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郑位三:曾是新四军政委,55年授衔名单却没有其名,主席亲自特批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郑位三:曾是新四军政委,55年授衔名单却没有其名,主席亲自特批

    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涌现很多为了国家建设奋不顾身的前辈,可并非所有人都有被授予军衔的机会,不是说贡献不够大,而是他们提前转入地方工作,进而没能列席其中。

    虽然说没有军衔,可他们的功劳却不会因此消失,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一点,而郑位三毫无疑问就属于做出过巨大贡献却没有被授予军衔的群体。

    对于这样的革命战士,中央自然不会忘记他的贡献。1955年授衔仪式名单出来后,主席亲自过问这件事,并且给郑位三做了特别标注:享有元帅待遇。

    那么,郑位三究竟做了怎样的工作,获得了什么样的成就,才让中央对他如此重视,甚至做出了特别标注呢?现在,我们从郑位三的革命之旅开始讲起。

    革命先行军

    1902年,郑位三出生在湖北的黄安,他的家境不错,没有因为吃穿住行担忧过,但是他也没有因此养成什么嚣张跋扈的性格,而是十分努力的想要让家庭变得更加出色。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他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因为闲来不需要做什么事情,他就时常待在家里的书房,而喜欢阅读的爱好让他在学业上有了惊人的进展。

    1918年,16岁的郑位三考入湖北甲种工业,也正是因为位列第三,所以改成了现在的名字。而我们都知道,思想浪潮翻涌时,最先出现的地点就是知识分子聚集点。

    学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首要地点,向来作为影响人一生的关键存在,郑位三也是如此。通过学校的思想教育,他认识到了世界的广阔,明白自己将视线放在个人收益上非常狭隘。

    于是,郑位三在思考过后,就开始把个人愿望放大到民众意愿的高度,他不断寻找真正能够拯救民众的思想,并且为之努力学习知识,希望未来能够派上用场。

    很快,郑位三就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自身想法引证后,他发现马克思理论能够解答心中的诸多疑惑,所以立刻就转入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拥护者。

    1919年,恰逢五四运动的开展,郑位三投入革命浪潮,由于自身声望较高,所以成为了当时的学生领导者,带领大家反抗帝国主义的压迫。随后,在1925年正式加入了共产党。

    而党内给郑位三安排的工作是宣传动员,接到命令后的他回到家乡进行相关工作,做出的成果非常出色,为组织后期起义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不过,因为当时情况的复杂性,革命战略出现了错误,导致了革命行动的失败,共产党整体状态遭到很大的打击,郑位三也因此陷入险境。

    在遇到如此巨大的挑战后,郑位三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定的号召大家继续反抗,他在短期内就号召了鄂东地区的人民加入抗争队伍,创建了革命根据地。

    而且,他安排了众多党员分散到各个乡村,进行对民众的安抚,让干部回到乡村是保障他们的安全。

    再加上干部来到乡村,实际上也是起到了镇定人心的作用。形势稍微稳定,他们所在的黄安县也开始重建委员会。

    1927年后,党的“八七会议”决定了新方向。

    跟随中央战略的郑位三在接到命令后,再次投身革命运动,领导了黄麻起义,这次的革命行动因为有了正确引领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将黄安县的豪绅打了出去。

    这次行动也激励了不少情况类似的县城,打开了革命的新局面,郑位三也因此在革命队伍中有了很高的声望,而他的革命历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革命历程中的挑战

    随着鄂东地区根据地规模逐渐扩大,国民难以忽视其产生的威胁,于是对该地区进行了围剿。在1932年,国民党军队进入鄂东地区展开搜捕和袭击行动。

    而当时,红军的主力部队做出明智抉择,那就是避开和敌军的正面冲突,选择长征战略,这也是红军指挥历史上的亮点所在,郑位三在这次行动中的表现同样亮眼。

    由于大部队撤离需要小部分的战士进行掩护,郑位三主动请缨担任部队的游击司令,继续领导当地军民展开斗争,他从来没有忘记和民众站在一起的誓言,一直和民众保持了良好关系。

    作为围剿对象,留下的部队战士往往要面对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敌人,所以处境非常危险,一旦被发现,就有可能失去生命。所以为了安全着想,大家甚至连吃饭都找不到地方。

