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平津战役中规模最大的一战,双方投入47万人,国军为何死战不退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解放战争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三次大决战的胜负对比,导致国军输掉这场国运的最后底蕴,其中东北战场首先失分,丢掉唯一一个重工业基地。其次华北战场的平津战役再次失利,失掉北方的战略要地。最后淮海战役的大崩盘,失去最后的底蕴。从此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只能被动地进行消极防御,与败退台湾的无奈收场。

    这其中平津战役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天津攻防战是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共计47万,但国军却打出死战不退的风格。最终历经29小时的破城战,国军败北从而平津战役进入尾声。这其中国军为何要死战不退,直到被全军围歼的下场。这就不得不说其中背后的政治博弈与过度自信的打击。这内部的权衡,才是此次战役不得已的问题。

    一、中央军被当做筹码的无奈

    平津战役敌我双方的优势力量对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如果单纯是华北我军力量单独吃下傅作义的华北作战军,可能难度比较大。但是经历辽沈战役的胜局,我东北野战军在消化东北工业基地的产能,以及国军在东北部队的武器装备后。

    我军的实力就已经不比傅作义的华北军差,尤其是东北军秘密入关后,形势已经对我军越来越有利。反观华北剿总部队内部却始终难以形成一致,傅作义的绥远系军队与中央军总是互相掣肘,难以真正形成合力。

    本身就在兵力相差不大的背景下,处于极端的不利状态。但是内斗的传统还是左右着国军的内部战斗力问题。当时华北国军主力主要有傅作义的嫡系部队22万人马,中央系军队30万人马,相互制约与监督。

    互相划分各自战区,进行独立作战的部署。当时傅作义的嫡系部队都统一安排在北平以西的作战区域,而中央军则被划分在北平以东的区域,这也包括天津在内。当时经历华北的战役之后,傅作义吃了不小的亏,认识到国共双方的战力差距。

    为了保存自己的嫡系剩余人马,开始与我军进行秘密谈判,企图想要保持自己的军权与地位。这时最大的阻力就是中央军的牵制,为此天津战役就是最后的博弈底线。中央军的抵抗就是为了自己起义增加更大的筹码。

    当时的中央军属于被傅作义牺牲的祭品,也是为了增加投降的成本,满足自己保留军队的野心。这一战就是傅作义最后的赌博,希望中央军能够坚持2—3月的时间。只不过最后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中央军也被坑的全军覆没。这可能是中央军的无奈,也是傅作义没有想到的结果。也从侧面看出我军强大的攻防能力。

    二、城防作战下的损失对比过度自信

    当时天津作战双方投入兵力达47万之多,国军守城部队13万,我军攻城部队34万。但是我军的装备与作战能力都有提升,已经不是初期的无经验,也无火力优势的时期。但国军还是沿用老传统的眼光,借鉴当时的长春之战、太原之战的战果,来衡量我军的战斗力。

    认为城防战的优势在国军,且攻城损失一定大于平时的正面作战。我军强攻必定承受巨大的损耗,坚守一定的期限还是十分简单的任务。只不过旧眼光的局限性,限制我军实际作战能力的更新。

    经历大规模战斗的洗礼,我军的攻坚能力已经得到成熟化的提升。且东北作战缴获的美式重装备成为我军攻城利器。国军赖以自保的基础已经没有限制。这就造成国军的过度自信,遭到我军无情的攻势破防。

    三、不撤退命令葬送这支部队的后路

    结果历时29小时的不间断炮火攻击与攻城巷战,国军即使拼命抵抗还是难以挽救失败的命运。在这紧要关头,作为负责人的陈长捷几次打电话请求突围作战,但都没有音讯。只能被动死扛我军的攻势。

    最终战斗结束,国军还是没有撤出战斗。傅作义当时也是有私心的,毕竟牺牲的也不是自己的部队,对自己没有任何损失。只要自己的部队主力仍在,自己的筹码就能够稳固。而中央军的损耗则大大削弱对自己的牵制。

    所以直到全军覆没,也没有下令中央军撤退。就是要削弱中央军的实力与在华北的影响力,还有就是再试探我军的实力。以此判断我军的战力以及自己之后的出路。

    结语:天津之战的结果,打消傅作义最后的顽抗。也是傅作义的自保与试探行为,最终牺牲掉国军的中央军主力,完成自己的战略目的。只不过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也把中央军给坑了一把。这并不是中央军要死战到底的决心,而是傅作义故意消耗的结果。战斗的结果就是平津战役提前收尾,以及傅作义放下自己的军权幻想。

    单字解释: 平 津 战 役 中 规 模 最 大 的 一 战 双 方 投 入 万 人 国 军 为 何 死 战 不 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