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48年国党起义将军家中上演“无间道”,两个老婆一个军统一个共党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众所周知,我国近代史上的解放战争主要由辽沈、平津、淮海和渡江战役等组成,但实际上当时国、共两党的正面战场交锋并不仅限于此。

    在这些惊天动地的大战役之中,也涌现出了不少的特殊人物,他们多次在我军的胜利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吴化文就是其中一员。

    对于吴化文其人,后人最关注他的就是解放战争期间仅耗时8天的济南战役。

    据悉,那一战我军最后歼敌达十万之众,而兼任敌军第84师师长和第96军军长的吴化文同志正是我军取胜的关键所在。

    他的过往军旅经历堪称“传奇”。

    1920年从军,最早时在西北军混到了旅团级将官,得到冯玉祥的赏识,在冯玉祥的保送下就学于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冯玉祥部当参谋。

    1930年,在韩复榘部下任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

    1943年,在日本人压迫的局势下选择投降,成为日军打击我国抗日武装的爪牙。

    日本天皇投降后,吴化文便迅速站队到了老蒋阵营,开始压迫治下的无辜民众。

    再后来,便是吴化文在济南战役中领导的“关键起义”,在那种特殊情况下,足足有2万余的济南守军跟着他一同起义,为我军拿下济南立了大功。

    之所以吴化文能够先后辗转四方势力,最后却能够认清形势,投入到人民的队伍中去,离不开他的老婆。

    但有趣的是,他家的老婆不止一个,有关他的两个老婆,据悉二人还曾在吴化文济南起义之前上演过一出极其精彩的“无间道”。

    远胜吕布的“五姓家奴”

    后世人参考吴化文的跌宕军旅生涯,见他先后多次改换门庭阵营,于是便给对方编了一个“五姓家奴”的诨名,意指对方要比吕布更没下限。

    但真正从吴化文的角度去考量,乱世之中功过是非很难评说,但他最后一次选对了阵营,还是能够证明一些东西的。

    最开始在西北军的吴化文,只不过是一个小小马夫,后来凭借个人的小手段入了西北军大佬冯玉祥的眼,被对方要过去当了一名小小的传令兵。

    当然,冯玉祥这个“贵人”对他的帮助很明显不止于此,后来对方又抓住机会把吴化文派送到陆军大学进修,学成归来便是西北军的明日之星,官运亨通。

    可就算是冯玉祥也有失势的一天,伴随着1929年整个西北军退出历史舞台,队伍上下都在寻找自己的下家。

    作为西北军所剩的几个“高层”,吴化文很快便选好了下一个“主家”:韩复榘,并迅速在韩复榘的队伍中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成功上任手枪旅的旅长。

    但貌似吴化文的个人属性和吕布有点儿类似。

    他在韩复榘手底下干了几年后,韩军队伍的高层内部互相之间开始了权力倾轧。

    而作为带头人的韩复榘,更是因为消极抗日被老蒋借机处决。

    就这样,吴化文人生中第二个“贵人”也没了。

    随后1941年,牟中珩上位,对往日的对手吴化文进行疯狂打压。

    1942年,驻扎在沂蒙山一带的吴化文被日军围剿,最终拼到弹尽粮绝之后也没能等来牟中珩的支援。

    最终,日军重围之下,吴化文率军投敌,并在1943年正式成为汪伪政府旗下的第三方面军总指挥。

    其实,据研究吴化文的资料记载,在当时吴化文做出投降日本人的重要决定时,他的外室赵华珍,成功地扮演了一个“说客”角色。

    因为赵华珍背后有军统的影子,实际上她的身份就是军统安排负责监视吴化文的存在,不管怎样绝对不能让吴化文和我党产生联系甚至合作。

    面对当时的特殊情境,赵华珍也在军统的支持下,给吴化文吹耳旁风,向对方描绘了一副“虚与委蛇、保存实力、以待时机”的大饼。

    当然吴化文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他很清楚赵华珍是在替谁说话,不过他联想到过去在国民党阵营中屡次生受牟中珩的打压和南京方面的冷落,所幸不如投靠日本人,就这样他放弃了自己的底线。

    1945年,日本天皇公开广播投降,再次“妨主”成功的吴化文自然而然地投入了老蒋双臂展开的怀抱。

    当然,他也很清楚老蒋的意图,无非是迅速将吴化文等日伪政府麾下的队伍收编,从而能在最大范围内对过去日占区城市搜刮资源,以图内战之机。

    同年10月,吴化文便接到了老蒋的命令,要求其迅速进军鲁南和李延年部打好协同,抢占我军当时在鲁南地区的抗日战果。

    不过这种阴谋行动很快便被我军情报机关侦知,并在我军的埋伏下损失惨重,一时间嚣张气焰直接掉到了低谷。

    这个时候,吴化文身边又一个女人站了出来。

    她名林世英,其父原本是济南的盐业局局长,后来将女儿许配给了过去担任济南警备司令的吴化文。

    林世英的表弟是地下党同志,在表弟的影响下林世英很快也加入到了我党队伍中来。

    吴化文和我军此次交锋之后惨败,林世英也抓准时机,开始从吴化文的角度为其分析当时处境的利弊所在。

    虽然当时吴化文在老蒋手底下干活,但明眼人都清楚,一旦国民党占据优势之后,他吴化文只不过是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罢了。

