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5位开国元帅曾是他的下属,晚年坦言:若跟对人,我就是元帅之首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80年3月10日,一代民国奇人张发奎去世。对于这个人,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因为我们更多的关注的是汪精卫和蒋介石之流,再不济也是张少帅之类,毕竟他们才是真正影响历史的大人物。

    但事实上,张发奎虽然在民国的政坛影响力不如蒋介石等人,但对我党的影响却远远大过国民党诸人。

    正如他死后,叶剑英向他的家属发了唁电,称他为“向华将军”,向他表达了极高的敬意。而且,此人在年老的时候放下豪言:如果当年我没有跟错人,那么我可以坐朱德的那个位置(元帅之首)。

    应该说,这般言论在国民党内很少有人敢说,无论是蒋介石还是汪精卫,亦或者是“土城战神”郭勋祺。那么张发奎又是何方神圣呢?他的这番话有没有道理呢?

    首先粗略的回顾一下张发奎的人生,张发奎,字向华,出生于1896年的广东始兴县。

    作为后来叱咤风云的人物,他的早年也并不平坦,据说14岁时被人污蔑害死土豪之子,因此被迫逃往广州当佣工。后来1912年考入黄埔陆军小学堂,经邓铿介绍又加入了同盟会。

    从那一刻开始,张发奎的人生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他开始成为革命大军的一员,而且在浩浩荡荡的革命浪潮中成为拔尖者。

    1916年,他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战斗,1917年参加了邓铿的援闽粤军,因战被提拔为督战队长。1920年11月,粤军组建了第1师,张发奎再次被提拔为少校副官,1922年又被提拔为广州北伐大本营警卫团第三营营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孙中山遭遇了陈炯明之变,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张发奎拒绝了自己陆军小学校长的招降,并且写下血书:生投笔从戎,束发受书,师恩难忘,但忠臣不事二主, 烈女不嫁二夫,言犹在耳,岂能忘心,恕难从命!

    之后带着部队跑入山中打游击战,坚决不和叛贼妥协......

    1922年,张发奎被调入李济深的第1师,后来张发奎担任第1师独立团团长。紧接着,张发奎跟着孙中山发动了第1次东征,因为作战有功,他成为了新改编的第四军独立旅旅长,随后又参加了第2次东征,又一次表现突出,再一次被提拔为第12师师长。

    1926年,张发奎率部对北伐,与吴佩孚作战。面对昔日的军阀之王,张发奎作战勇猛,一路势如破竹,逼得平浏镇守使陆澐开枪自杀。

    在率部进入湖北时,叶挺独立团被调拨给他,从此以后,叶挺成为了他手下一员猛将。二人合力攻打2万人据守的汀泗桥,一战而破之,直逼武昌城。张发奎攻占了武昌,取得了北伐战争的决定胜利。

    随后张发奎又转战孙传芳,沿途一路胜利,部队实力也在急剧攀升,第12师扩编成了第4军,张发奎担任军长。1927年1月15日,为了表彰第4军作战勇猛,众人特意住有了一块写着铁军二字的盾牌送给张发奎。

    在宁汉分裂后,张学良率10万大军与吴佩孚合作进攻武汉,张发奎又带着部队与之对抗。双方进行了惨烈的战斗,张学良损失惨重,在冯玉祥的配合下,张发奎的部队杀进了开封,军阀势力遭到沉痛打击。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张发奎在诸多北伐将领中表现的尤为显眼,他作战十分勇猛,而且与百姓配合最为密切,使得部队数次打胜仗,他的部队被称为铁军,而他本人也成了北伐名将。

    在第2次北伐结束后,张发奎成为了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其麾下辖有第4第11和贺龙第20军。但就在这个时候,1927年汪精卫决定分共,开始疯狂屠杀共产党人。

