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萧克能“镇上将”,为何粟裕难以“镇大将”?主要是因为一个人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55年全军授衔,十位元帅的次序排列有讲究:榜首的朱老总确实资历地位高出一筹,在他后面的彭总、林总等人,也都具备顺位优势。上将有57人,但排序是按照任职部门、军区划分的,萧克排上将第一位主要是出于巧合,因为他当时是国防部副部长,部门优先级比较高。

    至于“萧克镇上将”的说法,则属于军队和民间的一种美谈,是对萧克军事履历的尊重与褒扬,没有确切的官方依据。不管怎样,“萧克镇上将”一说广为流传,而萧克将军也当得起这句评价。但耐人寻味的是,战功战绩堪称元帅级别的粟裕,虽在十位大将中高居第一,却很少听说有“粟裕镇大将”的说法。为何如此呢?

    一言以蔽之:原因就是镇不住。粟裕大将在建国前的闪光点,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时期,过人的战功直接把粟裕推到了大将第一位,甚至可以“冲”一下元帅。如果不是周总理力荐陈毅作为新四军和三野体系的代表,55年粟裕的军衔可能会更高。但评衔要参考土地革命战争、全面抗战和解放战争三段军事经历,总体来看粟裕并不比其他大将有多少优势。

    尤其绕不开的一个名字,是张云逸。张云逸的革命履历强于其他9位大将,甚至连多位元帅都比不上他。张云逸1909年加入同盟会,是中山先生的老友;他甚至参加过1911年的黄花岗起义和辛亥革命,仅这两项经历就相当惊人,没有任何开国大将能望其项背。张云逸还亲自领导了我党早期的百色起义,跟邓政委是搭档,他们拉起的红七军是我军建军早期的一个重要“山头”。而粟裕早年起步较低,在建军贡献方面不能跟张云逸比,他没有自己独立的山头,粟裕的地位都是后期“打”出来的。

    红军时粟裕的最高职务是第七、第十军团参谋长,而张云逸当过红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抗战中两人都长期在新四军任职,粟裕是师长,张云逸则担任过新四军副军长。所以在这两个主要军事时期,粟裕的军内地位、职务都不能跟老资格的张云逸相比。粟裕唯一占优的履历出现在解放战争中,1948年他曾任华东野战军代理司令员兼代政委,可以算是野战军级首长。这时候张云逸是华东军区副司令员,职级上被粟裕反超。

    即便五十年代当了全军总参谋长,粟裕每次见到张云逸,都要恭恭敬敬地叫一声“老首长”。所以有张云逸在,哪里谈得上“粟裕镇大将”呢?很少会有人这样讲。张云逸大将和粟裕一样,都是谦逊厚道之人,粟裕不爱谈自己的过人军功,张云逸也从不拿自己的履历压人。而除了张云逸外,开国大将中的萧劲光,在战争年代职务也曾显著高于粟裕,他担任过红七军团政治委员。粟裕的大将排名确实是第一位,萧劲光排第六、张云逸只是第七,但若要说“粟裕镇大将”,就显得不够稳妥了。

    单字解释: 萧 克 能 镇 上 将 为 何 粟 裕 难 以 镇 大 将 ? 主 要 是 因 为 一 个 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