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47年,蒋介石到访延安后,睡毛主席的窑洞坐板凳,那晚彻夜难眠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47年3月下旬,老蒋决定对延安发动进攻,甚至扬言“要在三天之内占领延安”。这时候,延安周围部队仅有三万人,为了能粉碎敌人的进攻,毛主席提出彻底延安,把延安让给敌人,这让不少人想不通,毛主席则表示:“蒋介石占领延安,绝不是他的胜利,而是他失败的开始”,就这样,毛主席和党中央撤走了延安,将一座空荡荡的延安,交给了随后赶来的国民党胡宗南部。

    蒋介石之所以会对延安发动进攻,主要是他想趁着抗日战争胜利,自己兵强马壮的机会,一举对我党实行打击,从而达到自己的愿望,所以他才会违背无数喜好和平国人,执意挑起内战。

    内战打响前,国内外的局势不太适合蒋介石发动内战,于是他三次邀请毛主席来重庆和谈,本以为毛主席不会来到重庆,于是他决定对这件事情大作文章。

    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决定“假戏真做”,前往重庆会一会蒋介石,毛主席到来,让蒋介石确实没有想到。而毛主席在出发前,也做好了人事安排,就是如果自己不能回来的话让刘少奇替代自己。

    之后,毛主席来到了重庆和蒋介石进行会面谈判,双方经过43天的谈判,于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双十协定》签订让很多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看到了希望,可蒋介石却又自己小心思,因为他内心希望是“假和平、真内战.”

    在这样大环境下,蒋介石让部队迅速抢占先机,并在《双十协定》签订第二天,要求迅速绞灭我党。面对蒋介石对我党的威胁,我军调集军事力量对国军进行打击,很快我党在平绥、津浦、平汉(邯郸)三场战役,歼灭来犯国民党军队11万人。

    蒋介石对此很是气恼,他认为自己的军队刚经过抗日战争洗礼,不仅战斗力强,而且装备也不错,可为什么会在解放初期接连输给我军,没有获得多大的进展。

    解放战争初期接连失败,让蒋介石所希望“一定能速战速决”奢望化作泡影。于是,蒋介石决定对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进攻,胡宗南成为了这次军事行动负责人,这一回胡宗南集中了34个旅25万兵力,那时候我军主力部队,分散在全国各地和国军作战,驻守延安的部队只有2万人,一旦延安失守,有可能动摇前线部队的军心。

    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拒绝死战,选择放弃延安,并提出:“我们要拿一个延安换一个中国”撤离前大会上,毛主席要求我军打仗,不要在乎一城一池的丢失,而是要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毛主席的这个预言后两年后得以实现。

    从艰苦卓越万里长征结束后,我党便在延安落户,这一落户便是十年,十年的光阴,让我党已经在这扎下了深根,有一定感情,因而在离开延安前,毛主席、周总理和所有人将房子、院子打扫干净,最后又给胡宗南在自己桌子里留下了一张纸条。随即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程。

    进攻延安前,胡宗南和盛文做了充分的准备,希望能一举完成闪击延安的计划,经过一番策划后,胡宗南将自己精心准备《攻略延安》计划,交给蒋介石审核,蒋介石第一时间审定批准,然而他的计划在第一时间被熊向晖发送到延安。

    延安方面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做好了保卫延安计划,期间毛主席指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主动放弃延安,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成为了我军接下来主要策略,于是中央做好了相关部署,并由彭老总担任保卫延安的总指挥。

    延安保卫战总共持续了六天,我军付出了691人伤亡,歼敌5000多人的重大胜利成果,这次歼灭战,有效的掩护了中央机关和群众的转移。

    胡宗南部在毛主席撤走延安第二天抵达了延安,进城后发现延安城内没有我军踪影,胡宗南虽然对此表示疑惑,可他依旧将自己拿下延安的消息告诉蒋介石,在电报里胡宗南是这样说的:“我军经七昼夜激战,第一旅终于19日占领延安,是役俘虏敌五万余,缴获弹药无数,正在清查中。”

    这份电报中,除了攻占延安的时间是对的,其他都是自吹自造的,胡宗南称我军有五万,可实际上那时候我军在陕北只有不到2万人,一旦我军主力一词出现,胡宗南难以和蒋介石交代,所以他选择夸大战功,保留颜面。

    蒋介石在得知胡宗南迅速拿下延安后很是开心,对胡宗南一顿表扬,并对胡宗南和相应人员进行了一番论功行赏。接着他生成了一个想法,来看看自己老对手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组织了一支顽强得军队和自己对抗了这些年,于是他带着宋美龄和蒋经国飞往延安。

    进入延安后,胡宗南对毛主席住所十分感兴趣,于是来到了毛主席平常工作的地方,不经意间拉开了毛主席的办公桌的抽屉,这时候他看到抽屉里的毛主席为他留下来的一张纸条:“胡宗南到延安,势成骑虎,进又不能进,退又不能退,奈何!奈何!”

