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洪学智去吉林任职,遭官员轻视,副省长得知后狠批:他救过我的命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洪学智是新中国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上将肩章上有三颗将星,洪学智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被人们称为“六星上将”。

    不过,1955年第一次授衔的上将,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授衔的上将,在等级上有很大的差别。

    1955年开始实行的军衔制,分为六等十九级,元帅为第一等,分为两级:大元帅、元帅。

    将官为第二等,分为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以下四等分别是校官、尉官、士官、士兵。

    一等一级大元帅因毛主席拒绝,一直到1965年取消军衔制也没有授予。

    到1988年恢复军衔时,上将军衔的等级发生了很大变化,洪学智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并不是简单地将星叠加。

    在六颗将星之间,洪学智遭遇了一些曲折,曾一度离开军队十八年之久。

    第一次授衔后,洪学智的最高军职是解放军总后勤部长、党委书记。

    在授衔的前一年,有次毛主席问他:“洪学智,我听说你不愿意做后勤工作?”

    洪学智坦率地回答:“是,主席。”

    毛主席问他原因,他说:“主席,我一直都搞军事工作。”

    洪学智所说的军事工作,是指一线部队的指挥员。红军时期洪学智主要担任部队政治部主任和政委等职务,长征期间也短暂做过后勤、收容工作。

    从1942年担任新四军三师参谋长起,洪学智正式进入主力一线部队军事指挥员行列,直到抗美援朝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

    毛主席问他:“那抗美援朝你为什么又搞后勤呢?”

    “那时因为主席下令。”洪学智直话直说。

    毛主席笑了起来:“原来你是服命令啊。”

    于是毛主席又给洪学智下令,让他出任解放军后勤部副部长,他获上将军衔的第二年,就成了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

    洪学智从不消极服从命令,抗美援朝他“赶鸭子上架”,兼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在美军的绝对制空权下,为志愿军打造了一条“打不断、炸不烂、冲不垮”的后勤运输线。

    1986年洪学智出访美国,在一次宴会上一位美国将军问洪学智,毕业于哪所大学。洪学智的回答让他大吃一惊:“我从你们美国的军校毕业。”

    美国将军想着或许能攀个校友,赶紧追问:“您读的是美国哪所军校?”洪学智答道:“美国空军大学。”

    美国将军这才反应过来,洪学智是在说朝鲜战争,只好讪讪为自己圆场:“那请您到我们这里来办公。”

    洪学智一笑说:“你们还没有给我发毕业证。”

    抗美援朝洪学智后勤干得出色,主管全军的后勤工作,他交出了更优秀的答卷,他极大推进了我军后勤的正规化建设,成了我军现代后勤事业的开创者。

    1959年,洪学智离开部队,到吉林省担任农机厅厅长,此后十八年都没有再从事军队工作。

    下放的干部就算是厅长也难免遭到冷遇。洪学智和夫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女儿到长春,来接站的只是省政府招待所的一个处长。

    洪学智满脸笑容要和这个处长握手寒暄,谁知这个处长冷着脸抱怨他出来晚了,然后转身就走,把洪学智伸出的手晾在一边。

    洪学智也不计较,淡定地带着一家人,来到这个处长安排的住处。

    住房是一个旧车库,几乎是密闭空间,经历过无数艰辛的洪学智一句不满的话都没有,从容地和家人在车库里收拾起来。

    洪学智与东北有着很深的渊源,当时抗战结束不久,洪学智就进入东北,先后担任辽西军区副司令、黑龙江军区司令、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司令。

    抗美援朝前又出任东北边防军十三兵团副司令,抗美援朝期间任志愿军后勤司令部司令,也与东北后方基地联系密切。

    这些经历让洪学智在东北有很多战友,他回到东北这些战友不会不关照。

    第二天洪学智到省政府报到,一见主管农机的副省长,两人都十分惊喜。副省长周光1946年进入东北,就一直在地方工作,他和洪学智的渊源,要追溯到红四方面军时期。

    1933年,周光在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担任民运科长,有次十师抓捕的三个土豪,杀害看守战士逃脱,十师有人认为是周光放跑土豪,师部对周光下达了处决令。

    当时担任军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正好来十师检查工作,得知情况要求暂停处决,由他对周光重新审查。

    洪学智看了审查材料,发现周光放走土豪,只是村民在传言,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到牢房询问周光,周光说他那天和战士换岗,突然听到枪声,赶去一看就发现一名看守战士被打死,三个土豪不见踪影,具体的情况他也不清楚。

