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才女上联“张长弓,骑奇马,三更作战”,寒门书生巧对下联,才女羞红了脸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一个一个寒门学子,无意间对上才女的上联,没想到竟因此抱得美人归

    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有一个家境贫寒的书生,父母含辛茹苦的供他读书,他自己也很懂事,他知道,对于一个草根平民,只有通过读书才是最能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途径,因此他学习非常用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终于到了上京赶考的日子,于是他拜别父母,踏上了去京城赶考之路。由于所带的路费不多,所以他一路能省就省,从不住客栈酒店,有便宜的民宅就借宿一下,实在没有的话,就随便找个破庙对付一下。

    一天傍晚,看看天色要下大雨的样子,风尘仆仆的书生背着厚重的书箱,开始找地方避雨。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有一户好心人接纳了他,让他有了个落脚之地。

    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主人姓刘,为人乐善好施,听说文质彬彬的书生是上京赶考的,就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不仅给他安排了住处,而且还给他安排了热饭热菜,这让书生非常的感激。

    一聊之下呀,书生才知道,刘老爷夫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而且是老来得女,从小就非常宠爱,这位刘小姐呀不仅知书达理,而且还会帮忙打理家里的生意。

    不过因为徐小姐个性比较强,对自己的婚姻也有自己的考虑,所以二十多了,还没有出嫁,这各年龄在古代已经是大龄青年了,所以这也让刘老爷呀常常为此发愁。

    刘老爷和书生一番交流下来以后啊,发现书生虽然经济窘迫,但气质不凡,谈吐优雅,而且相貌堂堂,将来必有发达之日,这让刘老爷对他顿生好感。

    刘老爷在了解到书生尚无婚配的情况下,便有意想撮合自己女儿。躲在后堂偷听的刘家女儿刚开始听了父母的话,心里还不以为然。

    不过出于好奇,她还是来到屏风后对书生进行了观察。她看到书生正在和自己的父亲侃侃而谈,仪态从容,举手投足,落落大方,而且颇有书卷气息,内心也不禁产生了异样的感觉。

    不过,刘小姐毕竟也是个聪敏谨慎之人,对于婚姻大事也不想太过草率,她想考察一下书生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于是想起了用对联的方式来测试一下他。

    书生在得知刘小姐的用意后啊,也答应试一试。

    刘小姐想到刚读过的苏轼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于是从中获得灵感,便出了一个上联:

    “张长弓,骑奇马,三更作战。”描写了一副纵横沙场的英雄豪杰,骑马拉弓为国征战的情景,英雄豪气尽收眼底。

    书生听完上联,自然想到自古美女爱英雄,不过他也知道,一个征战疆场为国出力的英雄,背后必有一个在闺房中默默付出、打理家事的女子。于是书生稍加思索,很快就对出了下联:“嫁家女,孕乃子,半夜生男”。描写了一个战士家里的妻子,在家默默付出等着夫君凯旋而归,为其生育子女,正是一幅幸福生活的画像。

    上下联均是拆字联,家事对应国事,无论是意境还是对仗都很工整,真是绝妙之极。

    刘小姐听到后感觉很满意,粉脸一红看向刘老爷。俗话说,知女莫若父,刘老爷一下就明白了女儿的心意,自己的女儿这下可以嫁出去了。之后在家人的见证下,双方约定了亲事。

    女子答应书生,无论他能不能考中,她都会一直等他。

    而书生也答应女子,自己一定努力应考,金榜题名之后一定回到这里来报答一家人。在刘府的资助下,书生再也不用风餐露宿了,于是顺利赶到京城,好在天遂人意,书生果然顺利考中功名,不久便骑着骏马来到刘府,回来之后书生和女子正式结为夫妻,婚后夫妻恩爱,儿女成群,成为一桩美谈。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之前有人在直播间问董宇辉老师的一个问题:没钱了怎么办,董老师回答说:那就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人又问他,那没对象怎么办,董宇辉想了想,笑着说,还是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

    你赞同吗?

    单字解释: 才 女 上 联 张 长 弓 骑 奇 马 三 更 作 战 寒 门 书 生 巧 对 下 联 才 女 羞 红 了 脸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