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宋希濂的回忆:倘若那30万人真的撤到缅甸,那么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其实,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对撤退到台湾做坚守这一计划是十分谨慎的,有些将领认为台湾太小,不足以作为战略上的支撑,若是想要图谋“反攻”,需要另寻他处。国民党名将宋希濂在分析了国内形势之后,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意见,如若成功施行,很可能会给解放军造成大麻烦!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949年中旬,当时解放军已经完成三大战役,西北、中原、华北、东北全部被解放,国民党军只能龟缩在西南、湘赣粤闽等地苟延残喘。西南的防务是由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与宋希濂承担的,这两人都是黄埔军校毕业,属师兄弟关系。

    有一次,宋希濂在找胡宗南商议战事的时候,突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放弃川渝贵,将30万大军全部拉到云南去固守,如果解放军攻来,就撤入缅甸休整,积蓄力量,伺机北上反扑。宋希濂此言并非是信口开河,他在抗战时,曾带领远征军出国作战,对云南、缅甸的地形和风土人情比较了解,有地利之便。而且,国民党军此时已经军心不稳,根本守不住西南,留下来只会被解放军一口吃掉。

    胡宗南对宋希濂的想法很是赞同,一方面,他也被解放军打怕了,不敢再轻易正面接战,另一方面,他也想保存实力。只要手里还有军队,就能在国府里维持住地位,所谓“有枪就有权”正是如此。随后,胡宗南将宋希濂的意见汇总成册,上报给蒋介石,请求他批准。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蒋介石坚决不许部队南撤,命令胡和宋必须原地坚守,将解放军挡在蜀地之外。因为蒋介石认为,守住西南,就能牵制住大批解放军,缓解湘赣等地的军事压力。而且,缅甸此时还在英国人手中,国民党军要是撤到缅甸境内,必然会引起对方的不满,进而影响到国际观瞻,届时国府很可能在政治上被西方孤立。

    而且,云南物资贫乏,养当地老百姓尚且不易,哪还有余地去供部队用度。要是宋和胡的大军真的去云南,士兵恐怕要经常饿肚子,哪里还有斗志可言。解放军当然也不会坐视不理,第二野战军必定会和第三野战军相互配合,从贵州、广西两个方向发动进攻,到时候,宋和胡就是瓮中之鳖,伸手可擒。

    宋希濂和胡宗南见蒋介石反对,也只好放弃这一战略,部署部队依托巴蜀山地防御解放军的进攻,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他们手下的乌合之众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很快便被全数歼灭。胡宗南运气比较好,乘飞机逃到了台湾,宋希濂则被解放军俘虏。晚年的宋希濂在回忆往事的时候,经常对旁人说,幸亏当时没有把手里30万人撤到缅甸,否则可能会引发恶果。

    这倒不是说宋希濂的战略构想不切实际,会害死这几十万国民党军,恰恰是因为其具有可行性。就在西南战役临近尾声的时候,有一部分卢汉手下的国民党军,就越过边境云南,盘踞缅甸北部地区。通过武装吞并地方部落,收拢溃兵等手段,一度扩张至万余众,在李弥的指挥下,曾多次袭扰云南。后来解放军忍无可忍,联合缅甸发动了一次“勘界”行动,将这股残匪清剿大半,但他们仍阴魂不散,后来也时时游离在中缅交界处,劫掠过往商队,从事非法贸易,堪称罪大恶极。

    万余人尚且如此难对付,试想一下,如果宋希濂的大军盘踞在中缅一带,必定会影响西南地区的安定,让数百万民众再遭战火摧残,也会给解放军带来很大的麻烦。再说李弥手下的残军,后来因为破坏缅甸主权完整,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谴责,蒋介石被迫将他们中的大部分撤到台湾。另有一小部分留在当地,生根发芽,与周围部族相互融合,形成了诸多地方势力,比如果敢、掸邦等等,至今仍旧存续。

    不得不说,宋希濂还是有一些战略眼光的,比刘峙、汤恩伯等人强了不少。但他终究战胜不了依托人民建立起来的解放军,他在东北吃了败果,在西南仍旧无法取胜。国民党崩溃是早晚的事,凭他一己之力根本改变不了什么,宋希濂在功德林改造的时候,也想明白了这个问题,共产主义才是人心所向,才是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

    单字解释: 宋 希 濂 的 回 忆 倘 若 那 万 人 真 的 撤 到 缅 甸 那 么 后 果 真 是 不 堪 设 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