    非常时期,拿不出周光没有放走土豪的证据,也不能洗清周光的冤情。洪学智先压着案子,派出小部队搜捕三个土豪。这时候省委传来指示,要求尽快对周光执行死刑。

    洪学智顶着压力又拖了一阵,终于小部队从山上抓回了躲藏的土豪,土豪的口供证实了周光的清白,洪学智谨慎认真地处理,才让周光死里逃生。

    洪学智这个时候成了周光的下级,可在周光心中,他永远是自己敬重的老首长、救命恩人。

    见到洪学智聊了没多久,周光就拉着洪学智,要去看洪学智的安置情况。

    到洪学智的住处一看,周光脸色大变,马上叫来给洪学智安排的那个处长,把那个处长狠狠批评了一顿,让他立即重新给洪学智找住处。

    等安排好较为舒适的住处,周光又自己掏钱,为洪学智添置了一些家具和生活用品。

    洪学智并不缺钱,他下放当厅长,上将行政五级的工资压一级到行政六级,仍然算吉林省最高的工资。不过老部下的心意他无法拒绝,只好接受周光“尽地主之谊”。

    很快洪学智的夫人被安排到学校工作,两个小女儿也送到幼儿园寄宿。没有后顾之忧的洪学智全力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由周光带着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熟悉基层情况。

    有次洪学智在一个农机厂做报告,说这个农机厂每月都要演三台大戏。月初闲散“天女散花”,月中赶进度“徐策跑城”,月末加班加点“张飞夜战马超”。

    他痛心地对大家说,这样干尽出劣质产品,怎么能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听了他的报告,这家农机厂做出整改,刹住了赶进度忽视质量的风气。

    1960年,全国生活物资供应紧张,食物等生活必需品每人都有定量,领导干部也不例外。洪学智的两个小女儿在幼儿园吃不饱,跑回家找父母要食物。

    洪学智心疼得不行,不顾计划让两个女儿吃了一顿饱饭,结果搞得他们夫妻快要断粮,幸亏一个找上门来的老战友给他救了急。

    这个老战友叫任荣,开国少将,1933年在川陕根据地加入红四方面军。

    抗战胜利后任荣进入东北后,一直在东北的部队中任职,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洪学智的领导下工作过。

    1960年任荣调任三十八军政委,从通化到长春开会时,就赶来拜望洪学智。两人叙着旧谈着当下情况,看到洪学智没有因为下放有丝毫沮丧,任荣感到很欣慰。

    谈兴正浓不知不觉就到了饭点,任荣很奇怪洪学智没有留他吃饭的意思。起身告辞时任荣留了个心眼,特意找机会观察了一下洪学智家的厨房。

    那时没有冰箱,厨房有什么食物基本能一览无余,任荣发现洪学智家的厨房,只有一小袋疑似粮食和几棵小葱,就明白洪学智没有留饭的原因了。

    任荣心里作痛但没有说什么,回到部队他叫来两个跟随他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士,说要他们去完成一个秘密任务。

    任荣在部队搞了袋黄豆,要两个战士给洪学智送去。

    鉴于洪学智当时的境况,任荣不好对战士明说送给谁,只说送给以前的首长,并叮嘱不要让人看到。

    两个战士一听心里就亮了,马上向任荣表示:“政委的首长也是我们的首长,我们一定给老首长送到,请政委放心。”

    随后两个战士一刻也不耽误,带上那袋黄豆开车就往长春赶,他们急着要在当天午饭前把黄豆送到,免得老首长断顿。

    中午前两个战士赶到洪学智家,放下一袋黄豆就走。洪学智追着问是谁送的,两个战士说是军事机密不能说,只告诉洪学智:“我们是首长的兵,也是您的兵。”

    一听这话洪学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心里满满都是感动。

    十年过后,洪学智没有重返部队,反而被下放金宝屯农场劳动。

    洪学智一到农场,领导高连长冷着脸没跟他说什么话,就把他安排到豆腐坊工作,也没有让人监督他,一副放任自流的样子。

    豆腐坊的人见来了一个快六十的大叔,也没有让洪学智干活。

    可洪学智却不喜欢无所事事,他在一旁观察,发现豆腐坊做豆腐成型有问题,豆浆已经煮到位,几个工人还闲在一边不点卤。

    洪学智提醒说:“豆浆气冒均匀就应该点卤了。”几个工人诧异地看他一眼,就按他说的操作起来。

    果然豆腐点出来,不仅成型漂亮,还特别的嫩,那天农场的人吃过饭都说豆腐好吃。

    高连长听到消息,不动声色地夸了了句:“这他也行。”

    和洪学智同屋的是一个姓孙的小伙子,高连长不怎么和洪学智说话,却专门让一个员工去给洪学智传话,让他在屋里尽量少说话。

    洪学智一听便知道高连长是让他注意身边的人,不过他从容应对,该说说,该笑笑,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

