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他一生多次反对老蒋,老蒋为何还对他委以重任?想杀却干不掉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在民国时期,老蒋手底下有著名的“八大金刚”,他们分别是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钱大钧、陈继承以及张治中,这“八大金刚”是早年蒋介石创立黄埔军校时的老班底,后来老蒋成功上位之后,他将这个“八大金刚”安插在军政部内部构成了老蒋统治的基础。

    八大金刚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顺序之分,无论职级还是资历在国民政府内部都差不多,不过“八大金刚”之中排名前两位的何应钦和陈诚是公认的,尤其是何应钦,其在国民政府之中的地位仅仅次于蒋介石,长期把控军政部以及陆海空军参谋长,蒋介石对他也很信任。

    何应钦和老蒋的关系

    虽然何应钦多次被蒋介石提拔重用,可是从历史的角度看,老蒋和何应钦的关系却一直很微妙:1925年,陈炯明叛变,革命政府为讨伐陈炯明而进行了第一次东征,可惜的是开战不久就被叛军队伍包围,多亏何应钦急中生智救了蒋介石一命;在老蒋成为黄埔军校校长的时候,何应钦就在他手底下担任总教官。

    对于老蒋来说,何应钦既是他的救命恩人同时也是他最坚定的拥护者。

    可是就是这个拥护者却也多次害得老蒋差点不得翻身:

    第一次是在“大革命失败”之后,老蒋奉命重组南京政府,可是国民政府又一个大佬汪精卫不服老蒋,在武汉另立了一个新政府,而当时无论是张发奎以及桂系的白崇禧等人都逼着老蒋通电下野,这个时候国民政府第二号人物何应钦就成为了老蒋是否能够重组政府的“重中之重”。

    老蒋本来对他寄予厚望,只要何应钦这关键的一票能够投给他,那么老蒋绝对能够胜出,可是最终何应钦投给了汪精卫,而老蒋被迫下台,后来若非宋氏财团的支持,老蒋绝无复出的可能,后来老蒋在提及这件事的时候也是非常气愤:“他当初能投我一票,我也不至于会这么惨。”

    第二次是在“西安事变”之时,这一次何应钦都差点要了老蒋的命,“双十二事变”之后,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老蒋,而老蒋随行的一干军政人员都被困在了西安,而张杨二人的行为果然在国民政府内部引起了渲染大波。

    由于失去了主心骨,军政部长的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和财政部长宋子文为首的“亲美派”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由于老蒋在张杨二人手中,宋美龄心系丈夫安危,而且宋氏财团也需要老蒋的支持,因此他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而何应钦却是坚定的“讨逆派”,他认为要“以战逼和”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同时对于他们私自扣押领袖的行为不能不惩罚,而他的主张也得到了国民政府内部一些人的支持,在“西安事变”最紧张的时刻,他成功当选“讨逆军”总司令,率领几十万大军逼近西安,甚至公然派遣飞机轰炸西安,最终我党出面,在三方斡旋之下,老蒋才成功回到了南京。

    “西安事变”可以说是老蒋生平最危险的一次,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老蒋,可是至少好吃好喝招待,可是何应钦全然不顾局势公开轰炸西安,这显然就是想要刺激局势逼迫张杨二人杀死老蒋。

    这件事之后,当初支持何应钦的人都挨了不同程度的惩罚,山东的韩复渠直接被老蒋以“畏敌怯战”的罪名枪决。

    然而,对于这一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老蒋却拿他毫无办法,在这之后还是让他长期担任二把手,就算逃离大陆之后,何应钦还是成为了“常青树”,虽然在军中并无要职,可是老蒋还是给予了他一个荣誉性职位,而何应钦在这之后俨然成为了一个“老顽童”不管世事。

    对付韩复渠,老蒋直接枪毙,可是对同样想要置他与死地的何应钦老蒋却一再提拔重用,这是为何呢?你要说,老蒋不想干掉何应钦,显然不可能,而当然这就是老蒋和何应钦的恩恩怨怨。

    老蒋为何要对何应钦提拔重用?

    在讲述这么多之后,我们试着去分析老蒋为何如此对待何应钦:

    何应钦是一条有力的“鹰犬”

    何应钦在历史上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他曾经和梅津美治郎签署过臭名昭著的《何梅协定》出卖的中国的主权;但是在之后的日军受降仪式上,代表中国签字的却又是何应钦;在蒋介石背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对我党实行围剿,进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之时,何应钦又是最有利的助手;甚至逃离大陆之后,何应钦又是阻碍两岸统一的又一个障碍,他的“三不”政策的祸害一直延续到了今日。

    因此无论从哪个层面上来说,历史最终让何应钦留下了很多的骂名,这是人民的选择,他虽无“汉奸”之名,可是“亲日派”以及《何梅协定》的签订已经让他有了成为汉奸之实。

    但是对于老蒋来说,何应钦是一条很有力的“鹰犬”,我不知道如何描述何应钦,但是这个词汇小编觉得很适合他,因为老蒋制定的政策他都能马上心领神会并有力贯彻的执行,你说这不是“鹰犬”是啥?

