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陈小鲁临终事宜早有交代:按自己意愿尊严死,却因突发疾病未启用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2013年6月,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正式成立,协会的宗旨是帮助濒危的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可以选择有尊严地离开。

    对于自古便重生重死的中国人来说,这个协会的成立具有着一种开拓创新的意义,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参与筹办并担任该协会理事长的不是别人,正是陈毅元帅的儿子——陈小鲁。

    关心死亡,是陈小鲁晚年的一项重要事业,他不仅是“尊严死”的倡导者,更是有力的实践者,为了以身作则,他早早地便对自己的临终事宜做出了明确交待:拒绝一切无效的抢救措施,要按自己的意愿有尊严地走向死亡。

    我们不禁疑问,是什么原因促使陈小鲁如此重视有关“尊严死”的问题?他所创立的生前预嘱协会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而他在临终前是否有实现自己的遗愿呢?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传奇红二代——陈小鲁吧,共同了解一下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故事。

    红色出身

    1946年7月,陈小鲁出生在山东,那时候正处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段,其父陈毅作为山东野战军的总指挥,正带领着众将士为解放山东而努力奋斗着。

    小儿子的出生让百忙之中的陈毅开心不已,当众人问他要给儿子取个什么名字时,陈毅低头沉思着,望着脚下的齐鲁大地,再看看怀抱中的儿子,不禁想到了《孟子》中的一句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于是他当机立断给儿子取名为小鲁。

    大家听了,都赞同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这个名字中既有陈毅对儿子的无限期望,也包含着他想要全取山东的雄心。

    虽然陈小鲁的名字里被寄予了父亲陈毅深厚的期望,但是尚在襁褓之中的他却惨遭母亲嫌弃。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此前他的母亲已经生了两个儿子,这一次她满心以为会是个女儿,结果又是个儿子,顿感有些失望。

    可是,尽管嫌弃,到底是亲生骨肉,又怎会不疼爱他呢?在父母的精心养育下,陈小鲁快乐健康地长大了。

    红色出身的陈小鲁无疑是幸运的,虽然出生在战争年代,但是他的童年却是在和平年代里度过的,在他八岁那年,便跟随父母来到了北京,并落户于此。

    1956年,十岁的陈小鲁上学了。虽然他是红二代,但是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特权,每天看着父亲乘坐专车去上班,而他自己却要乘坐公交车去上学。

    对此,陈小鲁早就习以为常,在父亲的严厉教育下,他自小便懂得了艰苦朴素的意义,在吃穿用度上从不挑剔,甚至在一段时间里他根本就没有新衣裳,只能穿哥哥们的旧衣,就更别提什么贵重配饰了。

    或许正是在这种家风教育的影响下,陈小鲁对于名利特权从不在意,反而是对于自己的精神追求格外重视。

    红色出身的陈小鲁无疑又是不太幸运的,1966年,当他正在上高中的那年,国内发生了一场变动,高考取消了,失去了学业约束的陈小鲁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懵懂无知地陷入随波逐流的境地。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曾经无比温馨的家在一夜之间破碎了,陈小鲁被迫远走他乡,临别前,父亲含泪对他嘱咐道:“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好自己!要做好永远回不了家的准备。”

    最终,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陈小鲁参军入伍了,同时他也被告知不要再和家里写信。

    面对着天翻地覆的巨变,擦干眼泪的陈小鲁选择了坚强和隐忍,从此隐姓埋名,认真做起了一名普通的士兵。

    部队的生活无疑是艰苦的,但陈小鲁都咬牙坚持了下来,不能给父亲丢脸是他唯一的底线。

    1970年,已参军两年有余的陈小鲁凭借着优异的表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他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人。

    寻觅自由

    离家在外的日子,陈小鲁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父母家人,但是他不能写信,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报纸上找寻有关父亲的只言片字,可是后来报纸上也再没有父亲的消息了。

    正当陈小鲁失望至极的时候,生活出现了转机。

    在父亲老战友的帮助下,陈小鲁终于获得了回家探望的机会。

    满心欢喜的陈小鲁回到家中,迎接他的是垂然老矣的父母,看着父母苍老憔悴的样子,陈小鲁感到非常心痛,他扑通一声跪在父母面前,一家人流着眼泪抱在一起。

    儿子回来了,陈毅自然非常高兴,虽然是疾病缠身,但是当他看到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军人的儿子时,他那颗饱经沧桑的心得到了很大的安慰。

    1972年,已是病入膏肓的陈毅虚弱地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弥留之际的他只想再看看自己的孩子,陈小鲁流着眼泪跪在父亲床前,一遍一遍地呼唤着他。

    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陈毅元帅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父亲的离世带给了陈小鲁巨大的触动,或许就是从那时起,他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

