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百年前真实“北洋水师”再现甲午海战败因,被西方人误导了一百年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甲午战争之前,不管是世界舆论还是中国舆论,普遍认为中国能够打赢,因为旁观者看的都是一些比较客观的指标,比较双方各有多少战舰,吨位、门、炮、军队GDP等等,这些方面日本当然不行了,所有的主要指标中国都要超过日本。外国人当时完全没有料到各方面实力都很弱,而且很穷的日本敢在那个时候挑战中国,一个比他大得多的国家,中国当时普遍也洋溢着乐观的情绪,士大夫的舆论也都超级乐观,上海的报纸都开打了报道还是一边倒,想当然的报道中国大捷,结果一打一败涂地。

    海军的表现虽然说也不好,但是还差强人意,毕竟打了一场恶战,将士们还很英勇,没有打沉日本一艘军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人运气不好,炮弹质量也比较差,都是天津机器局生产的,如果该炸的炮弹都炸了的话,日本至少得沉一艘军舰。刘公岛保卫战,海军也是相当的英勇,实际上已经占到了最后时刻了,只是陆军的太差,要论武器,中国军队其实比日本还强,我们的步枪都是德国和美国生产的,比日本国产的村田枪要好,火炮的数量也比日本多。另外我们还有日本没有的机关炮,但是由于战术素养太差,基本上是打一仗败一仗,日本人想到哪就能到哪。旅顺要塞有那么多大炮,人家一天就给攻下来了,巨型的克虏伯大炮根本没有沾到敌人的肉,就成了人家的猎物了。淮军不行,换上湘军更不行,中国军队就知道是拼命的放枪,但是敌人在哪上没上来,他们是不管的。

    我们的后勤供应也很成问题,没有支援体系,没有伤兵救助,很多现代武器根本没有发到部队,就被日本给缴获了。而日本军队此时已经接近一个现代军队了,西方军队有的他们几乎都有了。后来中日谈判,本来中国是不想派李鸿章去的,但是日本人要求必须李鸿章来,否则就拒绝谈判,而且威胁会继续增兵,并且向北京进发。为什么日本人指名要跟李鸿章谈判,一方面只有李鸿章才能谈明白,另一方面也有羞辱他的意思。你不是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吗?这场仗不是你主持的吗?所以我们就要你来,李鸿章去了以后,真的是没有什么本钱跟人家谈,日本人直接把草拟好的条约递给他,让他签,不签日本兵就要进攻北京了。李鸿章只有讲说中日之间还是要友好,还是要合作是吧?毕竟都是东方国家同文同种共同面对西方威胁,但是讲了半天,这些话一点用也没有,正在僵持阶段,突然来了个日本浪人,朝李鸿章脸上打了一枪,当时日本国内是有一股激进势力的,认为日本应该趁这个机遇把中国给灭了,谈什么谈呢?

    当然这只是激进派的观点,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因为西方列强也不可能容忍日本把中国给灭了,日本当时也没有这个实力能把中国一口给吞下,后来历史也证实了这一点。你想想,如果日本把中国灭了,日本的版图将会多大,会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比整个欧洲还要大。到时候西方国家在亚洲将会面临非常厉害的对手,西方人不会允许日本吞并中国,这是日本希望消灭中国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其实西方列强对中日关系的态度都是如此的,日本一旦把中国吞并掉,那么日本就会变成一个巨无霸,成为世界第一号强国了。就日本自身而言,他的理想的确是想把中国灭了,他的第一步就是先把国家的重心移到了满洲,当时日本就是计划整个移民过去的,然后一步步的把满洲吞并掉,这的确是日本既有的设想。

    无论田中奏折是真是假,日本的这种意图都是十分明显的,岛国居民对于自己的生存环境也从来都是很不满的,就算到今天日本人的危机意识也是很强的,想到大陆上去也是他们持久的愿望,当然一直没有真正实现。上面说到日本国内的激进分子朝李鸿章开了一枪,这件事就导致世界舆论是一片哗然。西方各国都指责日本人太过野蛮,当时世界舆论也是明显要压制日本的,像日本这样的国家正在努力地脱亚入欧,追求西方文明,他最害怕别人说他野蛮了,尽管日本当时的确是野蛮,但是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进行这种评价,因为他还在学习西方文明,而且觉得自己快要步入文明国家的行列了,这样的批评他不能不认真去对待,因此才对中国做出了一点点的让步,把赔款的数额降下来一点。

