚踢开了实力弱小的丁原而投靠强大的董卓。那么,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首先说说第一种意见——吕布因待遇过低而背叛一说。这种说法的提出,与《三国志•吕布传》中的一段记载有关。这段记载是这样的:“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协助处理事务的佐吏,是一个文职的官吏。

    有人认为这个职务与吕布的特点不相符,证明丁原对吕布的忽视。这个看法显然不是历史的真实。因为上面引用的《三国志•吕布传》中的这段记载后面还有一句话,明显地说明了丁原对吕布的态度。这句话是:“(丁原对吕布)大见亲待。”这足以说明丁原对吕布的欣赏和重视。主簿是文职,但地位特殊,是主官的心腹,管辖范围广泛,权势颇重,怎么能说是丁原不重视吕布呢?这种看法显然不能成立。

    至于第二个观点,即吕布见利忘义,一脚踢开了实力弱小的丁原而投靠强大的董卓,也是值得商榷的。《九州春秋》载:“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卓兵不可胜数。”

    董卓为何要采用这种特殊方式呢?一句话,势力单薄。仅凭这点兵力不足以稳定局势。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董卓才不得不对丁原的手下吕布进行拉拢,目的自然是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以控制洛阳。从结果来看,吕布杀死丁原投靠董卓后,洛阳的局势迅速得以稳定,董卓此举的效果超乎想象。那么,吕布为何会杀死故主去投靠董卓呢?笔者在《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诸侯》一书中提出过自己的看法,这里不妨摘录如下:“

    此时的董卓从表面上看,有功于社稷,并且得到了部分朝廷官员的拥护……在一个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下,让吕布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真是难为了这个以武力见长而头脑拙劣的吕布,他的想法未必有袁绍、曹操等人那么清晰。更何况连大将军何进的部下都投靠了董卓,部分公卿也支持董卓,在吕布的心中,董卓很可能成为正义的代表,而丁原这个上司也就成为了叛逆,被董卓唆使去杀害丁原,自然变成了义举,属于弃暗投明。

    而从吕布杀丁原投董卓之后张辽等丁原旧将的反应看,显然对吕布的举动也是比较支持的,究其原因,不外乎三个:一是和吕布一样认为董卓属于正义的代表,吕布杀丁原是义举;二是丁原这个旧主的管理水平太差,不能得到大多数部下的拥护和支持。三是形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这三个理由估计连吕布心里都有。总之,不管出于其中的任何一个理由,吕布的行为都属于特别时期的非常之举,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这也许是保护自己的唯一选择了。”不知道这个观点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欢迎留言进行探讨。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三国演义》、《三国,不能戏说的历史•诸侯》

    单字解释: 三 国 吕 布 除 掉 丁 原 投 靠 董 卓 背 后 隐 藏 了 多 少 秘 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