    1975年,在陈毅生前老友粟裕大将的主持下,陈小鲁与他的女儿粟惠宁喜结连理,组成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其实,早在战争年代,粟裕与陈毅就已是肝胆相照的好友,而陈小鲁与粟惠宁也是自幼相识,老一辈的革命感情在儿女身上得到了圆满的传承。

    随着工作和生活的渐趋稳定,陈小鲁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虽然在他的心中对于父辈们的军人风范非常尊重,但是在和平年代他更像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想要去体验一种属于自己风格的生活。

    在得到了岳父粟裕的首肯之后,陈小鲁向上级提出了转岗申请。

    离开部队后的陈小鲁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与此同时他也可以更好地陪伴家人。

    为了更好地照顾岳父岳母,陈小鲁与妻子住进了岳父家,与岳父一家生活在一起,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二老。

    1991年,在岳父母相继去世以后,陈小鲁脱下了父辈的军服,正式下海经商。

    从未有过涉商经验的陈小鲁也不知道前方等待着他的到底是怎样一条道路,但是他的心中却奔涌着一股兴奋的热浪,这也许就是寻觅自由的感觉。

    下海经商后的陈小鲁在商海里大展宏图,在妻子的支持下,他尝试过许多个领域,其中有成功过也有失败,这些经验对于陈小鲁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正值不惑之年他终于真正意义上地实现了为自己而活的自由。

    生前预嘱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陈小鲁已到了快要退休的年龄,但是他却丝毫也没有想要安享晚年的意愿,十几年的从商经历让他积攒了很多经验,此刻他决定要干一件大事,一件他自年轻时代便思虑已久的大事,他觉得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实现的条件。

    俗话说孤掌难鸣,为了做好这件事,陈小鲁找到了自己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原副总理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一番商议之后,他们于2013年在北京成立了全国第一所生前预嘱推广协会,陈小鲁任协会理事长,罗点点(罗峪平)任总干事。

    什么叫做生前预嘱?对此,陈小鲁是如此解释的: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将很快面对死亡时,要趁自己还清醒的时候提前安排好自己失去行动能力甚至基本意识的最后时光,以便可以有尊严地辞世,简单来说也就是我的死亡我做主!

    在陈小鲁看来,当病人濒临死亡时,与其花费太多的力气去进行没有效果的抢救,倒不如让病人可以没有痛苦地体面死去。

    因为从医学角度讲,这种抢救是一种徒劳的操作,它并不能有效延迟病人的生命,反而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创痛,并且是一种严重的医疗资源浪费。

    陈小鲁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想法,那是由于他曾在青年和中年时期先后多次亲眼目睹过亲人离世时,因为过度抢救而在弥留之际遭受了更多痛苦。

    就拿他的父亲陈毅来说,他看着父亲满身的管子,既心疼又无奈,更重要的是身处其中的父亲是不快乐的。

    看着自己丑陋不堪的样子,一生骄傲的陈毅元帅曾无奈地自嘲道:“看,我现在像不像是个机器人?”

    正是源于看多了这种让人感到绝望和痛苦的过度抢救之后,陈小鲁萌生出了想要换一种死法的观点。

    因为有过亲身经历,陈小鲁更加清楚病人在弥留时的真实想法:与其苟延残喘地活着,倒不如有尊严地体面离去。

    为此,陈小鲁创立了这个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其目的就是给大家一个面对死亡时不一样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理念,陈小鲁率先为自己写下了一份免于过度抢救的生前预嘱。

    晚年的陈小鲁特别喜欢旅行,几乎每年他都会带着妻子外出旅游,他们一同去过很多地方,他一直在说世界很大,他想多了解一些,既然身后事都已安排妥当,那么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用心享受生活。

    2018年陈小鲁和家人在海南度过春节,在2月28日这天,他还同往常一样去朋友家做客,一同谈天论地。

    当天晚上,陈小鲁回到宾馆,正准备洗澡睡觉时,突然感到胸口一阵闷痛,只来得及和妻子说了一句:“小惠,我不好.......”

    随即便倒在了地上,在送往医院的送医路上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经医院诊断,陈小鲁是因为突发急性大面积心肌梗而死,事发突然,他的那份生前预嘱居然都没来得及启用。

    陈小鲁走了,一位红二代的传奇人生就此画上了句号,所幸,由他一手策划的生前预嘱事业仍将继续。

    对于自己红二代的身份,陈小鲁生前并不以为然,多次公开强调红二代是无足轻重的,而他自己更是一个普通人,不过是更向往自由罢了。

    勇于直面自己的人生,努力追求心中的梦想,这样的陈小鲁才是真正的红二代,值得被后人尊重。

    单字解释: 陈 小 鲁 临 终 事 宜 早 有 交 代 按 自 己 意 愿 尊 严 死 却 因 突 发 疾 病 未 启 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