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50岁慕容伏允自缢身亡,临死前不解:唐军奔驰五千里就为弄死我?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当唐太宗看到李靖时,他惊愕地发现,这位刚刚灭掉突厥的大唐名将佝偻地躺在病床上,慌乱中下床行礼时也因患有足疾的左腿而稍显迟钝。

    李靖已知晓皇帝的来意,他以一种极其兴奋的眼神迎接唐太宗的到来,在那眼神之后,隐藏着李靖对余生的乞求。

    “陛下,李靖虽然年迈,却不愿躺在功劳簿上了此残生,就让我带兵消灭吐谷浑吧。”

    名将李靖

    吐谷浑是一个人名,复姓慕容,是鲜卑慕容氏的祖先。金庸老先生的作品《天龙八部》中慕容复心心念的大燕国便是慕容吐谷浑的侄子慕容皩建立的。大燕国建立之前,慕容吐谷浑因与慕容皩的父亲慕容廆心生芥蒂,便横跨内蒙古高原,从辽东迁徙到青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他的孙子慕容叶延继位后将祖先的名字当作国家和民族的称谓。

    南北朝乱世,吐谷浑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时间,拓地数千里,可惜在鼎盛时期遇到了一样喜欢对外扩张的隋炀帝。强大的隋帝国很轻松地击败了慕容伏允的吐谷浑,并在吐谷浑原址建立了西海、河源郡。然而隋末动乱的到来,再次给予了慕容伏允复国的机会,借与唐公李渊联手攻打河西李轨的机会,慕容伏允得到了新任中原王朝大唐的青睐。

    唐朝时吐谷浑

    贞观初年,年事已高的慕容伏允将朝政大权委任给天柱王,这位热衷于对外扩张的宰相对唐太宗阳奉阴违,遣使入贡的同时,也在边境搞一些小动作。唐太宗多次派人前往吐谷浑训斥,并勒令慕容伏允前往长安亲自解释,然而慕容伏允不仅没有去长安,反而扣下了唐太宗的使臣赵德楷。

    贞观八年,一忍再忍的唐太宗决定对慕容伏允实施武力打击,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领党项、契苾等多国联军闪击吐谷浑。

    王觉仁在唐史读物《血腥的盛唐》中揭示了唐太宗攻打吐谷浑真正的原因:“在大唐与西域诸国之间,有一条狭长的交通要道,那里被称为河西走廊。自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可达西域,通过西域便是中亚、西亚以及欧洲。这条贯穿亚欧大陆的重要贸易通道便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而吐谷浑恰好位于河西走廊的南侧,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

    吐谷浑扼守古丝绸之路咽喉

    而放牧于青海湖一带,从波斯引进的吐谷浑最优秀的战马青海骢是称霸西域最重要的武器,拥有了青海骢,就等于得到了悬在西域诸国头上的一把利剑。

    段志玄虽然击溃了吐谷浑的边境部队,突入敌国八百余里,却担心粮草不济而撤兵,没有达到唐太宗灭掉吐谷浑的战略要求。

    因此,唐太宗迫切需要一位善于长途奔袭战的将领替他分忧,在雪夜中奔袭上千里灭亡突厥汗国的李靖自然而然成为他的首选目标。然而,自突厥回来后,李靖备受猜忌,闭门在家,连尚书左仆射的官职也请辞了。

    可是,皇帝有需要,纵然李靖一百个不愿意,他也要满心欢喜地去迎合,甚至主动请缨前往环境极其恶劣的青藏高原。

    吐谷浑鼎盛时期疆域图

    年逾古稀,身患足疾的李靖与侯君集一起奔向吐谷浑的战场。然而慕容伏允早已烧毁全部的草场,后撤两千里,躲进了柴达木盆地。在物资供给极端困难的情形下,李靖没有像段志玄一样撤兵回国,而是与侯君集分兵合进,以战养战,在海拔四千米的青藏高原上开启了一场艰苦卓绝的远征。

    两路唐军奔袭数千里,大小数十战,将吐谷浑的有生力量几乎全部击溃。然而慕容伏允却从柴达木盆地越过阿尔金山,跑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端的且末城。

    抵达大非川的李靖稍作停息,立刻向且末城进发,慕容伏允再次仓皇逃窜,这次他跑到了西边的突伦川,然而突伦川也并不是安全地带,唐军将领契苾何力带着一千精锐,穿越重重沙漠,抵达突伦川,俘虏了慕容伏允的妻子和儿子。

    而慕容伏允又跑了,在恶劣环境中跟随他一起逃亡的士兵心灰意冷,纷纷离他而去,慕容伏允无奈之下,只得自缢而死。

    唐军远征逼死慕容伏允

    慕容伏允死后,唐太宗并未侵占吐谷浑的领地,而是扶持了一个亲唐的政权。慕容伏允的长子慕容顺从小就在中原王朝当人质,汉化程度非常高,且被慕容伏允抛弃,是最适合充当新任可汗的最佳人选。

    贞观九年,唐太宗批准吐谷浑复国,册封慕容顺为吐谷浑第十八任可汗,并派遣唐将李大亮驻守。

    然而到了唐高宗晚年,亲唐政权吐谷浑遭到崛起中的吐蕃强力围剿,再次灭国,而在吐谷浑的旧址上,薛仁贵、王孝杰等名将纷纷折戟,数十万唐军埋骨其处,也未能帮助它重新复国。

    吐谷浑最终被吐蕃兼并

    在《血腥的盛唐》中,作者王觉仁重点描绘了一场追逐战。从长安出发的李靖刚刚踏上吐谷浑的领地,便开始了一场跨越高山冰川的追击大戏。在白雪皑皑的高原和赤土上,鄯州到大非川,大非川到且末城,且末到突伦川,五千多里的长途跋涉,最终迫使慕容伏允崩溃自杀。

    唐军之所以如此穷追不舍,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唐太宗的压力。一向喜欢斩草除根的唐太宗根本不会给50岁的慕容伏允任何可以翻身的机会,而追击五千余里,无疑是向西域诸国展示了一次强大国力,为日后拿下西域,在心理上给于了极大的威慑作用。

    单字解释: 岁 慕 容 伏 允 自 缢 身 亡 临 死 前 不 解 唐 军 奔 驰 五 千 里 就 为 弄 死 我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