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他曾是青海省委书记,后来又主政山东,儿子却贪污三百万被判无期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教育是关乎家族、乃至民族命运的重要一环,在曾经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涌现了许多救国救民的能人志士,他们的后代也大多子承父志、根正苗红,在各行各业有所建树,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但也有少部分人的后代,不仅没能延续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反而背靠祖荫作威作福、违法犯罪,成了危害人民的“害群之马”。曾任青海省委书记的老革命家梁步庭,就不幸养出了这样的孩子。梁步庭的的儿子梁小庭任职国企期间贪污受贿,最终被判无期徒刑,让看客都唏嘘不已。让人不免有些好奇,为国家劳苦一生的梁步庭同志,究竟为何会面临这样的晚年困境?

    梁步庭出生于1921年山东微山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从小家境富裕,衣食无忧,如果生长在和平年代,想必可以做个一生顺遂的富贵闲人。但出生在如此动荡的艰苦岁月,优渥的生活没有让他远离人间疾苦,反而更加看清了底层百姓生存的苦难与艰辛。

    随着抗日救亡运动不断掀起高潮,年少的梁步庭深受触动,他深知,要拯救自己的国家,光靠一部分人是不够的,只有所有有志青年团结在一起,共同作战,才能将敌人赶出国土。因此,刚刚18岁的他毅然决然放弃优渥生活,投身到革命的队伍中来。

    1939年,梁步庭成功加入中国共产党,被任命为苏鲁支队的政治处教育干事,负责教育宣传与思想工作。抗战期间,他先后担任宣传科长、文联主任等职位,带领青年人投身抗日运动,宣传革命思潮。

    一向聪明能干又踏实刻苦的梁步庭是同志们眼中备受赞誉的好党员,更是领导着重培养的好苗子。他在工作中严守纪律,紧跟党的指引,牢牢把握群众路线,构建出党与群众紧密相连的沟通桥梁。被调到团中央工作期间,梁步庭继续发挥着勤奋质朴的工作本色,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作出贡献。

    从少年走到中年的这些时光里,梁步庭始终恪尽职守,坚守责任,从未行将踏错。他本以为自己将会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在岗位上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生。但特殊时代的到来,为他的人生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波澜曲折,他被撤掉职务,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

    直到1975年,梁步庭得以平反,被党中央调往青海任职。正是在这里,梁步庭的才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他根据青海省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做出了一系列有助于当地发展的正确决策,有效改善了青海省地处偏远、发展严重滞后的困境,让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青海作出成绩后,梁步庭又被调往家乡山东担任省长一职,山东省也因为他的到来步入发展正轨,无论经济还是民生都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就是在山东任职期间,一件让梁步庭痛心不已的事情发生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儿子梁小庭,因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而被捕入狱,300万的巨大金额让他被判处了无期徒刑。这件事对于一个为人民服务一生的老党员来说,不仅是难以言说的耻辱,更是难以面对的悔恨。

    他给了儿子最好的教育、最大的支持,梁小庭也一直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聪明好学、人才出众、名校毕业,年纪轻轻就成为了中国银行总行的高级干部,后来又在中建财务公司出任总经理,是肩负了整个家族未来的孩子。但他却被金钱和欲望所诱惑,在掌声与追捧中逐渐迷失自我,最终一步踏错,满盘皆输,辜负了父母与家族的期望。

    后来的梁步庭也时常追问自己,究竟是哪一步出了错,让儿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他扪心自问,一个父亲该做的都做到了,给了梁小庭体面的家庭和优越的成长环境,给他铺平人生的道路。但也许正是因为他担任省长,身上的责任重于泰山,肩负着众多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所以给儿子的关心不够,直到东窗事发,才知道他闯下弥天大祸。

    事已至此,虽然感到痛苦和遗憾,但生活遭受巨变的梁步庭却并没有一蹶不振,直到退休以后,他依然没有停下为人民奉献的脚步,在2017年当选为山东十九大的人民代表,为山东发展出言献策。

    2021年,梁步庭寿终正寝,享年99岁。

    纵观梁步庭一生,出身富足却能体谅百姓疾苦,经历坎坷亦能重振旗鼓,他的人生经历值得我们借鉴,可贵品质更值得我们学习。敬佩之余,我们也不由得发出慨叹,即使这样兢兢业业、奋斗一生的老革命家,也有因子女不成器而悔恨不已的苦恼,可见后代的教育问题并非小事,我们更应当加倍重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毕竟下一代才是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单字解释: 他 曾 是 青 海 省 委 书 记 后 来 又 主 政 山 东 儿 子 却 贪 污 三 百 万 被 判 无 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