    不过我们从后来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可以看出,日本一是要中国割让辽东,一是要割让台湾,第三是2亿两白银的赔款。你们想想,日本吃掉中国这两块领土的态度是什么?就像是一条毒蛇张开了嘴,中国的这两块地方变成日本的上颚和下颚,而日本本土就成了毒蛇的蛇身,可见日本吞并中国的野心。当然最后日本没有赞成辽东三国干涉,还辽遏制了他的野心,让中国多付了3,000万两的赎辽费,但是赔款和割让台湾毕竟实现了它最初目的的一部分。

    从此日本也像西方殖民国家一样,获得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台湾,而且获得了促进发展的大量的资金,当时2.3亿两白银的确是一个天文数字,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才七八千万两,所以这个数字对于日本来说是一笔巨额资金,日本就这样捞取了第一笔原始积累的资金,对于中国人来说局势已经是很明朗了,原来一直喊狼来了,狼来了,但是狼来了之后似乎并没有怎么样,英国人来了,法国人来了,中国人是依然故,他们只是想通商,并不是想把中国吞掉,所以当时中国人的危机感不是很强烈,但是日本人的逻辑跟西方不一样,它是后发国家要崛起,那必须以中国和朝鲜为垫脚石,他走的是一种帝国主义的道路,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冒险发展的路才能后发先至,迎头赶上。

    上面说过的士大夫不觉醒跟这个很有关系,但是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台湾被割让中国人开始受到了强烈的刺激,一方面觉得很丢人,我们改革了半天的军队几乎是不堪一击。我们花巨资建立起来的北洋海军,最后被日本人是集体俘虏,剩下的军舰也成了日本海军的一部分。我们那些优秀的战将们死的死,逃的逃,自杀的自杀,剩余的海军官兵被装进了一艘卸掉了舰炮的训练舰,从刘公岛运到了威海,上岸之后又被解散了,淮军又是打一仗败一仗,有的人说他们是从鸭绿江开始败的,也有人说他们是从大同江就开始拜了,一直拜过了鸭绿江。我们现在去看甲午战争史,找不到什么有关中国军队的正经的战绩,战报可能都写着毙敌无数,杀敌无数,都是没有数的,到底灭敌多少也不知道,反正是没有真正的统计,实际上很可能就是自己人被人家杀了无数,从朝鲜败退回东北,真的是没有什么可以称道之处。

    后来有人做过统计,在整场的战争当中,清朝军队还不及留在台湾的这帮土匪们,就是黑旗军、刘永福这批人打得好,这确实是很丢人的事。另一方面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中国人能够感觉到的问题是什么?近邻日本学西方学得比较好,人家摆明了想吃你蛇已经张开了大口了,态势大家是看得都很清楚了。而正是由于看到了中国在甲午战争当中的惨败,西方列强才真正动了瓜分中国的念头。以前他们可能并不想瓜分中国,因为这样成本比较高,这次战争之后,他们发现中国人原来这么不经打,如果还任由日本去吞并,中国,自己不但分不到一杯羹,而且后果会很麻烦。所以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那是真的危机来临,列强们真的动了瓜分中国的念头,因为瓜分以后就可以防止日本做大了,西方人的确是非常害怕东方会崛起一个大日本的而对中国来说,不管怎样后果都是亡国,这种危机从甲午以后就非常明显了。

    虽然说士大夫,尤其是公车上书的这帮人很激昂,都想怎么样?实际上真的是迁都接着打,他们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握,全国而言也没有人有把握说我们和外国打下去会怎么样,后来的人讲该全民动员了,唤起民族意识了,但在当时根本做不到,因为老百姓都没有警觉,更没有觉悟。日本进入中国领土之后,只要日本兵表现得还好,当地的普通老百姓大多是不会反抗的。当然了不能说老百姓不爱国,因为他们当时还没有国家意识,即使有了国家意识,朝廷对他们又不好,他们凭什么对日本人同仇敌忾呢?现实非常严酷,跟此前的外敌入侵一样,只要日本人不烧杀抢掠,民间一般不会出现强烈的反抗意识。纵观全局,士大夫能够想到的唯一应对之策,那就是赶紧变法。

    #头条创作挑战赛#

    单字解释: 百 年 前 真 实 北 洋 水 师 再 现 甲 午 海 战 败 因 被 西 方 人 误 导 了 一 百 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