    虽然郑位三在部队的职位很高,但他直接拒绝了战士们希望保障他一个人吃饱的打算,他自己来到战士们吃饭的地方,跟普通战士一块啃树皮睡草地。

    这件事发生后,整个部队的凝聚力大幅度上升,大家在内心也认可了这个临时指挥员。为了让大家从面对倍数敌人的紧张感中冷静下来,面对围剿他还能给大家讲述英雄故事。

    对于郑位三来说,这些曾在学校图书馆和家中书房读到的文章,记忆十分深刻,这也是指引他踏上革命之路的引路人,正因为如此,郑位三的真情实感才让人更加触动。

    可令人悲痛的是,郑位三在战场行动中,突然得知父亲病逝,母亲也随之而去。即便处于悲伤之中,但因为自身的职责又让他撑住了身子。

    当时不少战士都担忧郑位三会不会因此出现什么问题,结果在沉默一段时间后,郑位三就将心中的悲痛强行压下,接着投身到面前的军事行动当中。

    此次反围剿行动,鄂东北地区扩大到了5000人的规模,成为了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组织上因此对郑位三更加重视,对他寄予厚望,之后就到了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爆发后,郑位三接受命令,将目标转变成抵御外国侵略者,并在1938年正式开展抗日战争行动。仅仅一年的时间,郑位三新组建的游击大队就扩展了1800人的规模。

    而且,对待日本侵略者,郑位三以游击战为主,这1800人在熟悉地形的情况下,发挥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单纯的大军数量,在他的领导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也被建立了起来。

    1939年后,郑位三凭借出色的战功,担任了新四军的第四支队政委。而皖南事变后,一位优秀将领提出申请,组织就将郑位三派遣了过去。

    功成身退,令人敬重

    长时间的战地突围加上长途奔袭,早就让凡事必身先士卒的郑位三承受不住,所以被派遣到新部队后,郑位三的身体就一直不太好。1946年,国民党悍然撕毁协定,展开进攻。

    这时,中央下的命令是立即突围,不过对于郑位三,他们十分担忧,认为以郑位三的身体状况无法参加突围行动,不然很有可能遭遇危险,但面对让他提前撤离的命令,他却拒绝了。

    郑位三之所以过来配合,不是为了提前撤军的,他坚决要留下来执行任务。大家都劝不动他,最后只得让郑位三参加行军任务。这次任务历经了几十天,强度很大。

    如果郑位三身体没问题自然还好,可现在的情况并不是他刚参与革命的时候,所以在到达目的地的一瞬间,他就栽倒了下去。痊愈后,也因为身体原因没办法参加剧烈活动。

    回顾以往,郑位三每次出现都是在革命的最前列,长期的缺医少药早就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可他却一直支撑着,希望能够看到国家发展到更加繁荣。

    因为无法参与后期的解放战争,所以官方评定上,郑位三是没有任何官职的。1955年后,授衔仪式上自然也就忽略了郑位三的名字,可他的功绩却让所有人记忆深刻。

    早年离开部队,远离一线的郑位三,曾经却是冲锋在最前面的革命先烈,主席认为不能忽视老革命干部的贡献,于是专门添了一笔,将郑位三写了上去,给了他等同元帅的待遇。

    郑位三得知此事后,心里十分感动。后来,他将这笔钱攒了下去,捐助了中国发展早期的各种行业,甚至有的时候,他只留足够吃饭的钱,其他全部捐献。

    如此高尚的行为,实在让人尊敬,这位老一辈革命家,心里充满对于国家建设的希望,并且十分谦虚,认为自己在革命后期缺失了贡献,对待遇受之有愧。

    1975年,郑位三离世,享年73岁。中央亲自组织了这场追悼会,不少革命老兵齐聚在一起,对老人的历史表示缅怀,而我们身为新时代的继承者,应该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

    我国的革命历程已然走过百年时光,它并没有因为时光产生任何磨损,革命先烈们的意志像是薪柴燃起新的精神之火,我们自然也应该保有这份明亮接着前进到更远的地方。

    参考资料:

    1.他当过新四军师政委,55年没军衔没职务,享受的待遇却比大将还高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18207620259430945/

    2.郑位三:一个无官职和军衔的人,为何会被毛主席特批享副国级待遇?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3182328

    3.郑位三:鄂豫皖根据地主要创始人之一

    https://news.whut.edu.cn/zhxw/202104/t20210414_840969.shtml

    单字解释: 郑 位 三 曾 是 新 四 军 政 委 年 授 衔 名 单 却 没 有 其 名 主 席 亲 自 特 批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