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都说“上海皇帝”杜月笙晚年在香港很凄惨 可事实并非如此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9年,伟大的新中国成立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历史上的每次巨变,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民国江湖第一大佬杜月笙,这个叱咤上海滩的风云人物却惴惴不安,带着负罪感匆匆南下去了“小上海”之称的香港。

    1902年,出身贫寒又父母早亡的杜月笙来到上海打工,不久拜入青帮大佬黄金荣门下做事情。由于为人机灵,办事活络,很快得到重用,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至20年代末,杜月笙自立门户,势力版图不断扩张,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为“上海三大亨”。八年抗战期间,杜月笙积极出钱出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多贡献。1949年初,时事变幻,大局将定。不久,蒋介石单独召见杜月笙希望他能和自己一同前往台湾,而共方也通过秘密渠道会见杜月笙,希望杜月笙能留在上海。由此可见杜月笙在江湖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但杜月笙思前想后,最后决定既不前往台湾也不留在上海,而是选择去了香港。

    1949年4月,杜月笙携家人来到了香港,租住在坚尼地台18号底层。虽然在香港没有以前在上海滩那么有权势,那么有财力,但也并非像传说中的那么凄惨。

    当时杜月笙想要移居法国,办护照被索要15万美元手续费,因交不起钱而放弃。不单是因为当时的杜月笙手上没有这么多钱,而是因为当局根本就不想让杜月笙离开。虽然辉煌不如在上海,但他的影响力却没有打折。杜月笙在香港的两年间,蒋介石和共方从未放弃过拉拢杜月笙,只是这位杜老板一直在两方之间打太极,不愿选择任何一方而已。

    杜月笙到香港后,很多人士慕名前去拜访,上到权贵下至地痞流氓。杜月笙终究是杜月笙,他结交各路前来的人士,挥金如土,仗义疏财。但由于在香港没有自己的产业收入,再多的金钱也抵挡不住只出不进,没过多久便陷入财政困难。随后便有了后人说的那样,当年的“上海皇帝”杜月笙去找别人借钱了。可仔细想想,谁能像他这样花钱?更重要的一点是,他手上握有亿万财产的欠条,都是之前借给别人的,可他从来没有要过,在他临终的时候还一把火给烧了,并告诉家人不要讨债,这种境界的人,千百年来又有几人?

    那个时候在香港有个江湖大佬人物被誉为“香港杜月笙”颇有势力,自打杜月笙一家人来到香港后,就对他们特别照顾,而且心甘情愿听从杜月笙的吩咐。这个人还是杜月笙的门生,名叫李裁法。此人早年在上海混社会,一直没啥名声,直到30年代后期来到香港才有了权势和地位。这个李裁法不仅仅是因为仰慕杜月笙,更重要的是当年杜月笙资助过他,还救过他的命。这个李裁法的个人事迹,小编在前面的文章中单独介绍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翻一下历史文章。

    1951年8月,杜月笙病逝时,只留下了大约11万美元的财产。除了分配给家人外,还单独留一份给那些有生活困难的门生。对待追随自己的人,杜月笙有情有义,至死都还挂念着。单这一条,就让许多江湖大哥自叹不如。

    如果都说杜月笙的晚年生活在香港是凄惨的话,那这个凄惨一定要加上引号。你说呢?

    单字解释: 都 说 上 海 皇 帝 杜 月 笙 晚 年 在 香 港 很 凄 惨 可 事 实 并 非 如 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