    胡宗南看到纸条后,仅是无奈一笑,身为熊向晖十分了解胡宗南的习性,他知道胡宗南的笑,充满了太多无奈和底气不足。

    占领延安对胡宗南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来说,更多是异常空欢喜,胡宗南知道所谓攻占延安,不过就是浮云,而等浮云散去的时候,他将面对残酷的现实。

    可比起残酷的现实,这时候胡宗南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欢迎自己上级蒋介石一家人的视察,为了让蒋介石一行人相信所谓胜利真实有效,胡宗南装模作样安排了战俘,又搞了所谓的战绩陈列室,然后又让报纸使劲造势,忙得不可开交。

    1947年8月7日,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一行人抵达延安,抵达延安后,蒋介石随即住进了事先准备好的豪华官邸,到达官邸他并没有马上前去视察,而是召开了作战会议。

    之所以会在这时候召开作战会议,主要是彭老总对榆林发动了攻击,这让他必须先处理这件事情,在会议上,蒋介石要求部队不再稳扎稳打,而是采取高歌猛进的方式,弥补之前作战的不足。

    抵达延后后第二天,蒋介石便在胡宗南等人的陪同下开始在延安城内走动,在胡宗南带领下,蒋介石相继看了毛主席生活的窑洞和抗日大学,当他看到窑洞里简朴的陈设后,让他十分吃惊,他想不到毛主席和我党生活会如此简朴且清贫环境下,苦苦支撑十多年。

    在十多年时间里,毛主席屡次化腐朽为神奇,让自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可以说这时候,蒋介石的内心是五味杂陈的。

    走出房间后,蒋介石看到了几位老农,于是询问老农:“你见过他(主席)吗?”

    老农回答:“是的,经常见。”

    接着将介绍询问了毛主席装扮,看他是不是和自己一样,而老农告诉毛主席和平常士兵一样,十分朴素装着旧衣服,衣服上也有不少补丁,并且鞋子也普通的布鞋或者草鞋,毛主席已经将自己融入普通民众中,完全看不出来一丝不同。

    接着,蒋介石又询问了毛主席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和起居饮食,当听到老农所说的一切后,蒋介石沉思良久,他确实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对手在百姓眼中形象:“勤俭朴素、平易近人、严以律己”而蒋介石呢,和这一切完全是反正来,所以具体怎么样,他肯定是知道的。

    问完一切后,蒋介石内心始终不能平静,因为这次访问延安,让他知道了很多战报上不能得知消息,这让蒋介石意识到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注定了自己的失败。

    当天晚上,蒋介石没有选择住在胡宗南准备豪华酒店,而是住进了窑洞,在这里他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蒋介石离开了延安这个让他难以安眠的地方,此生在也没有踏足延安的土地。

    就在国军洋洋得意的时候,殊不知自己的末日即将来临。

    由于,这场战役本身就是毛主席唱的一场“空城计”,表面上我军放弃延安,可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为最后的诱敌深入,合歼敌人有生力量做好准备,很快解放军在百姓掩护下,慢慢逼近敌军,国军整编三十六师 ,在沙家店被全歼,六千人被歼,这场战役的胜利,根本上扭转了西北战争的局势,这个结果不仅胡宗南没想到,蒋介石也没想到。

    不久后,胡宗南在延安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因为在彭老总的猛烈进攻下,他的部队接连失败,这让他的优势越来越小,但他依旧大言不惭要追捕毛主席和党中央,可实际上他的举措就是自我安慰,因为在这时候他的十多万大军被我军牵着跑,在这过程中,胡宗南的部队也在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蟠龙战役中渐渐被消耗殆尽,而他的部队连什么都没有得到。

    1947年4月20日,驻守延安的何文鼎率领整编17师撤出延安城,两天后彭老总的西北野战军成功收复延安,此以后,解放战争也进入了最后的反攻阶段。

    从这点可以看出,国军攻占延安就是一场华而不实的胜利,既没有多少作用,也浪费了大量有生力量,可以说这场战争到最后并没有获得想要的效果,反而还让我军越战越勇,国军则是一溃千里。

    其实,蒋介石在发动内战那一刻,已经没办法拯救失败,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全力阻击日军获得了百姓认可。

    所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百姓们十分希望能获得太平,可蒋介石愿顺从民心,而是悍然发动内战,最终让所有一切的慢慢消逝,而他也不得不逃亡台湾,在台湾了却残生。

    而毛主席是因为伟大的领袖,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走出的每一步,都有极深的含义,所以他十分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道理,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和群众打成一片,让所有人知道共产党是带领所有劳苦大众和不公社会彻底决裂,最终让百姓当家做主,中国人民也就此站了起来。

    单字解释: 年 蒋 介 石 到 访 延 安 后 睡 毛 主 席 的 窑 洞 坐 板 凳 那 晚 彻 夜 难 眠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