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 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0

中国最后一名知青:滞留北大荒41年,41年后战友来找他:跟我回京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农村有着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大有可为。”

1955年毛主席提出这条口号后,一场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运动就此掀起。

无数城市知识青年回农村开启“再教育”,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一风潮才停止。

然而,并非所有知青都回到了城市。

比如说被称作“最后一名知青”的邹雪生,就在北大荒滞留了41年,直到后来战友找上门来他才重返家乡。

在邹雪生的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他为何滞留,又是如何返回北京的呢?

一 、知青下乡,前往北大荒

邹雪生的故事,要从1967年说起。

那年他的父亲孤身一人从北京返回江西老家,母亲也已亡故,只剩下16岁的他带着6岁的弟弟艰难求活。

等到第二年,他们兄弟俩又收到“通知”,要去北大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知青下乡”。

那么问题来了,北大荒在哪呢?

其实,它指的就是我国黑龙江北部沿河平原、三江平原,以及嫩江流域的荒地。

后来是经过人为开垦,才有了“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名。

邹雪生等下乡知青,就是开垦北大荒的一大主力,只不过开垦过程格外艰辛。

首先,众人要面临复杂的地质地貌。

由于北大荒的北部就是小兴安岭,地处“风口区域”,所以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风雪聚集,冻土层厚度甚至超过2米。

除此之外,当地还有大面积的低势沼泽地,稍有不慎就会丧命,以致被称为鬼沼。

其次,众人要面临恶劣的气候环境。

北大荒属于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常年被西伯利亚寒流侵袭,年平均温度2.6℃到-3.5℃,极端地区天气能达到-40℃,堪称“冰雪王国”!

等到夏天的时候,天气固然会转暖,但是知青们又往往要面临蚊虫和野兽侵袭,像蚂蚁和蛇爬进被窝都属于常事。

《北大荒歌》中就写道:

“烂草污泥真乐土,毒虫猛兽美家乡。”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开垦北大荒,虽然有革命干部和复员官兵前去开道,但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仍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像邹雪生这样十几岁的青少年还行,他年幼的弟弟很明显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

因此当10连的连长和指导员点名点到邹小勇,发现这是个不到1.3米的孩子时,当即就愣住了,随即向上级报告了此事。

沈阳军区得知后也明确表示:

“这是名单筛选疏忽导致的结果,应将其送回北京,交给北京原单位处理。”

就这样,在北大荒呆了还不到半年的邹小勇就被送了回去,后来又被送到了父亲身边,只剩下邹雪生一个人在北大荒努力。

不过,邹雪生并不孤独,他的弟弟虽然被送走,但他在北大荒结识了更多兄弟。

二 、结下情谊,寒夜有温情

刚到北大荒的时候,邹雪生被分配到了2团10连,后来因为他表现出色,又被转调到了9团27连,担任班长一职。

当时同一个班的十几位知青,每日一同下乡劳作,逐渐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邹雪生为人厚道,做事公平,被众人敬称为“好队长”。

只是那时的邹雪生也没想到,就是这份珍贵情谊救了他一命。

那是一个寒冷的冷天,邹雪生等5人刚上完一个夜班,冒着-35摄氏度的严寒,朝着住的地方赶去。

凛冽的寒风让几人直打哆嗦,尤其是穿得比较少的邹雪生,甚至感觉棉鞋直接被冻在了脚上,整个人都慢慢没有了知觉。

等到几人冒着风雪,终于回到住处的时候,邹雪生整个人已经僵住了。

尤其是两只脚,根本连抬都抬不起来,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轻则截肢重则丧命!

旁边几个人看到这一幕,哗地就围了上来,一边喊他名字给他提神,另一边赶忙把他抬到床上救治。

那会,大家虽然有些慌乱,但应急措施做得还是相当完善,有人拿雪给他搓脚,稍微缓过来一些后,就把他裹在被子里,用胸膛给他暖脚;

也有人赶忙烧水起灶,给他预备好喝的和洗澡用的热水,大家忙活了大半天后,邹雪生的脸上才终于慢慢多了几分血色……

后来,每当回忆起那个夜晚,邹雪生都不禁眼眶湿润:

“如果没有他们,可能那晚我便死了,他们让我感受到了浓厚的兄弟情谊。”

很多人说,这是邹雪生“好人有好报”,而关于这一点的明证似乎还不止于此。

当时下乡知青们朝夕相处,时间长了自然也有不少人彼此萌发了情意,比如说叶明和下乡的另一名女知青。

当时只是在岔路口瞟了一眼,邹雪生就发现了这其中的端倪。

不过他并没有打趣叶明,反倒是积极给他出谋划策,最终顺利地让他们俩走到了一起。

只可惜,短短半年后那名女知青就结束下乡,返回北京了。

反观叶明虽然也拿到了“困退”,但是部队上并没有批准,时间长了两人也就爆发了情感危机。

在那之后,叶明很是消沉,邹雪生看在眼里,也为好兄弟难过,于是又建议道:

