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他是四方面军的“4号人物”,地位高于王树声,后来逐渐销声匿迹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红四方面军,在土地革命战争阶段,曾是一支庞大和至关重要的军队,峰值时达到了超过八万人的规模,甚至超过了当时的中央红军。然而,这支部队的权力结构具有一定的独特性。

    首先,在军事层面,徐向前是总指挥,负责战场上的一切,但上面还有一名以张为姓的高级领导,起到决策作用。这样的层次设置是不同于一般的军队架构的,反映了红四方面军特殊的组织特点和历史背景。

    其次,政治委员陈昌浩在部队中享有与徐向前同样高的地位,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影响力。这也突显了红四方面军在决策上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权力架构中,王树声作为副总指挥,并没有成为所谓的“第四号人物”。反而是周纯全,他的军职和党内地位都明显高于王树声。

    周纯全不仅在军队层面担任过更高级的职位,他还在党的组织内具有更高的地位。与王树声相比,周纯全的全面影响力和权威更为显著。因此,从各方面考量,周纯全应被视为红四方面军真正的“第四号人物”。

    这一切都与红四方面军长时间远离中央苏区,因而在组织架构和权力分配上具有其独到之处密切相关。这样的特殊环境和背景,不仅考验了各级领导的智慧和韧性,也为这支部队的未来发展埋下了多样的可能性和挑战。

    1935年对周纯全来说无疑是生涯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得益于张国焘的高度器重,他在这一年异常地提升了自己在红军中的地位。这其中有着诸多错综复杂的政治与权力的交织。

    长征以及湘江战役给中央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其实力大不如红四方面军,这让张国焘嗅到了机会。张国焘自身拥有野心勃勃的权力构想,他意图整合全部的红军力量,在这一背景下,他借助自己的影响力和手腕,谋取了一系列的人事布局。

    周纯全,作为张国焘高度看重的得力干部,自然受益于这一波人事调整。他不仅在红四方面军内部具有极高的权威,还得到了中央的特别提拔。于是,在那次具有标志性的沙窝会议上,张国焘晋升为工农红军总政委,而周纯全也意外地成为了总政治部副主任。

    这一阶段可谓是周纯全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然而,好景不长,后续的历程并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继续上升。虽然他成为了一时之选,但战争的需要和政治的波折让他逐渐淡出了前线,而转向后方教育和组织工作。

    令人感慨的是,面对这样的职业波折,周纯全并没有过多地表露不满或失望,而是以一种无比坦然的态度接受了这一切。这或许也反映出他个性中的一种成熟和包容,也许他早已明白,在复杂多变的军政环境中,人的命运往往不是自己能够单独掌控的。

    周纯全的生涯充满了高潮和低谷,仿佛是一部激荡不平的历史长卷。与张国焘的紧密关系让他一度高居权力顶峰,但张国焘后来的一系列失误和叛变行为让周纯全也身陷困境。更让人遗憾的是,他在一些内部纠纷和矛盾中扮演了非常复杂的角色,这些情况在徐向前夫人程训宣悲剧性去世的事件中得以体现。周纯全因此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内部审查和惩戒,包括降职。

    然而,历史总是善于赋予人们第二次机会。对于周纯全来说,这一机会来自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际,彭德怀看中了他在后勤管理方面的丰富经验和才能。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周纯全被重新启用,担任了志愿军后勤部的政治委员。

    这一职位对于周纯全来说,仿佛是命运给他的一次重新定义的机会。在与洪学智将军的密切合作下,他成功地确保了志愿军的物资供应,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贡献。这一阶段的表现不仅为他赢得了尊重,也让他最终能够挺直脊梁地获得上将军衔。

    周纯全的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复杂和不确定的历史环境中,一个人的命运仍然有可能得到重塑。他虽然曾在军内政治泥潭中受挫,也曾因身陷复杂的权力关系而被边缘化,但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也许这就是历史给予他的最后的救赎。

    周纯全的人生轨迹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尽管在红四方面军中有过高度的权力地位,但由于与张国焘的紧密关系,他也曾陷入了一系列复杂和微妙的政治纠葛中。幸运的是,他在彭德怀的高度信任和支持下得以重拾职业生涯。

    彭德怀与众不同的用人观念给了周纯全第二次机会,让他得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周纯全并非出自红一方面军,也并没有和彭德怀有太多的个人交集,但彭德怀从不计较这些。他看重的是能力和贡献,这让周纯全深感窝心,也是他在后来的岁月里能够得到更高认可的关键。

    1955年,全军进行授衔时,彭德怀原计划将周纯全纳入“十五大将”的行列,这在当时看起来似乎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最终的名额只有十个,周纯全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荣誉。相比之下,王树声被评为大将,这也让人对两人在红四方面军中的微妙地位有了更多的思考。

    周纯全在1985年7月病逝于北京,结束了他多姿多彩但也充满波折的一生。尽管历史给了他许多曲折和艰难,但在最终的评价中,他的贡献和成就得以明确,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周纯全的生涯仿佛是一个完美的教材,告诉我们即使在复杂和不确定的政治环境中,人的命运还是有可能得到转机和重塑。他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再到重新崭露头角的全过程,最终留给人们的是一种深刻的复杂感,也许这正是历史给他的最终注解。

    单字解释: 他 是 四 方 面 军 的 号 人 物 地 位 高 于 王 树 声 后 来 逐 渐 销 声 匿 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