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建安二十四年,为何众多三国名将“集体去世”,当时发生了什么?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时间回到公元219年,在这一年里,东汉王朝的气数即将走到尽头。同时,它也似乎是终末的前奏,在这一年里,中华大地上所经历的变故实在是太多。

    这一年里,告别人世的英雄豪杰数不胜数,不管是魏国,蜀国还是吴国都有不少的名将离世,再往后一年,三国中的君主曹操也告别了人世,随之一同离世的还有法正等蜀吴的名将。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大量的英雄豪杰告别人世,为这一年时间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那么,在座的各位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一年里会有这么多的英雄人物离世呢?

    其实,这其中有着多个角度的因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汉中之战

    作为三国时代的主题,战争就是那个年代的代名词,而这,也是那一年众多的英雄豪杰,早早退场的主要外因。建安二十四年,中华大地上可以说没有一片安宁之地,狼烟四起。

    在富庶的西川,刘备和曹操为了重要的战略要地汉中,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剑拔弩张之下,汉中之战爆发了,刘备曹操双方都为了这场战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刘备将原本占据着的荆州割让了一半给东吴,作为让东吴乖乖看戏的门票,而曹操也不甘示弱,直接带着夏侯渊,张郃等名将登场,力图在气势上就要将刘备压死。

    只可惜,刘备并不吃这套,在靠着法正和黄忠二人的以逸待劳之计将夏侯渊斩杀。随后,汉中的魏军顿时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尴尬场面,若不是张郃绞尽脑汁收集残军的话,只怕是曹操的汉中兵团会被尽数消灭。

    夏侯渊折戟沉沙之后,为了振奋军心为夏侯渊报仇,曹操不顾自己的魏王之尊,亲自降临到了战场上,接管了战场上的最高指挥权。只可惜,曹操在耍阴谋这件事上还是比不过诸葛亮。

    他被诸葛亮的阴谋算计,陷入了尴尬境地、进退不得。此时此刻,面对着进退不得的场景,曹操随口的一句“鸡肋”被杨修拆解,诸军皆失去了战意,曹操为避免军心大乱,只好将杨修斩首正法。

    夏侯渊之后,杨修成为了魏国第二位,在汉中之战牺牲的英雄豪杰。尽管曹操将杨修斩了,避免了军心大乱,但是第二天的战斗却使得曹操面门被魏延一箭射中。

    丢了两颗门牙的曹操,最终明白了杨修是正确的这件事,厚葬了杨修之后,将汉中拱手送给了刘备,班师回朝。虽然蜀国在这一战中取得了胜利,可是,这场战斗蜀国却并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

    蜀国的代价也极其惨重的,法正在这一年的随军生涯中染上了疾病,在45岁那年便去世了。别的不说,作为刘备帐下最重要的谋士,法正的去世对于刘备来说算得上是断一臂。

    因此,虽然刘备得到了汉中,但是他在汉中之战也付出了代价。有意思的是,就在西川战场打得如火如荼之时,荆州的地界内也不怎么太平。

    襄樊之战

    关羽为了和自己的大哥刘备遥相呼应,率领着荆州精锐出师北伐,攻打魏国南方的门户襄阳和樊城。在曹仁满宠的死守下,两座城池暂时保住了平安。

    不久后,曹操的增援大军在于禁庞德的带领下赶来,襄樊之战正式爆发。襄樊之战一开始,曹仁原本想坚守城池,靠着援军战胜关羽,事实也证明曹仁的判断正确。

    要是就靠他去和关羽对阵,只怕是还没几个回合就要被关羽给斩了,虽然曹仁将襄樊城池把守得很好,但是出乎曹仁预料的是,曹操派来的援军实在是太没用了。

    带队的于禁,居然选择将军队屯扎在河流下游的谷口中,给了关羽一场大水全歼他们的机会。随着关羽一场大水,于禁率领着的三万援军最终成为了瓮中之鳖,被关羽尽数消灭。

    不仅如此,于禁本人还成为了关羽的阶下囚,而不愿归顺关羽的庞德,则成为了关羽的刀下之鬼。关羽乘胜追击,加紧围攻原本就摇摇欲坠的襄阳和樊城,魏国南部的军情顿时告急。

    闻听关羽将于禁、庞德所率领的援军全灭之后,曹操大惊失色,一时之间慌了手脚,居然想迁都以避开关羽。幸好,在司马懿等人的劝阻下,曹操打消了这个念头。

    冷静下来的曹操,决定让徐晃带着十万大军去解樊城之围。随着曹军主力的出动,关羽意识到了情况不妙,准备率军后撤了,可是为时已晚。

    关羽的后路早就已经被东吴的吕蒙所切断,就连他的大本营荆州,也已经落入了东吴之手。无奈之下,关羽只得退守麦城,在麦城兵败败走之时被孙权擒获。

    孙权也知道,关羽不会臣服于自己,也不和他废话,直接下令斩了关羽父子。就这样,襄樊之战告一段落,同时参战的三方都有不小的伤亡。

    从表面上来看,只有魏国和蜀国两方损失惨重,魏国损失了庞德和于禁二人,蜀国则是关羽父子在此战中丧生,吴国坐收了渔翁之利,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是。

    吴国因为此战,同时成为了蜀国和魏国的仇家,当时策划了白衣渡江的吕蒙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去世,和关羽、庞德等人一起去了阎罗殿作伴。吕蒙之死可以说是蹊跷之际,但是却又是合理合情。

    其他因素

    建安二十四年中,所爆发的两场大战,导致了魏蜀吴三国损失了众多的人才。由此可见,之所以建安二十四年会成为众多名将生命的终点,战争是最重要的因素。

    而除掉战争因素之外,还有两个相对来说很重要的因素,使得这一年里名将们纷纷凋零。首先是气候,东汉末年时分,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寒冷年代。

    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可以用冰天雪地四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如此寒冷的气候,对于人的身体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考验,在古代,人们很有可能会因为异常寒冷的气候弄坏身体,染上疾病。

    其次,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因素,那就是最开始的那批名将们的岁数,到建安二十四年都已经不小了。岁月不饶人,他们已经在这个时代奋斗了近三十年。

    就算他们是少年时期,已经奋战在了一线战场上,此时此刻也已经接近50岁了,更不要提像刘备、曹操这样中年起家的豪杰,他们都已经是年逾六旬了。

    在古代,人均寿命不过三十四岁的时代下,能活到五六十岁已经算得上是高寿了。不是人人都是廉颇、黄忠那种老当益壮的存在,他们的身体也不是钢筋铁骨,常年的征战终究还是会留下损伤的。

    总的来说,将这几个因素和战争因素混合在一起后,就成为了建安二十四年名将集体离世的答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单字解释: 建 安 二 十 四 年 为 何 众 多 三 国 名 将 集 体 去 世 当 时 发 生 了 什 么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