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徐茂公算出罗成有73岁寿命,为何罗成只活到了23岁,折寿50年?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罗成,被称为“冷面寒枪”,在《隋唐演义》中以其卓越的武艺和不凡的仪容闻名。徐茂公预言显示他可以活到73岁,罗成却在23岁时英年早逝,令人惊叹的是他的生命竟然比预期短了整整50年。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位年轻英雄的生命如此短暂?难道是他的孤傲和自负,或者是古代传说中所谓的“少德”所致?

    在隋唐时期,罗成以其俊美的容貌和冷峻的性格著称。日常他总是佩戴银冠,披着白袍,身穿银色鱼鳞铠甲,骑着一匹被誉为“西方小白龙”的宝马,擅长射箭和使鞭。

    他最喜爱的武器是一杆通体滚银的长枪。身为越国公,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是高高在上、不易亲近的。

    一天,罗成从战场归来,一如既往地得到了众人的侍从。

    他下马后,脱去战装,换上了大红中衣和外罩的衬色长袍,系上一根蓝绒带子,换上方头布靴。罗成还戴上了家常的巾冠和额头处的美玉,随后独自出门,腰间揣着银子。

    在大街上,罗成的目光被一处草搭的简易棚子吸引。那里围了许多人,他看到招幌后,便知是算命的地方。在人群中,他大声宣布了自己的到来,“诸位让一让,学生我且要算一算”。众人见他非凡气质,便让开了一条路。

    罗成走到卦摊前,算命先生笑眯眯地说:“大算是十两银,少一钱不灵,小算是五两,一样的规矩。”

    罗成坐下,表示愿意支付任何费用。算命先生要求他报上生辰。罗成答道:“我是庚午年,五月五日午时生的。”

    算命先生称赞他的命格极佳,预言他将成为一位高官,家中富裕。这让罗成十分满意,对占卜师的能力深信不疑。

    但当询问寿命时,算命先生的表情变得严肃。他沉默良久,最后说出了让罗成震惊的话:“你只能活到23岁。”

    罗成震惊不已,要求算命先生重复,后者确认了这个预言。罗成愤怒地反驳:“我是越国公罗成,徐茂公徐军师曾预言我能活73岁,你怎可说我只有23年寿命?”

    算命先生看罗成愤怒的样子,立马做出了解释。

    年轻的罗成和秦琼在罗艺王府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两人都是武艺高强,彼此间充满了敬意和钦佩。

    在罗艺王府的演武场上,罗成和秦琼相约进行武艺交流使彼此的武艺更加精进。

    然而,在交换武技的最后阶段,罗成却产生了一丝忌惮。他心想,若秦琼学会了自己所有的绝技,将来是否会成为自己的劲敌?

    因此,在教授“回马枪”这一绝技时,罗成刻意留了一手,没有将这一招的精髓完全传授给秦琼。

    算命先生在算卦时指出了这一行为,认为罗成的这种“心短气窄”的表现是不德之举,因此他的寿命被减少了十年。

    在罗成下瓦岗山的艰难时刻,徐安郎出手相助。徐安郎是个地位不低的武将,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和人脉资源。

    随着罗成势力的增长,他开始变得越发野心勃勃。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罗成开始疏远曾经的盟友,包括徐安郎。

    在一个紧张的军事会议上,罗成下了决定:“徐安郎虽曾助我,但现在已是累赘。为了大局,我必须舍弃过往。”

    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徐安郎的死亡。徐安郎被罗成陷害,落入敌手,最后不幸遇害。

    徐安郎的死对他的家庭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他是家中的顶梁柱,他的去世让家庭陷入了绝望。

    徐家老母亲悲痛欲绝,哭诉道:“我儿为何遭此不幸?曾助罗成,却换来家破人亡。”

    这一不义之举,被算命先生视为罗成负恩忘义的表现,因此他的寿命又减少了十年。

    罗成在下瓦岗山期间,曾经得到徐安郎的帮助。但后来,罗成反过来忘恩负义,导致徐安郎的死亡。徐安郎家庭因此失去了支柱,这一不义之举再次让罗成失去了十年寿命。

    登州城的争夺是一场关键的战役,对罗成来说,这不仅是扩张势力的机会,也是展示其军事才能的舞台。他的异母弟兄,同样也有着对登州城的野心。

    随着战争的进行,罗成意识到自己的计划难以实现,除非去掉阻碍他的最大障碍——他的异母弟兄。在一次夜晚的私下会面中,罗成向他的弟兄发出了最后的警告:

    罗成冷冷地说:“兄弟,你阻碍了我的计划。你应该退出这场争夺。”

    弟兄愤怒回应:“我同样有权争夺登州城,为何要让给你?”

