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中国外科的“四把刀”,却被迫去扫厕所,扫着扫着突然通知上飞机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作为满清朝臣,左宗棠也是生不逢时了。我们知道清朝闭关锁国,上位者恪守旧习不知革新,科举制度依然是选拔能者贤才的主要方式,左宗棠自然也有入仕的想法,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在仕途上屡屡受挫。

    左宗棠的能力现今看来是有目共睹的,但古时不得重用的例子太多了,这里小编便不再谈左宗棠了,一起看看左宗棠后代吧。

    左宗棠一生总共有4个儿子,在古代,我们眼里的未成年都能有好几房妾室妃子,孩子都不一定有几个。而左宗棠呢?有房有车有才,在现在看来简直是钻石王老五了,但出人意料的是左宗棠直到三十五岁才有第一个儿子。似乎是为了补偿,左宗棠四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儿子,当真是可喜可贺啊,四个儿子分别是孝威、孝宽、孝勋、孝同。

    但满清当时灾祸良多,左宗棠在家里没待多久便要出门办事了,与家人可以说是聚少离多,但他从未减少对孩子们的教导,在外总要抽出时间写家书。

    那时无论是谁都会称赞左宗棠的家人孩子,虽家大业大,家有为官者,但不见一丝一毫骄傲自满之色,即使是个三岁孩童,见客也彬彬有礼。

    除了四子左孝同在满清军里做的官职较大外,基本已经有了不入仕的苗头。但即使是左孝同也在甲午战争后离开了军队,左宗棠的看法也不便多说。左宗棠一生为国鞠躬尽瘁,但奈何满清实在是穷弩之末,再没有可以挽救的可能,想想也是,身居万人之上的高位,谁会想让出这偌大的江山。

    这之后,左宗棠的后人却没多少做官的,到底是人各有志,左宗棠看来也没怎么强制后人做官。他的孙子左念恒在满清时期做过余杭太守,但到了左宗棠开始的第4代,便数学者与医生居多了,具体原因不清楚,或许是祖上有训,或许是时局所逼,也可能是个人意愿,但总归是靠着自己的本事。

    左宗棠的曾孙左景鉴是著名外科专家,主席早年在湖南搞农民运动的时候,左景鉴也搞过农运。上世纪50年代,他奉命入渝筹建重庆医学院,在上世纪60年代与黄家驷、裘法祖、吴阶平并称为中国外科的“四把刀”。据左宗棠曾孙女婿梁赐龙回忆,“动乱”时,左景鉴被打成牛鬼蛇神,被迫去打扫厕所。有好几次,他扫着扫着,来人通知让他赶快换衣服,北京的首长要做手术,“飞机在那里等着”。

    身为左景鉴之子的左焕琮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他是一位前途无限的外科专家,九四年,左焕琮亲自为来北京求医的章孝慈做手术,可见其威望之大。左景鉴的大女儿左焕琛在医学界同样是一方专家,她是影像医学及心血管病专家,身兼数职。左景权这位旅法华裔汉学家,成就主要表现在敦煌学。

    左景伊是左宗棠的曾孙,但左景伊却没有靠着左宗棠的余荫吃饭,他既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这些可都不是空名,要知道化工可是一门技术活,其中一些危险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而且还需要太多的实践。

    左景伊就是在各种实践与探索中开创了腐蚀与防护学,并成为腐蚀与防护学里不得不说的奠基者。他发明的的左氏定律,从当时到现在一直是化工防腐处理严格遵守的重要定律。

    当然了,名人后代总免不了回忆一番家族有名望者,左景伊也不例外,他写过一篇文章,内容便是王将军对左宗棠的评价,加上自己的意思,再表达一下对左宗棠、王将军的敬仰之情,一本书,一篇文章也就成了。之后1983年8月,王将军邀请左景伊到家里,前前后后竟然谈了三个小时。最后大概也是“物归原主”吧,王将军将《左宗棠年谱》送于左景伊。

    历史上,不少昏庸无能的君主委曲求全,朝堂两派分立,一要主和一要主战,主和的结果往往是领土一割再割、金银财宝一赔再赔,到最后开打也胜算无几。左宗棠在满清遭受外敌时便一再主战,然效果同样不明显,期间立排众议,毅然率部西征,在收复新疆后才让人看到希望。

    王将军也多次强调,左宗棠所作所为是符合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爱国的表现,左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人发扬的。

    相信不仅是王将军,所有爱国之人都会有此想法吧。

    单字解释: 中 国 外 科 的 四 把 刀 却 被 迫 去 扫 厕 所 扫 着 扫 着 突 然 通 知 上 飞 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