    而这时张发奎却表现出了难得的冷静,他拒绝参与,导致汪精卫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次警告张发奎,要小心共产党。不仅如此,他还下达命令,要求贺龙和叶挺上庐山开会,想要趁机夺了他们的兵权。

    这一阴谋被第4军参谋长叶剑英获知,随后就找到了中共前委书记周恩来,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决定进行南昌起义。张发奎知晓起义消息后,也被折腾的慌神了,想阻止起义,却遭到了拒绝。

    结果,8月1日,第20军、第4军的25师、第11军的24师都参加了南昌起义。比较有意思的是,南昌起义期间,成立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张发奎还被我党选为主席团成员。

    紧接着,汪精卫、张发奎与李济深决裂,李济深斥责张发奎的第四军犯上作段,随后调集三省的部队包围广州,张发奎也随之应对,调军前往迎战。结果在他调兵之际,我党又发动了广州起义。

    张发奎不得不回头和老朋友叶挺进行决战,双方激战三天,张发奎重新占领广州。但张发奎此时面临四处包围,而且内忧不断,迫不得已他选择辞职,之后服从蒋介石,被编入蒋介石的北伐军中。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张发奎帮助蒋介石进攻桂系,将其击溃。但奈何蒋介石过河拆桥,刚取得胜利就想剥夺张发奎的兵权,逼得张发奎不得不联合桂系的李宗仁,与蒋介石作战。

    在之后的日子里,爆发了著名的中原大战,整个中国打成一片,蒋介石以一人之力抵挡各路军阀,最终靠着江浙财阀开道,取得了最终胜利。而张发奎也在战斗中失败,不得不跟着李宗仁选择依附蒋介石。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张发奎坚定主张抗战,在1937年担任右翼军总司令,参与了八一三淞沪会战。在那场惨烈的大战中,张发奎带着部队与日军血战,虽然部队节节败退,但也展现出了军人的血气。

    之后他又参加了南京会战、武汉会战,在武汉会战中,他担任第九战区2兵团总司令兼第8集团军总司令,与薛岳合作在瑞昌以西和日军第九师团激战了一个月。

    他们曾在田家镇要塞一星期之内,杀敌数千,击沉敌舰数艘。可惜日军调集重兵再攻,尽管守军非常顽强,死战不退,但还是全部殉国,而张发奎的部队也不得不再一次退往湖南......

    1938年,张发奎被任命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正是在这一年,他曾经一直舍命追随的老长官汪精卫投靠了日本人,无限的屈辱和愤怒促使他通电讨汪,两人自此成为仇敌。

    面对日军的来势汹汹,他的部队严重缺员,但还是依旧选择与日军死扛。一开始,双方对峙了10个月,1939年11月日军发起大规模攻势,其中3万人进攻南宁,4万人进攻粤北,而且日本人还有海军舰队的配合。

    张发奎积极反击,双方鏖战良久,最终日寇未能取得进展,迫不得已只能在1940年开始撤退。但就在此时,蒋介石开始“微操”,要求他将兵权交给余汉谋,结果张发奎一气之下回了老家。

    事后,张发奎还是回到了岗位,担任第四战区司令员,不过却受了大过处分。

    1944年,冈村宁次带着大军进攻广西,张发奎得到了史迪威的武器支援,又一次与日军进行血战。这一次打的很惨,桂林外围根本无法承受日军4个师团的压迫,结果全线崩溃。

    各处相继失守,张发奎只能且战且退。持续了三个多月桂柳会战结束,战后张发奎总结:这是我在军人生活中最难忘的一战,我为了他而兴奋、忧虑、悲痛和愤怒。

    1944年年底,日军开始进入颓势,张发奎带着部队联合美军进行反攻,历经多年的压抑,国军终于展现出了军人风范。张发奎重创日军58师团后卫大队,之后一路收复各处城镇,直到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但好不容易抗战结束,张发奎的日子却过得一天不如一天......