    再加上他过去在日伪政府的斑斑劣迹,不是一个简单的“处境艰难”可以概括的。

    经林世英的一番利弊游说之后,吴化文终于明白,继续待在老蒋队伍中和我党部队作对是取死之道,最终无论是老蒋还是我党,都不会忘记对他的最后清算。

    当然,他这个时候也清楚了自己的枕边人除了一个“军统”背景的赵华珍外,竟然还有一个“共党”背景的林世英,他不由得慨叹自己的“后宅”真的是藏龙卧虎啊。

    但吴化文这个时候并未做出最后的选择,因为林世英的劝说只不过是刚撬动了他心中的天平倾斜。

    再加上外室赵华珍又向他传达了老蒋马上要给他加官进爵的消息后,吴化文感觉自己貌似还可以在老蒋这里继续打拼,毕竟正面战场来看,我党当时的处境和局势并不占优。

    不久,老蒋就发来委任状,原任第5军军长的吴化文升任第96军军长,并兼任第84师师长。

    但实际上,这个第96军其实就是吴化文原先的第5军改编的,属于是个人军职上的一点点升迁,而赵华珍也是点明继续在蒋系打拼的“美好未来”。

    不过赵华珍这个外室的枕边风并没有完全主导吴化文的思路,身为正妻的林世英也并未放弃劝降吴化文“弃暗投明”的计划。

    她通过老蒋给吴化文临战升官的事情,提点吴化文其中关键,无非是我党部队已经兵临济南城下,此时给他一个看上去名头很大的虚职,只不过是为了哄骗吴化文继续给老蒋卖命、拼死力罢了。

    至于说远在南京的老蒋,哪怕吴化文战死,于他而言也并没有损失什么。

    但他吴化文可就一条命,人死不能复生。

    这一番掏心窝子的话,也让吴化文迅速从升职加官的美梦中瞬间清醒,他转而向妻子提出和我党方面接触的意愿。

    随后,林世英表弟李昌炎和吴化文取得联系,他给吴化文的建议是在济南城起义。

    可不管是林世英还是李昌炎都低估了吴化文的善变,他在面对赵华珍的花言巧语之后,又再度重新入梦了自己成为国民党大员的白日梦中。

    面对济南解放在即的紧迫局势,林世英深感任务艰难,但她还是很清楚地抓住了整件事的焦点人物,即吴化文的外室赵华珍。

    于是,她联合济南城内多位地下党同志,四处散播对赵华珍不利的言论,结果对方直接趁吴化文不注意偷偷逃出了济南城。

    这个时候看上去吴化文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毕竟除了和我党合作外,他只剩下以“孤身殉党国”的悲惨结局。

    就算他侥幸从济南之战中逃脱,最后还是躲不过老蒋对他的军事问责。

    但到了这个关头,吴化文依旧心有忐忑,他怕的是,哪怕配合我党解放济南城,最后也逃不过我党对他曾经投降日本人的战后清算。

    在了解到吴化文心中所思所想和所顾虑的问题之后,我党也是对劝说吴化文起义一事进行了多番努力。

    比如联系到前不久国民党军队中被我军俘虏的第161旅的旅长徐日政,专门让他写下自己被俘后的近况,并借此机会向吴化文宣传我党的政策,表明“一旦起义,过往不究”的态度。

    但此时的吴化文,仍旧对徐日政的来信保持着一番警惕之心,因为到时一旦起义之后他可能就会沦为阶下囚。

    届时,命运将从他的手掌中逃去。

    摇摆不定之际,吴化文选择了相信“封建迷信”,他提出带着妻子林世英一起去济南城街上找个算卦的,好好地给自己算一算当前的运势和个人命运的最终走向。

    作为陪同者的林世英也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个机会,于是她再度私下联系到表弟李昌炎,要求对方搞定好算卦的相关事宜。

    于是,吴化文的第一次算卦,结果自然是有利于我党开展工作。

    可生性多疑的吴化文其实对封建迷信也缺乏绝对的信任,他再度让岳母帮他占卜,这个结果自然也没能逃出我党的巧妙安排,结果肯定是趋向于我党的。

    最终,吴化文决定起义。

    可临到16号,我军决定对济南城发起总攻的最后关头,吴化文出现了“反悔”的迹象。

    当时我军联系让吴化文率军让开道路,好让我军直奔济南城。

    但吴化文担心我党军队拿不下十万人守城的济南重镇,于是决定暂时作壁上观,他这一“摆烂”就使得整个进攻态势僵持了足足两天。

    18号,我军对吴化文部发动进攻,第一轮炮火直接灭掉了吴化文的一个营。

    此时,吴化文终于认识到,济南战役的最后胜利必定属于我党。

    9月19日晚,吴化文率所部二万余人宣布起义。

    21号,吴化文部遵从我军指令打开了济南城的南大门。

    24号,攻城战仅打了8天的济南战役顺利结束。

    10月22日,毛主席亲自发电祝贺吴化文起义,10月29日,吴化文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

    吴化文任第35军军长,1949年2月,第35军与原鲁中南纵队合并。

    原鲁中南纵队在解放战争初期和吴化文部乃是死敌,非常反对合并,还是陈毅出面做工作,吴化文在全军干部大会下做检讨,才完成了35军的整编。

    此后跟随解放军一路南下,表现卓越。

    解放南京时,第35军第104师315团2营率先攻占南京总统府,将红旗插在了总统府。

    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吴化文被任命为杭州警备司令。

    虽然第35军在解放战争中表现不错,但考虑到历史原因,1950年1月,第35军番号撤销。

    而吴化文此后十几年,一直在浙江任职,历任省交通厅厅长,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位。

    1962年,吴化文病逝于上海,终年58岁。

    参考资料:纪录片:《解放战争著名战役系列纪录片》两个老婆一个是军统一个是共党,新中国开国将军家中的“无间道” 知网档案春秋最后的抉择——国民党济南守将吴化文临阵举义纪实

    单字解释: 年 国 党 起 义 将 军 家 中 上 演 无 间 道 两 个 老 婆 一 个 军 统 一 个 共 党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