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近在咫尺!美联军总司令李奇微险被志愿军活捉,彭总扼腕遗憾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作者:胡显达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恃强凌弱,几乎到了想打谁就打谁的地步。在作战形式上,美军不再像以往那样,用其强大的火力进行无差别、地毯式的轰炸。其战术上最显著的变化,是高精尖武器的精准打击及其衍生出来的“斩首战术”。在伊拉克、阿富汗,乃至眼下的俄乌冲突,“斩首战术”一直贯穿其中,往往对敌方的士气造成影响。

    在二战中,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成了美军“斩首”的刀下之鬼。反恐战中,本•拉登死于美军导弹的精准打击。眼下的俄乌冲突,俄军也有多名将领死于这一战术。近期甚至有传言称,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俄军参谋总长格拉西莫夫也在乌军的导弹袭击中阵亡。

    这些战例说明,交战的双方,不论哪一方,都想致对方的首脑于死地,对敌方的指挥中枢实施斩首战术。一旦敌方的指挥中枢被“斩首”,士气就会一落千丈,群龙无首、各自为战,距失败也就不远了。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有无数个这样的战例。比如,廖耀湘兵团的十几万人之所以被林总击败,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兵团指挥部被我军端掉了,输得很窝囊。

    所以,斩首战术历来都是一种作战效率极高、战损率低、破坏力小,甚至可以不战屈人之兵的战术,中国古代就特别强调“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李奇微(中)】

    在朝鲜战争中,刚刚上任联军总司令李奇微就差一点被志愿军活捉。这又咋回事呢?

    这一事件,发生于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地点在朝鲜半岛三八线附近。

    由于麦克阿瑟接二连三被彭德怀打得溃不成军,美国总统杜鲁门忍无可忍,把他撤了,接替他的是狂妄胆大的李奇微。

    李奇微上任后,很快就发现志愿军前后方之间的一个短板,即最前线的兵力不够充足,后方对最前线的物资补给困难,直接限制了志愿军的连续攻势。研究前三次美军失败的战例,李奇微发现志愿军在连续作战接近7天、作战消耗殆尽之时,正是美军发挥后勤补给优势,转换攻守、反戈一击的最好时机。

    然而,在接任联军总司令的职务后,李奇微掌管下的美军,由于在与志愿军的交手中一败再败、士气低落,只想回家、不想打仗。

    1951年的元旦,李奇微乘车出汉城一路向北,看到前线美军士气十分低落,表情疲惫厌战,他认为自己的当务之急,是抓美军的军心士气,从而激发他们的战斗精神。为此,他要求军官要和士兵同生死、共患难,严令所有军官要靠前指挥,就地督战,以保证美军战斗的积极性。

    为了让美军从前三次失败的阴霾中走出来,李奇微还“身先士卒”,命令将自己乘坐的飞机开到最前线,找到距离前沿阵地很近的地方降落,摆出一个与前线官兵共处险境、共同战斗的架势,意在为士气低落的美军打气,激发战斗意志。

    李奇微座机的驾驶员,也是一个不要命的“狠角色”。只要李奇微发话,几乎是指哪就降落在哪,有时候直接降落在乡村的土路上,有的时候干脆直接降落在小镇的街道上。

    李奇微这种以身犯险的做法,差一点让他成为志愿军的俘虏。

    1952年2月7日,志愿军42军侦察到一个重要的情报,情报称,有美军战机在天空掩护2架直升机,可能要降落在281.2高地公路上。

    这种非同寻常的掩护,肯定大有名堂。若没有什么大人物需要保护,或者要向前沿阵地输送重要军用物资,美军何必动用这么大的阵仗。

    军长吴瑞林接到报告后,立即命令高地附近的炮兵,采取集中火力的办法消灭这两架直升机。

    在我军高炮的打击下,一架直升机被击落在前沿阵地,另一架直升机也冒起大火,逃到涟川一带后爆炸。

    根据志愿军以往的经验,这两架直升机大概率是给美军运送弹药和生活品的。谁也想不到,一个堂堂的联合国军总司令竟然坐在这两架直升机上。

    仅仅过了2天,我军就从美军的广播中侦知到这一难以置信的消息。该消息称,2月7日总司令李奇微有惊无险,从281.2高地安全返回至营地。

    听到这一消息,吴瑞林也才敏锐地意识到,在2月7日击毁的两架直升机中,竟然有一架直升机就是李奇微的座机。

    只是很遗憾,李奇微在42军的眼皮子底下逃跑了。如若知道李奇微来到281.2高地,就是一下子拼光42军也要活捉李奇微,创下一个美军外战史上的新纪录,他们自己的最高长官被对手俘虏。

    关键是谁也想不到,李奇微这个联合国军总司令竟会只身犯险,跑到一个被志愿军包围的美军阵地上鼓舞士气,激励斗志。

    吴瑞林将此事向彭总作了汇报,彭老总也觉得十分意外,充满着遗憾。他对吴瑞林说,击毁两架美军的直升机算不得什么,可惜的是让李奇微跑了。不过,李奇微差一点被我们活捉,也够让他心惊肉跳一辈子了!

    彭老总嘱咐吴瑞林,尽快查明李奇微为什么来,为什么在直升机失事后还能安全逃脱?

    【开国中将吴瑞林】

    原来,当李奇微乘坐的直升机被我军击中后,他的驾驶员迅速迫降在一个稍微安全的地带,李奇微立即跳下飞机,钻进一个隐蔽的地洞中躲藏起来。

    为了阻止志愿军上山搜捕,美军不断轰炸42军阵地,阻止他们对281.2高地发起攻势。在这种情况下,42军没有派人去搜寻这架坠落的直升机,让李奇微躲过了我军的搜捕。

    李奇微在地洞中躲藏了整整一天,美军趁着42军新攻势的间歇期,才把他接了回去。

    应该说,没有抓住李奇微,主要还是因为我军没有掌握情报,对李奇微的风格还不够了解。

    接替麦克阿瑟联合国军总司令的职务后,李奇微不是第一次到前线鼓舞士气了。倘若志愿军获得了他战场行踪的具体情报,知道这两架直升机上坐着“联军”总司令,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实施“斩首”,擒贼擒王将他活捉回来。

    没能抓住李奇微,不仅是吴瑞林、彭老总的遗憾,也是志愿军部队的遗憾。若是真的俘获了李奇微,那么就能帮助美军创造一个重大纪录。

    1955年,李奇微以陆军上将的军衔退役,他写了一本回忆录叫《朝鲜战争》。1993年7月底,98岁的李奇微卒。

    单字解释: 近 在 咫 尺 ! 美 联 军 总 司 令 李 奇 微 险 被 志 愿 军 活 捉 彭 总 扼 腕 遗 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