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1971年宋子文去世,宋氏三姐妹都得到消息,为何无一人参加葬礼?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思想体系,一个家族的联系紧密不可分割,但在宋家的血亲之间却出现了一个令人称奇的事件: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因误吞鸡骨而丢掉了性命,后逝于美国。

    但作为他的血亲,三个亲姐妹却没有一人出席他的葬礼,这是何意?

    宋子文

    宋家,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家族

    民国有四大家族,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把控着国民时期的经济命脉,而其中以宋家最耳熟能详。

    宋家影响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曾经还有“宋家王朝”的称号,这是因为宋家出现了许多与中国历史密不可分的人物。

    不论是宋氏三姐妹,还是宋家长子宋子文,他们都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氏三姐妹

    大小姐宋霭龄,曾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后与同样生于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结婚。

    二小姐宋庆龄,孙中山先生的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是新时代的进步女性,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

    三小姐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曾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母,陪同丈夫出席了众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和外事活动,例如著名的开罗会议。当时的宋美龄,在政界可谓是名动一时。

    宋氏三姐妹

    但宋家除了宋氏三姐妹之外,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宋子文。

    宋子文是宋家的第三个孩子,同时也是宋家的长子,在国民政府时期是一位风云人物。宋子文毕业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接着又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在扶持蒋介石上台后,宋子文相继担任了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中国银行董事长等职位,掌握着国民政府的财政大权。

    宋子文与宋美龄

    这样一个在当时名声大震的家族,又出了这么多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们的一举一动自然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宋家的家事,同时也牵动着政治的发展,

    宋子文逝于1971年四月,这是个敏感的时期,而宋家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这个事件,无疑会带上很浓的政治色彩。

    当时的中美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但两国都已经有了友好外交的念头,建交势头越来越盛。

    尼克松有意将此事特地告知宋氏三姐妹,也是想以此为契机,拉近与中国的关系。

    宋氏三姐妹

    在消息发出的当天,美国就收到了中方的回应:宋庆龄女士接受邀请,但由于中美尚未建交,因此并无从中国直达美国的航班。

    美国航空公司将会联系专机,让宋女士从中国经传伦敦,再从伦敦飞往美国。宋霭龄女士也是第一时间就应下了邀约。

    宋美龄女士则已经乘坐从台湾直达美国的班机,正在赶来的路上,她将会在夏威夷休息一晚,第二天就直飞纽约。

    尼克松总统得到消息后,欣喜万分,立即就决定安排基辛格秘密访华。

    基辛格秘密访华

    宋氏三姐妹的抉择

    作为亲姐姐,宋霭龄自然是十分想要前往美国,送弟弟最后一程。但大姑娘已嫁进夫家,此刻的宋霭龄只能将夫家利益考虑在先。

    说起孔宋之争,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宋子文是宋美龄的兄长,而孔祥熙是宋美龄的姐夫,这两人都是蒋介石的政治支持者,如果没有这两家人的支持,蒋介石恐怕很难得到政权。

    因此,蒋介石总是将二人平衡在同一高度,一来是为了安抚,不愿得罪任何一方;二来也是因为孔宋两家势力都很强大,这样的安排能够使他们互相牵制。但是孔宋之间的矛盾就由此出现了。

    蒋介石

    孔祥熙一直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所以在国民政府时期,孔祥熙为人的准则便是以蒋介石的利益为先,这是保全自己利益的最好方法。

    但宋子文不一样,宋子文一直想要等到一定的权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二人在官场上总是明争暗斗,最后以宋子文败下阵来而告终。

    而宋子文的内心自然是很不甘,所以他开始想了另一条出路,通过掌握金融来获得权力。

    在金融上孔祥熙的确输了宋子文一头,处处受他强制,使得孔祥熙很不好受。后来,孔祥熙在“国际货币基金会议”和“橡树园会议”上得罪了美方,慢慢地,孔祥熙在这场斗争中败下阵来。

    孔祥熙

    失利的孔祥熙下野后,寂寞空虚,但要回到过去的位置又极为困难,因此,孔祥熙想要转向治学,重新走回之前办学的路。孔祥熙告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自己有意成为燕京大学的校长。