    面对弟兄的坚持,罗成采取了极端的手段。他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利用自己的军事优势,将弟兄逼入绝境。最终,在一次混战中,弟兄不幸遇害。

    算命先生在后来的卦象中指出,罗成这种对亲情的背叛行为,使他的寿命减少了十年。这一事件反映了罗成在权力和家族之间的矛盾,以及他在乱世中所做出的残酷选择。

    单雄信对罗成有救命之恩,但罗成却因政治原因监斩了他。这种对恩人的不忠行为,又是罗成寿命减少的原因之一。

    当唐王下令处决单雄信时,罗成作为当时的高官,被指派执行这一命令。

    执行日的清晨,整个刑场笼罩在一片沉重的氛围中。罗成穿着官服,站在刑场的中央,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被带上刑场的单雄信。

    单雄信被绑在柱子上,他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深深的遗憾。罗成提起手中的令箭,向刽子手示意。

    随着罗成的一个手势,刽子手挥刀而下,单雄信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最后,罗成在唐王请将仪式上接受了唐王的三拜。按照古代礼仪,这被视为对天子的不忠,因而罗成的寿命又减少了十年。

    唐王为了显示对罗成的重视和尊敬,特地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请将仪式。在那个时代,这样的仪式是对将领最高的荣誉之一,象征着将领的功绩与地位。

    当天,朝廷官员、武将及众多士兵齐聚一堂,场面庄严肃穆。唐王身着龙袍,坐在高位上,下方是罗成,穿着战袍,显得英姿飒爽。

    唐王开口说:“罗成将军,你的功绩昭著,我今天特地为你举行请将仪式,以示我对你的赏识和信任。”

    随着仪式进入高潮。按照礼节,唐王起身,向罗成行了三拜。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情形,因为天子的三拜有着极高的尊荣意义。

    在唐王第一次鞠躬时,罗成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但他并未阻止。当第二次、第三次鞠躬发生时,他逐渐意识到了这一行为的重大意义,但仍旧没有作出反应。

    场下的官员们窃窃私语,对这一幕感到震惊。他们没有预料到唐王会如此重视罗成。

    但这一仪式并没有给罗成带来好运。按照古代礼仪,天子的三拜代表着极高的尊重,但同时也意味着接受者对天子的绝对忠诚。

    罗成的接受,被解读为对天子的不忠,因为按照传统,天子只对天地和父母三拜。

    在这一事件之后,道师傅指出罗成的寿命因此又减少了十年。这一事件反映了罗成在权力和忠诚之间的矛盾,以及他在这个动荡时代的悲剧命运。

    道师傅向罗成解释了这些原因后,罗成虽有悔意,但已无法挽回。他从腰间取出银子,希望能找到补救之法。然而,道师傅告诉他,已来不及增寿,只能用这些银子作为过阴司的盘缠。

    不久后,罗成被调往与李建成和李元吉共同平定刘黑闼的叛乱。

    在接到命令调往前线与李建成、李元吉共同作战时,罗成已经感觉到了不祥的预兆。

    在与亲信将领的会议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这次出征非同小可,我怕此行不仅是对抗敌人,更可能面临朝内的权力斗争。”

    即便心存疑虑,罗成仍然表现出了他作为将军的勇气和智慧。在战场上,他英勇无比,指挥若定。他的战马奔驰在战场上,长枪在敌人中穿梭,一次次击退了敌军的进攻。

    然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对罗成抱有戒心,担心他的威望过高会威胁到李世民的地位。他们暗中策划,决定在战场上对罗成下手。

    在一次夜袭中,罗成被诱骗出城,随后城门紧闭,使他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罗成被困在城外,与敌军展开了殊死的战斗。他孤身一人,面对成群的敌军,战至体力耗尽。

    罗成绝望地说:“我罗成生平所求不过是忠心报国,如今却落得如此地步。”

    在最后的战斗中,罗成被敌人围困在一个淤泥地带。他的战马陷入淤泥无法动弹,罗成也因力竭难以抵抗。最终,在无数箭矢的射击下,罗成壮烈牺牲。

    单字解释: 徐 茂 公 算 出 罗 成 有 岁 寿 命 为 何 罗 成 只 活 到 了 岁 折 寿 年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