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作为铁道游击队创始人的战斗英雄,却在抗战胜利后投敌,这是为何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抗日战争中,“铁道游击队”靠着独特的作战方式,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支英雄队伍。

    作为铁道游击队创始人之一的徐广田,他在战斗中多次率领成员与日军对抗,胜利后更是被评为了甲级战斗英雄。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战斗英雄,他躲过了日军的炮火,却在胜利后投敌。

    为何徐广田会从战斗英雄变成叛徒,投敌之后他又是什么下场?

    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对我国领土虎视眈眈的日本帝国主义,再也按捺不住狼子野心,开始对我国领土实施侵略计划。

    日军的铁蹄踏入了我国的领土,对无辜的百姓烧杀抢掠,毫无人性可言。

    面对着外敌入侵,我党一直主张停止内战,一同抗日。

    但蒋介石却固执实行“攘外必先安内”,誓要与我党斗争到底。

    这一决策寒了不少爱国人士的心,日军都要打到家门口了,而我们还要自己人打自己人,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直到西安事变后,在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兵谏下,蒋介石才开始与我党合作共同抗日。

    但这两位为了国家而极力谏言的爱国将领,却遭到了蒋介石的报复。

    一个在解放前夕被残忍杀害,一个被囚禁长达半世纪之久,再见天日时,已经是耄耋之年。

    蒋介石睚眦必报的性格,注定了国民政府的灭亡。

    但任有不少人为了丰厚的待遇选择加入其中,而徐广田就是其中一员。

    徐广田生在贫农家庭,在那个混乱的时代里,一家靠着辛苦耕田生存。

    虽然一年忙到头只够温饱,但朴实的人民们也感到很知足。

    随着日本侵略的步伐来临,贫民们唯一渴求的安稳生活也不复存在,多少人被迫流亡,甚至死于日军的暴行之下。

    1938年,日军侵略的步伐来到了山东枣庄,后期他们大肆攻占鲁南地区,当地人们生活可谓是民不聊生。

    徐广田虽然没有机会上学接受教育,但也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正好当地有一支国民党的队伍在招兵,他当即便辞别了家人,加入到了国民党的队伍中去。

    在成为一名国民党的士兵后,他一直在期待着上阵杀日寇,保家卫国。

    但很快他就发现,国民党虽然表面上达成了共同抗日,内部却都十分消极。

    军官不作为,手底下的士兵更是有样学样,外面炮火连天他们却终日享乐。

    贫农出身的徐广田怎看得惯这样的作风,外面还有无数人民水深火热,面临朝不保夕的境地!

    他开始脱离队伍,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对抗日军,他开始注意到日军负责运动物资的火车。

    因为从小在铁路边长大,经常会和伙伴们玩扒火车的游戏,身体强健的他三两下就能翻上行使的车厢。

    一开始徐广田只是从这些火车上,扒拉生活物资,改善附近村民们的生活。

    后来他认识了两位爱国青年,王志胜、洪振海,经过沟通发现他们都有共同抗日的志向。

    其实王志胜、洪振海正是受了抗日义勇总队队长的派遣,在鲁南地区收集搜集情报发展组织,吸纳更多的战士加入到抗日行列中去。

    徐广田在认识他们后,好像终于找到了组织,他当即就加入到几人的队伍中去。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们手头只有些锄头等农家用具,显然是无法对抗日军。

    此时,徐广田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在火车上扒物资的时候,偶然看到过里面有步枪等武器。