    1933年长城抗战的时候,为了应对华北危局,老蒋让何应钦亲自去华北主持大局,此时正值“第四次反围剿”的紧要关头,老蒋为了消灭红军调集了几十万大军进攻中央苏区根本无力抽调兵力顾及华北,对华北采取的主要就是“不扩大方针”,说白了就是“绥靖政策”的一种,而贯彻执行这个任务的就是何应钦。

    最终,长城抗战数个月的努力以及4万多中国将士的生命都被老蒋和何应钦扔在了那片土地上,《塘沽协定》的签订意味着民国承认了日本对于东北的管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何应钦是执行老蒋计划最有利的“鹰犬”。

    可以说两人的情况很像宋高宗和秦桧,所不同的是,这个秦桧野心可不小。

    何应钦的内部势力太大,同时也需要何应钦和日本斡旋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何应钦在国民党内部的势力实在太大,他本身就属于“黄埔系”元老级别的人物,因此凭借着这一层关系,他也收拢了一些人。

    而在当时的内部环境之中,国民党内部一直有“亲美派”和“亲英派”的两方势力,说白了就是美国和日本各自在国民党内部寻找一方“话事人”,想要维系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关系,一个国家政府首脑如此,可见这个国家的主权和实力衰弱到了何种地步。

    在当时国民政府之中,财政部长宋子文以及宋氏家族是亲英美派的代表,而著名的大汉奸汪精卫以及何应钦则是“亲日派”代表,何应钦早年曾经留学日本,在那里接受了系统的军事培训,同时日本曾经师从中国,后来却反超中国,因此近代许多的大思想家都将日本列为第一个留学的国度。

    由于何应钦有外部势力支持,一旦动了他,那么就势必会惹怒列强的怒火,而在国民政府内部何应钦的势力也是树大根深,为了对抗何应钦,老蒋不得不提拔陈诚,以其18军威班底组成了“土木系”,在国民政府内部长期和何应钦明争暗斗。

    这也是老蒋放过何应钦的一个因素,想干却干不掉。

    当然了,老蒋自身地位的稳固也需要何应钦的支撑,因为其“亲日派”的身份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来说也极为受用,和日本人周旋有时候还不得不依靠这些“亲日派”的人。

    “西安事变”虽有大过,但对老蒋来说也有大功

    毫不客气地说,在“西安事变”之中,何应钦肯定有自己的“小九九”,虽然宋子文当时有英美势力的撑腰,无可奈何的是,在当时他手上并未有军队支撑,而“西安事变”之中,老蒋又将自己的大部分中央军嫡系将领都带过去了,所以那种情况之下,何应钦无疑是国民政府实际意义上的老大,老蒋一死,受益者肯定是他、

    再者,何应钦是“亲日派”著名代表,张、杨在“西安事变”之中提出‘“容纳抗日力量’,对于著名的亲日派来说,这无疑会威胁到他的地位。

    因此在国民政府内部一贯有“何婆婆”之称的何应钦居然一反常态,当宋美龄、宋子文主张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时候,何应钦却公开唱反调,要求惩罚张、杨二人,同时派遣大举逼急西安,同时出任“讨逆军”总司令。

    这一个举动,差点激化了张、杨二人,而飞机轰炸西安更是全然不顾及老蒋的生命危险,这一次差点要了老蒋的命。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何应钦的举动确实是帮了老蒋的“忙”,因为何应钦的重兵压境确实给予了张、杨二人巨大的军事压力,据后来“西安事变”的参与者少帅张学良回忆:

    “当时国民政府已经威胁我,不惜以武力与我对抗。我们是为了制止内战而发动的事变,如果再发生新的内战,就不好办了。所以我下定决心,由我个人承担责任,解决事变,立即释放蒋介石。

    而在“西安事变”持续胶着的同时,日军也给予了南京政府一定的压力,“西安事变”的爆发对于中国来说是始料未及的,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一旦中国解决内部矛盾枪口一致对外,那么这是日本不愿意看到的。

    当时日本外相在东京约见中国驻日大使,十分露骨地威胁说:

    “如中央在容共抗日之条件下与张妥协, 日本坚决反对。”

    而长期和日本斡旋的何应钦在这次事件之中确实出了不小的力,至少他确实稳住了日本,另一方面来说他出兵又避免了给日军“借口”,在客观上,为解决事变造成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外交环境。

    结尾

    所以,虽然老蒋和何应钦的关系很微妙,可是老蒋始终不敢动何应钦,就算是逃离大陆之后,老蒋还是把他放在高位,供养的很好。

    单字解释: 他 一 生 多 次 反 对 老 蒋 老 蒋 为 何 还 对 他 委 以 重 任 ? 想 杀 却 干 不 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