    不管在豆腐坊还是在寝室,洪学智都和身边的人相谈甚欢,高连长制止了几次不见效,干脆把洪学智调离豆腐坊去粮库扛麻袋。

    逆境之下,洪学智也活得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他没有提心吊胆的心境,眼光总放在有意义的事上。

    农场的知青都在抱怨伙食差,却想不出改善伙食的办法。洪学智看到很多弄脏的粮食被白白浪费了,就向高连长提出,用废弃的粮食来喂猪,改善大家的伙食。

    高连长没多说,只让洪学智去办。后勤上的事,大到全局,小到饲养,洪学智的办法都很多。

    废弃的粮食喂猪不浪费,猪粪培在菜根周围,又可以当肥料,又不会被雨水冲走污染环境。这样一来,猪喂得壮,菜长得好,知青们有菜有肉,伙食得到很大改善。

    猪肉吃着香,养猪的时候,洪学智却吃了不少苦头。不过那些苦头,让洪学智创造出一个在当地广为流传的绝技。

    洪学智长期在部队工作,却和嗜酒如命的许世友上将相反,一点都不喜欢喝酒。遇到推不了的酒场合,洪学智会作弊,借擦嘴的动作,把口中的酒悄悄吐在手帕上。

    自己不喜欢喝酒,洪学智却知道发挥酒的作用。刚开始养猪的时候,五十头小猪个个好动,吃了不睡觉都争着拱圈。

    矮土墙一次次被拱倒,每次又抓小猪又修墙,累得洪学智和小孙两人腰酸背痛,小孙直呼养猪不是人干的活,要么不养了,要么就得加人手。

    洪学智思索了一阵对小孙说,他有办法让小猪吃了就睡不再拱圈。然后他去酒厂买了些酒糟,和在猪食里煮给小猪吃。小猪吃完都醉卧不起,再也没有出现拱圈的情况。

    小猪吃了就睡,三个月后都胖得走不动,想拱圈也没有体力,而且也到了屠宰的重量不必再喂。

    农场和上级的领导得到消息,都来查看猪长得快的原因。洪学智详细介绍了经验,告诉大家酒糟要新鲜,不然度数不够效果会不理想。

    此后酒厂出现抢酒糟的风潮,用酒糟喂猪成了当地的一大特色。

    在农场干了一年,毛主席就让周总理,汇报洪学智在吉林的情况。早在1965年,毛主席就问过韩先楚:“很久没有见到洪学智,他到哪里去了?”

    韩先楚告诉毛主席,他也很久没有见到洪学智,只听说洪学智到了吉林。

    毛主席让韩先楚转告对洪学智的信任,洪学智听到传话后对韩先楚说:“请你转告毛主席,我在吉林很好,学到不少东西。”

    时隔六年,毛主席又向周总理询问洪学智的情况,周总理马上打电话到吉林查问。

    吉林当时的领导层赶紧来到农场,让大家评价洪学智在农场的工作,洪学智主动做了回避。

    一直和洪学智在一起的小孙第一个发言,对洪学智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农场的其他领导、员工,也都对洪学智做出了肯定的评价。

    这些情况汇报给周总理,洪学智就被调回省里工作。

    走的时候高连长才对洪学智说道:“抗美援朝时我也在后勤部工作,是您手下的兵。”洪学智听后感动不已。

    洪学智回归部队是在1977年,他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军委委员,随后担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

    1980年,洪学智再度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接着又担任军委副秘书长、总后部长兼政委。

    1988年恢复军衔制,洪学智还在军委副秘书长的任上。担任军职一定要授衔,这也是还有其他的开国上将在世,但只有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原因。

    1988年的军衔制是五等十八级,和1955年相比,将官成为一等,上面没有元帅。上将设有一级上将,其他上将属于一等二级,预留给小平同志的一级上将没有授予。

    1955年,小平同志如果授衔就应该是元帅,后来响应毛主席不担任军职不授军衔的号召,小平同志没有要军衔。

    开国将军中,也有不少在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只不过其他的开国将军军衔比第一次授衔都有提升,唯有洪学智的军衔已经到顶没有变。

    因此1988年,出现了一批“四星上将”、“五星上将”,其中由第一次授衔一颗星少将,晋升三颗星上将的“四星上将”有九人,由第一次授衔两颗星中将,晋升三颗星上将的“五星上将”有两人,而洪学智则成了史无前例的“六星上将”。

    “六星上将”的六颗星,每一颗都闪耀着对我军的卓越贡献,“六星上将”也成了世界军史上独一无二的佳话。

    单字解释: 洪 学 智 去 吉 林 任 职 遭 官 员 轻 视 副 省 长 得 知 后 狠 批 他 救 过 我 的 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