    要是能将这些武器拿到手,那他们这支抗日小队,也就有了战斗的资本了。

    徐广田和王志胜、洪振海商议过后,便制定了抢夺武器的计划。

    铁道游击队对抗日军

    1938年10月的某天,一辆从枣庄开往临城的列车在深夜里行使着。

    徐广田带领着同伴早早守在铁路边,他们紧盯着即将行至眼前的列车,趁着夜色前赴后继翻上了车厢中。

    根据王志胜等人的情报,这辆列车上有不少物资,还有他们目前最为需要的枪械。

    他们为了这次计划筹谋已久,几人从车厢里获取两挺机枪、十二支步枪、两箱子弹,同时还有不少不料粮食。

    徐广田等人看着眼前的物资、枪械,几个糙汉子在黑夜中爽朗大笑。

    之后在洪振海的带领下,他们成立了鲁南铁道队,越来越多的爱国青年加入其中。

    他们这支队伍主要任务就是在铁道附近活动,搞破坏抢夺敌人物资,同时充足我军的军需用品。

    徐广田和王志胜洪振海等人,作为游击队的创始人,一直在发展壮大队伍。

    他们从一开始的几人到几十人,后来这个游击队的人员甚至达到了二三百人。

    随着队伍的壮大,他们几个创始人也在队伍中担任着重要的职位,分别带领成员开展着战斗。

    徐广田因为擅长扒火车,每次都冲在战斗第一线。

    虽然彼时已经是队伍中的领导者,但他每次都会第一个冲上火车,用快准狠的枪法快速地解决看守日本士兵。

    之后便开始紧锣密鼓地搬卸货物,同时还要防止其他车厢的日军的进攻,这过程中的艰难险阻可想而知。

    等到行动结束后,他都会是选择断后让成员们先离开。

    有次为了掩护一位游击队成员离开,他还中了一枪,但他仍然咬紧牙关与鬼子殊死搏斗,只为保障物资顺利转移。

    1940年8月的某天,徐广田跟随洪振海、王志胜等人分成了五个小组,开始朝着“正泰国际洋行”靠近。

    这正泰国际洋行是日军占领枣庄后设立的一家商行,他们表面上是经营五金、布匹等日用百货。

    但实际上是日本侵略军以退役军官为掩护而暗设的情报点,里面都是秘密从事间谍活动的人员。

    铁道游击队这次的任务,就是捣毁这个日军的根据地,破坏日军的情报网。

    为了能万无一失,他们等到深夜时候才出动,但这洋行周边都被高墙包围,且在墙顶缠上了电网,无法实施翻墙之举。

    徐广田提出了挖墙,这一方法对于大多都是农民出身的成员很适用。

    一部分人负责在周边放哨,而徐广田等人则竭尽全力用趁手工具挖墙,等到半夜四点时这墙终于被挖通了。

    徐广田、王志胜带人冲进了洋行内,此时的洋行内的日军都正是人困马乏之际。

    随着众人的进入,寂静的洋行响起了激烈的枪声,空气中更是硝烟弥漫。

    十分钟后,这个洋行里的十几名谍报人员都被游击队剿灭,洋行的覆灭也对日军的情报网也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徐广田自从加入铁道游击队后,带领成员们在铁路上与日军们作战。