    比如他为孙科拉选票,结果李宗仁当选;他劝李宗仁以两广为基地反蒋反共,结果李宗仁不予理睬,随后也被迫下野。等到蒋介石重新归来,张发奎不得不辞职,出走香港。

    之后一直就待在香港,直到1980年3月10日去世。以上就是张发奎的人生,说实话,他的人生无愧于一个名将,但就他的这份资历和表现来说,似乎还上不了国民党第一等级的台面。

    那么为何张发奎却会说出那么狂妄的话呢?其实,答案就藏在了他北伐和遭遇南昌起义的那段日子里。其实细心的人早就已经发现了,张发奎的手下似乎全是共产党,而且都是我党的著名成员。

    例如他北伐的时候,叶挺将军就被划入到他的部下,叶剑英元帅是他的参谋长,贺龙元帅是他手下三个军中的20军军长。

    这还是在大事件中登场的人,那些没有登场的还有很多,例如徐向前元帅在二方面军总部当参谋,林彪在第四军的一个连当连长,陈毅元帅是当年的准尉文书。也就是说,后来的开国元帅有5个都在他的部下。

    其实还不止如此,开国大将中的张云逸,许光达、粟裕、徐海东、谭政和罗瑞卿你有6位大将也在二方面军编制下服役,就连大名鼎鼎的卢德铭和许继慎的人也是他的部下。

    这是什么概念?这几乎是当时有编制的共产党人全都出自他的手下,甚至不客气的说,此人打下了后来红军队伍的底子。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张发奎的手下这么多共产党人呢?

    根据资料记载,在当年虽然国共合作,但是国民党的军官内有很多都是旧军阀,他们对共产党有一种恐惧心理。因此,在关于接受共产党进入军队这个话题上,他们总是各种推搡,推来推去就推到了张发奎那边。

    正如上文所说,张发奎是12师师长,这位新上任的师长根本不在乎什么共产党人,他只看2点,第1能不能打仗,第2是不是合得来。

    比较巧合的是,共产党里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是张发奎的好友,例如叶挺是他的广东北江的小同乡,还有他的好朋友邓颖达更是推荐了巨多的共产党人,因为他相信邓颖达,所以也相信这些加入的共产党的人品。

    而且,和那些一门心思赚钱的旧军阀不同,共产党的军人特别有战斗力,而且意志力格外顽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在北伐途中,张发奎能够与三大军阀作战,打的吴佩孚狼狈撤退,顶的张少帅无能为力。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共产党人特别能打,而且特别擅长搞群众关系,所以张发奎非常欣赏这些年轻将领。于是,一边是抗拒共产党人,一边是来者不拒。

    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一种诡异的现象,共产党人在他的部队中越来越多,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独立团的范畴。

    当时任职的著名共产党人有:廖乾吾、叶挺、曹渊蒋先云,许继慎、周士第、郭沫若.恽代英、高语罕、张云逸、卢德铭以及贺龙、叶剑英等。

    尤其是到第2次北伐时期,张发奎有意的接受共产党人,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他的军队里面至少有2500~3000名共产党人,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也难怪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指责,张发奎那就是“共产党的窝”。

    面对这一情况,不仅仅那些老军阀非常厌恶,就连张发奎的老领导也是对此十分警惕。例如李宗仁就说:“你们第四军里,共产党人最多,你如果不对他们加以约束,将来军队不会听你指挥的。”

    但张发奎不以为意,说:“我和叶挺是小同乡,从小就在一起,可以说是如兄如弟,叶挺绝不会和我为难。”看

    到张发奎态度强硬,李宗仁也只能破口大骂:“共产党人还谈什么私人关系,他们只知道第三国际的命令,你别做梦。”但张发奎还是淡定的说:“绝不会。”