    但天不遂人愿,孔祥熙的这条路同样走不通。美方并没有同意孔祥熙的请求,因为他在美国的名声不好。这使得孔祥熙怀疑,可能是宋子文在背后做了诋毁他的事,虽然宋霭龄告知他并无此事,但孔祥熙内心一直耿耿于怀。

    因此,积下了这么大的仇怨,孔祥熙自然是对宋子文怀恨在心的,所以,在宋霭龄接到宋子文葬礼通知的时候,孔家是绝对反对宋霭龄出席的。

    孔祥熙

    宋庆龄则是一心想要前往美国出席弟弟的葬礼。

    虽然在国民政府时期,宋庆龄多次与宋子文政见不合,因为她坚决反对国民党的内战和独裁,并为此和自己的弟妹分道扬镳,但多年来,她一直保留着宋子文送给她的两件礼物:小型金属壳收音机和一架“斯特劳斯”钢琴。

    可见,宋庆龄一直都很看重和家人的情谊。

    再来,因为接受邀约对于中美建交良好的外交关系,对于新中国是有很大的有利影响的,因此宋庆龄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前往美国。

    但谁能料到,阻拦宋庆龄的,并不是复杂的主观因素,而是无法克服的客观因素。

    宋庆龄

    在1971年这个时间,中美并未建交,在宋子文去世的这个时间段,尼克松甚至都还没有访华,中美两国只是秘密进行着“乒乓外交”。

    因此,在表面上,中美仍然是处于对抗状态,而在这样的形势下,宋子文这样突然地去世,这导致宋庆龄是无法通过航运到达美国的,再加上航空公司又没有妥善安排,因此宋庆龄很遗憾没有能够送弟弟最后一程。

    而宋美龄也是第一时间就决定去美国,众所周知,宋子文一直很疼爱宋美龄这个妹妹,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宋子文曾大方赠送了一座洋楼给宋美龄当作陪嫁,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Sasha’s西餐厅和上海音乐学院中等音乐专科学校。

    这座洋楼是蒋介石夫妇最喜欢的家之一,蒋介石给它赐名“爱庐”,可见对之的喜爱。

    “乒乓外交”

    而蒋介石自然也是对宋子文很重视的,因为蒋介石能够获得政权,就是得到了宋子文的支持,所以严格说起来,宋子文对蒋介石是有恩的。

    但宋子文这个人一向野心不小,他渴望权力,所以处处打压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孔祥熙,而蒋介石对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对宋子文的为人也十分清楚。

    所以即便是有恩情,但在多年的权力角逐下,很多不满自然也是在心里埋下了种子。但这也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蒋介石

    当时宋美龄一路飞到夏威夷,马上就准备直飞纽约,但蒋介石却突然打来电话,告知他对此事持相反的意见。

    因为蒋介石隐隐约约察觉到了中美关系的缓和,并且建交意向越来越强烈,他担心尼克松邀请宋美龄是别有用意,恐对国民党不利,因此特地打来电话阻拦宋美龄。

    在某种程度上,宋美龄没有去到弟弟葬礼的原因,和大姐很相似,都是考虑到了夫家的利益,毕竟,昔日的姐妹早已嫁作人妇,再不能只以宋家为中心了。

    只不过,比起来,宋美龄考虑的因素,要更加复杂而已。

    宋美龄

    结语:

    总结下来,宋家三姐妹没有出席宋子文的葬礼,并不是外部所猜测的那样,是亲人关系出现了问题。

    因为在宋氏姐妹这里,宋子文永远都是他们的亲人,毕竟血缘至亲,是无法替代的,从小一起长大的亲兄妹,又怎么会反目成仇呢?

    只不过宋家昔日的姐妹,都已有了各自的家庭和事业,因此在她们身上,又存在着另外一张利益网。

    宋家三姐妹

    庞大的宋氏家族已经脱离不了政治,而政治却又无法因为感情而被轻易改变,这样复杂的利益关系,导致一件很简单的事,处处受限,任何一个选择,都会带来影响。

    这样的结局,是宋家三姐妹出于各方利益的考虑,再加上一些意外因素影响,才最后选择出来的。

    只不过,国民政府时期风云一时的大人物宋子文,最后的葬礼,姐姐和妹妹却都没有出席,这不免令人唏嘘。

    单字解释: 年 宋 子 文 去 世 宋 氏 三 姐 妹 都 得 到 消 息 为 何 无 一 人 参 加 葬 礼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