    他们杀汉奸、炸毁津浦铁路韩庄段,致使日本运兵列车脱轨,炸毁日军运输必经的桥梁。

    他们将一切能给日军添堵,破坏日军的行动当成了首要的目的。

    在这些危险的行动中也有不少成员不幸离世,队伍的领导者洪振海也在一次行动中壮烈牺牲。

    虽然洪振海牺牲,但他在鲁南地区的人民心中是永远的英雄。

    1943年,我党的军队彻底扭转了在国内各大战场上的局势,抗日战争也即将走到了尾声。

    山东省军区为了鼓舞军心召开了战斗英雄模范大会,在这场大会上,徐广田被评为了“甲级战斗英雄”。

    但也是在这场大会后,徐广田的内心发生了转变

    他在大会上获得了战斗英雄的名号后,走到哪里都被人们称为大英雄。

    在这种夸赞声里,他曾经朴实无华的心也逐渐生出虚荣来,开始沉浸在这种荣誉和掌声中。

    战斗英雄为何叛变

    1945年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铁道游击队也开始奉命来到了滕州市进行整编。

    这支队伍完成了抗日的使命,大部分成员在整编后归鲁南铁路工委领导。

    大队长刘金山调任鲁南铁路局副局长,副大队长王志胜调任鲁南铁路局办公室主任,而徐广田则被分配为长枪中队的连长。

    徐广田在得知此种结果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自认参加铁道游击队以来倾尽全力。

    他的功劳比不比其他两个人少,可为何在分配职位时却这么不公平,人家能当局长,而他却只是连长。

    其实组织上也是用心良苦,因为此前徐广田实战经验较多,才会让其继续带队,等到历练过后组织另有安排。

    但显然徐广田不能体会到组织的用心良苦,他习惯了掌声和荣耀,对这种分配虽然表面欣然接受,内心始终愤愤不平。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再次将矛头调转到我党身上。

    从前国民党迫于形势才选择和我党合作,现在抗争胜利后,虽表面与我党谈判,但私底下却一直在筹划谋算。

    国民党一面派大量特务潜入解放区,一面开始渗透我党的各种内部,希望能收为己用。

    绝大部分我党人员坚定地跟随共产主义,对国民党的重金相诱嗤之以鼻。

    但其中也不乏意志力薄弱者,遭到了敌人的侵蚀背叛了组织,曾经的战斗英雄徐广田也行差踏错,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因为徐广田曾经参加过国民党的队伍,他也成为了敌军们主要的渗透目标,他们派出和徐广田相熟的人员前来游说。

    这位说客在多方安排下见到了徐广田,当时他是和徐广田一同加入国民党军队中的,现如今不仅身居高位,且衣食住行都极为奢靡。

    看到昔日同伴今日的风光,徐广田内心不仅生起了惆怅,同样是打鬼子,怎的差别待遇这么大?

    等到一段时间的接触渗透后,徐广田的内心早已动摇。

    他开始找到领导请辞,希望能够回到老家陪伴家人,领导在多次挽留无果后也只得作罢。

    那时一位名叫刘知侠的作家,为了宣扬英雄事迹,在着手写一本《铁道游击队》的小说。

    他曾多次采访徐广田,还将他的事迹都记录下来,准备写到小说中去。

    但就在构思完成即将下笔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曾经的铁道游击队战斗英雄叛变加入到国军阵营了。

    刘知侠很是惊讶,在之前的接触中他徐广田给他的印象一直是正面、光辉、勇猛的。

    曾经的战斗英雄现在却作出如此举动,可见人性实在是复杂。

    身边人看到出了这样的事,都劝刘知侠放弃写《铁道游击队》这本小说,但他却坚持完成了。

    虽然徐广田叛变了,但其他战斗英雄的事迹并不能抹去。

    他将多位英雄的事迹结合到一起,再进行艺术创作,发表了这本小说。

    后来这本小说更是被搬上了电视荧幕,让铁道游击队的故事广为人知,其中大队长刘洪的原型则是洪振海和刘金山两位英雄的结合。

    徐广田当年一时冲动加入到国军阵营后,很快内心就生出了悔意,没有几个月后他就离开了国军队伍。

    等到解放战争结束后,他因为曾经的叛变也成为了阶下囚。

    但我党组织一直是非分明,考虑他从前抗日有功,后来也及时醒悟并未作出有害组织的事,功过相抵之下,判处了他两年有期徒刑。

    徐广田在出狱后也成为了人民唾弃的对象,他回到了家乡低调度日。

    在六十年代时因长期郁结于心,病痛缠身而离世。

    曾经徐广田艰苦奋战,成为了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但最后他却被浮华蒙蔽了内心,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叛徒。

    他的抗日成就不可否认,但可惜他在人生的重大选择上行差踏错,再难回头。

    他的故事也警醒了世人,不论怎样都要将国家放在第一位,万不可作出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单字解释: 作 为 铁 道 游 击 队 创 始 人 的 战 斗 英 雄 却 在 抗 战 胜 利 后 投 敌 这 是 为 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