    如果说李宗仁只是他的军事领导,那么汪精卫无疑是张发奎精神上的领导,但即使面对这位最信任的老领导,当听他说:国民党决定分共,并且屠杀共产党人时。

    张发奎还是很犹豫,他在分共的时候依旧接受了大量的共产党人。即使唐生智都已经动手屠杀共产党了,但张发奎还是拒绝动手。

    在三十多年后被采访时,他回顾这段历史:我认为,革命完成以前,革命力量不应该分裂。但汪精卫要反共,我支持他,因为他对这一问题比我有更清楚的了解。…我以前就说过,军人被告知,服从是他的天职。…我对军事的兴趣远高于政治。

    结合张发奎后来的回忆来看,他把曾经的汪精卫当成了信仰,所以,当年的他很痛苦,一方面他很欣赏共产党人,但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抗拒汪精卫的命令。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服从,也开始了反共。但有意思的是,他的反共不是大规模屠杀,而是客气的让共产党相关人员离开部队。

    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他对郭沫若的态度,当时郭沫若说要去南昌,他不仅没有将其逮捕,而且还送他离开。

    更让人惊叹的是,双方都要剑拔弩张了,但张发奎还是让郭沫若告诉贺龙等人:他会推迟部队行军,等他们退出南昌。他会绕道行军,会避免与贺龙等人作战。不过他也请叶挺和叶剑英等人,不要再用他的名义发布命令,他不想当傀儡。

    其实时隔多年再看这一段,我们也能理解张发奎的心态,他喜欢贺龙,喜欢叶剑英,更喜欢叶挺。而且最重要的是,南昌起义的三支部队全都是他的主力部队,要自己人打自己人他下不去手,所以只能避免与之交战。

    不过,因为起义部队全都是他的人,所以当年张发奎过得极度憋屈。

    汪精卫指责他,蒋介石和李济深更是笑话他,都说他是共产党那一派的。面对各路大军的围攻,他好不容易和李济深要打一架,结果又被他收容的共产党人发动了广州起义,那场面别提有多刺激。

    当有记者采访,他对于南昌起义的感想是,这位老人发出了尴尬的苦笑,不过他还是表态。

    即:我知道叶挺是共产党员,但是我们彼此极好,我想我可以将他争取过来。最坏,我想他可以离开我的军队。…唐生智他们胡乱屠杀,共产党人我不能。我没有逮捕共产党人,为什么?因为造反的是在南昌的那些人,另外的人不能负责。此外,我永远不相信屠杀能奏效。…在任何情况下,我不同意将共产党员当做敌人,我不反对共产党员个人。

    而且,根据大革命时期入党的曾天节的回忆:有人向张发奎告发我是共产党员,张发奎没有做任何处理,而且我还给他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之后,我被调任张发奎的上尉侍从参谋(张似乎喜欢共产党人在他身边工作),我们彼此之间无拘无束,无所不谈。

    因此,结合以上的资料来看,张发奎此人的确是与中共关系最友好,客观上对中共帮助最大者。按照这个标准来看,如果他能够在当年听取了叶剑英的建议,带着部队南下,那么他还真有可能成为像朱德元帅一样的人,甚至成为元帅之首。

    但是,虽然他客观上做了很多贡献,而且主观上对我党很友好。不过结合诸多史料来看,张发奎即使走对了路,也可能永远都达不到朱德的境界。

    原因很简单,张发奎自己都说了,他对政治没兴趣,更在乎军事。

    所以,他一门死忠汪精卫,结果汪精卫投靠了日本人。后来觉得蒋介石会北伐,结果蒋介石不是好人。好多人觉得李宗仁是能人,结果李宗仁又被蒋介石蹂躏。

    来来去去折腾了一辈子,他所跟着的大哥几乎没一个是好人,这也使得他的人生虽充满传奇,却一事无成,这不得不让人叹息,也让人看清楚了他和朱德的差距。

    单字解释: 位 开 国 元 帅 曾 是 他 的 下 属 晚 年 坦 言 若 跟 对 人 我 就 是 元 帅 之 首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