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抗美援朝“烈士”牺牲40年后,突然找上原部队:想念大伙想念部队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90年2月,一老人来到保定市一部队政治接待处中,当负责接待的同志来到办公室后,老人就握住同志的手,激动的说:

    “可见到你们了!”

    这位同志顿时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他并不认识这位老人是谁,看着老人激动的神情,他连忙问:你是?

    老人回答:

    我叫李玉安,是团三连的老战士。

    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中拿出一个课本,在接待同志好奇的眼神中,他翻到课本上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指着其中的一个名字说到:

    “就是松骨峰战斗烈士名单中的李玉安。”

    接待同志大惊,接过老人的证件仔细端详后,他当即让其他人先来照顾老人,自己要将这一情报汇报给部队首长。

    在经过调查核实后,这位老人确实是曾经抗美援朝上的三连副班长李玉安,这一消息惊动了当时的全国人民。

    谁也没有想到,一个被大家认定牺牲了40年的英雄,竟然不仅没有牺牲,还自己找到了部队,实在是天大的好消息。

    这个名叫李玉安的老人,究竟是谁,为何当初会在活着的情况下被认定为烈士,并且在抗美援朝立下大功后,为何不选择找回原部队,而是销声匿迹了四十年之久?看完老英雄李玉安的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老英雄李玉安照片

    入党参军,参加抗美援朝

    因为家庭极度贫困,在李玉安16岁时便前往东北当苦工,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养成了吃苦耐劳、忠厚本分的好习惯。

    1946年,在爱国心的驱使下,李玉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成为党员,此时正值解放战争,李玉安虽然是新兵,但打起仗来却不含糊。

    当时正值四平会战,作为新兵的李玉安参加了这次战役,在战斗中,他奋勇杀敌,因为作战勇猛,在四平会战胜利后,荣获一等功,这个一等功对于李玉安来说,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随后的辽西会战和平津战役中,李玉安多次立下战功,渡江战役时,他再度荣获一等功,等解放战争结束后,经过计算,李玉安先先后后共荣获十次战功,实在是厉害。

    1950年,美国在面对我国的多次强调下,依旧选择进犯我国边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于7月10日宣布帮助朝鲜对抗美国,抗美援朝运动自此开始,10月,我国志愿军开始进入朝鲜作战。

    作为立下数次战功的李玉安,这次行动自然不会缺席,他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3连进入朝鲜作战。

    志愿军

    松骨峰之战奋勇杀敌,重伤昏迷

    11月30日,李玉安所在的三连接到命令,负责去阻击南逃的美军第二师第九团,三连的任务就是抢在美军之前,在松骨峰布防并拦截敌人。

    虽然此时的美军是溃败之势,但其战斗力仍然不可小觑,不管是精良的装备,还是上千人的部队,都不是三连上百人所能比的,面对这个艰巨的任务,三连迅速出动。

    这时候就显现出美军机动化的好处,在三连抵达松骨峰时,南逃的美军已经坐着汽车抵达,此时已经不存在紧急布下工事,已经完全是正面阻击了。

    如果让美军渡过松骨峰,那么其他部队的围剿计划将功亏一篑,此前建立的优势也荡然无存,面对这样的情况,在看到敌人的汽车后,作为三连副班长的李玉安快速占领附近一个小土岗,与敌人展开战斗。

    这是一场艰难的阻击战,在没有防御工事的情况下,三连战士完全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来阻止美军,为其他部队的合围提供时间,尽管大家都明白九死一生,但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上午6点30分,趁着敌人猝不及防,三连率先展开交火,敌人在仓促间纷纷溃逃,趁着这段时间,三连连长下令趁机布置防御工事,敌人下一次进攻肯定要更加猛烈。

    果不其然,此时的美军只有一个想法,尽快突破这个由三连占据的山头,从而逃脱我军的围剿,于是在这一次中,美军直接动用了大炮和飞机,对着三连的阵地就是一顿轰炸。

    面对漫天的炮火,三连连长将自己的笔记本等物品烧毁,表示与阵地共存亡,在连长的号召下,三连战士斗志昂扬,面对敌人的炮火,用更加猛烈的进攻来进行反馈。

    随着时间的流逝,气急败坏的美军愈发的疯狂,利用装备优势,对三连阵地狂轰滥炸,在战斗中三连连长不幸牺牲。

    李玉安作为副班长,在这场战役中身先士卒,武器打坏了,就抢夺敌人的,子弹打完了,就冲在最前面与敌人肉搏。

    数小时的战斗,大家都陷入了疲惫,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玉安依旧凭借一口气,与敌人拼刺刀,摔跤,扭打在一起,死在他手中的美军,不计其数。

    解放军某部《军史旁编——第七集》记载了这场战斗,“......6名同志和敌人一起摔跤、扭打,杀伤几十个敌人,最后全部光荣牺牲。”

    经过数个小时的奋战,三连终于等到了友军部队的支援,在其他部队的联合打击下,松骨峰阻击战宣布胜利,三连成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敌人的钢铁洪流。

    这场战斗从上午6点打到中午12点,三连作为正面阻击的部队,从百余人,到后来仅剩下六位没有负伤的战士,剩下的战士都重伤或牺牲。

    但战果也是巨大的,阻击战过后,经过计算,敌人仅仅是死亡就有600多人,这还不算重伤的,百余人的部队将上千人的美军打成这样,可以堪称是奇迹。

    在得知松骨峰阻击战的具体情况后,苏军统帅斯大林感慨:这是一支伟大的部队。

    战斗结束后,一营营长王宿启带领战士们上了三连阵地,收殓烈士的遗体,他在阵地上看到:

    “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有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的。

    作为三连副班长李玉安,也是在这时候被认定为松骨峰牺牲的烈士之一,他被敌人的子弹打中,子弹直接穿透了他的胸膛,肋骨也被打断。

    就在朝鲜人民军清理战场时,他们发现了李玉安,胸膛被子弹洞穿,但仍有呼吸,于是来不及汇报给附近的志愿军队伍,他们直接将李玉安送到了附近医院进行救治。

    在经过简单处理后,李玉安又被送至我军部队当中,尽管大家并不知道李玉安的身份,但毫无疑问,这一定是位英雄,就这样,李玉安被送回国内治疗。

    他的这次伤病,异常的严重,在国内治疗了将近半年才醒过来,就连医生都认为这是奇迹发生,因为当时那枚子弹,不仅穿透了胸膛,还打穿了他的肺叶。

    醒来后的李玉安因为伤病无法再上战场,于是并没有选择去回到原部队,而是选择在后方工作,此时李玉安如果回到原部队,一定会被当作英雄,但他却表示:

    “我这条老命是党和同志们给的,负伤后,经常处于昏迷状态,是同志们把我抬下火线, 是党给我治疗,派人护理,我才活过来,全连 100 多人就剩我一个,想着死去的战友为党和人民,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能活着有家有口有工作,就应该知足了,我没脸向党邀功请赏。”

    就这样,在1952年退伍后,被大家当作烈士的李玉安,选择回到黑龙江省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做一名普通的粮库工人,但金子在哪都会发光,人也是如此。

    老英雄李玉安照片

    担任粮库组长,兢兢业业,不向组织伸手

    1952年7月,组织上按照复员残疾军人将他安排到粮库工作,对于这个安排,李玉安非常高兴,因为可以继续为人民服务。

    在这段时间内,李玉安因为工作认真,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每年经过他手的粮食有五千万公斤,但却没有出现一次差错,一丝不苟的态度令人敬佩。

    在做捡斤员时,会有一些人给他送礼品,希望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面对这样的情况,李玉安只有一句话:

    “赶紧把这些东西给我拿走,想通过我占国家便宜,没门儿!”

    在生活上,李玉安将党员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刚刚复员时,每个月的工资只有46元,到1988年,不过108元,通过这个薪资,他还要养活一家八口,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李玉安和老伴照片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次遇到有困难的同志,他都会伸出援手,并多次将自己调薪的机会让出,这份精神,让当时的同志都敬佩他。

    如果此时李玉安表明身份,不仅会获得荣誉,还能获得国家的补助,在问到在生活遇到困难时为什么不向政府请求帮助,李玉安表示:

    “想想牺牲的战友,我知足!”

    在邻居家孩子上学读到《谁是最可爱的人》时,看到李玉安的名字,还特意回家问他,书本上抗美援朝的英雄名单中有你。

    面对疑惑,李玉安解释只是同名同姓,并表示他哪里有这么厉害,这样的小插曲有很多,但他从不承认。

    1964年,在去镇上办事时,李玉安遇到了自己曾经的战友,战友非常惊讶,因为部队中所有人都认为李玉安已经牺牲了,并且追悼会都开了,没曾想当事人还活着。

    李玉安也没想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在他看来自己不过是做了每个中国人都会做的事情,后来在问道得知自己是烈士后,为什么不肯承认时,李玉安回答:

    “我张不开这个嘴。我怕人家说自己吃老本。再说,你的成绩都写出来了,组织、人民没忘咱,够意思了!”

    40年后找上原部队

    1990年,在其他人的陪伴下,李玉安找到了原部队。

    当工作人员将这个消息告诉部队首长后,首长亲自接待了李玉安,先不说他在抗美援朝上的贡献,就是在这四十年中,生活再难也不向组织伸手这一点,就令人敬佩。

    当得知李玉安没有牺牲的消息后,当时各大报纸纷纷刊登他的事迹,一时间全国震惊,实在是令人无法想象,这么一位功臣,竟然隐姓埋名了这么多年。

    李玉安事迹登上报纸

    同年8月9日,原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看望了李玉安,并在朝鲜人民的邀请下,前往朝鲜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纪念活动。

    如今各种荣誉加身,再加上全国各地的报道,李玉安并没有因此而陷入沉迷,在问到晚年的想法时,他回答:

    “一件是回河南老家为已故双亲扫扫墓,尽点孝心;一件是想凑点钱,为家乡修条路,尽点做党员的责任。”

    1997年,李玉安因病去世,在看到他的遗言后,在场之人无不落泪:

    “镇上还有 3 条路没有修完,大家一定要齐心完成;荣誉属于战友们,军功章和证书交给组织;我死后,给魏巍这些老战友打个招呼。”

    李玉安(左)和魏巍(右)

    简单的话语,却拥有巨大的能量,老英雄为人民群众奉献了大半辈子,临到头来,还不忘群众,就如当年那般,就算得知自己是烈士,却依旧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生活再苦,也不愿向政府伸手,这样的英雄人物,实在是令人泪目!

    资料来源:中国军网《我采访过的“活烈士”李玉安》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单字解释: 抗 美 援 朝 烈 士 牺 牲 年 后 突 然 找 上 原 部 队 想 念 大 伙 想 念 部 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