“你去参军吧,然后从部队转回北京,或许这是唯一的办法。”

不久后,叶明听从了邹雪生的建议,离开了北大荒,邹雪生亲自为他送行。

临别之际,叶明抱着邹雪生说:

“这些年来,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你回北京,一定要同我说。”

邹雪生点头,两人定下了这一简单的约定。

可邹雪生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足足在北大荒滞留41年,最后还是这个“约定”,成为了他离开北大荒的契机。

三 、独守战线,最后的知青

随着时间过去,当初一同前来北大荒的知青,基本都回去了,只剩下邹雪生独自留在北大荒,陷入迷茫之中——

他的父亲和弟弟在江西,母亲则是离开人世,而他自己就连户口都被迁了过来,他真的还回得去吗?又或者说他是否还要回去?

这份迷茫,在1979年达到了顶点,因为就在这一年,他在乡亲的介绍下成家了。

小姑娘年纪比他小不少,以至于对方家里一开始其实不同意这门婚事。

还是因为乡亲都说他老实可靠,再加上他自身带有一些知识分子气息,对方这才答应。

结婚之后,邹雪生的生活依旧十分平淡,夫妻俩生下了一个女儿,邹雪生也慢慢下定决心,就此在北大荒扎根。

可谁也没想到,意外竟接踵而至,先是投资失败,借钱承包土地结果血本无归,欠下了大笔债务;

后来他的妻子又提出离婚,只剩下他和女儿相依为命。

或许这就是“贫贱夫妻百事哀”,而接受了这一切的邹雪生,为了偿还债务,只能带着女儿搬进了一间只能摆一张床的“蜗居”。

由于生活条件太差,甚至连学费都交不上,邹雪生的女儿初中都没念完就辍学,前往深圳打工去了,只剩下邹雪生一人生活。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十年,以至于邹雪生慢慢都有些麻木了起来,直到2008年8月,他突然接到了一个从北京打来的陌生电话。

“好队长……好队长,我是叶明啊!”

听到电话另一端传来的有些颤抖的声音,邹雪生一下子愣住了,许久后才反应过来,原先有些模糊的记忆也一下子清晰了起来。

“啊,叶明,你还好吗?”

常年的分别,让两人在一开始还有些陌生,可是随着畅聊往事,两人很快又熟络起来。

这时候邹雪生才知道,叶明是花了大力气,才打听到他的电话。

一个月后,叶明终于来到了邹雪生的家中,可是刚看到邹雪生,他的眼泪就落了下来。

昔日意气风发的好队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面容黝黑的老头。

等到进了门,叶明更是掩面落泪:

“好队长,你怎么还在这里?我一直以为你回去了,这些年还在找你……”

邹雪生也眼眶发酸,不过他只是讷讷说道:

“我也想回去,只是如今也有些跟不上了,不知道该怎么回去。”

叶明听完后没说什么,但是却将邹雪生的事情牢牢记在了心里,想要把邹雪生调回北京,最起码得找到他当年的下乡文件通知书。

为了找到这份通知书,叶明回到北京后不知跑了多少趟,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9年春节后完成了一切准备工作。

于是,在那个春节,邹雪生再次接到了老友的电话:

“好队长,我们可以回家了。”

平平淡淡的几个字,在邹雪生听来却仿佛洪钟大闾之声,时隔41年,邹雪生这个“最后的知青”终于回到了北京,重返了家园。

叶明事情办的很周到,不仅把他和女儿的户口都迁了回来,甚至还帮他办好了退休手续,在北京完成落户后就能每月拿到退休工资。

这份情谊也由衷让人感慨,时隔数十年,叶明仍旧愿意为了邹雪生四处奔走,或许这就是他们兄弟情谊的最好诠释。

四 、回首往事:得失与思考

“最后一位知青”返乡的故事,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是关于邹雪生等知青下乡之事,还有很多细节与内容值得我们探讨。

比如说,当初邹雪生明明是和大家一起下乡,为什么最后只有他滞留41年呢?

要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当时的背景。

要知道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其实是有着庞大的城市失业人员的,其中大多数都是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政府当时的主张,是让这些农民重新回到农村,后来大批知识分子下乡,其实也有降低城市人口、提高农村人口的打算。

在这种背景下,让哪些知识分子优先返城就很久讲究了。

最好是挑选那些家庭仍旧在城市中的,因为他们返城后可以接替父母岗位,不会成为无业游民。

反观邹雪生,他家原先虽然也在北京,但是母亲已经离世,父亲又带着弟弟回到老家。

这类下乡青年调回城市,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人口的就业压力。

要知道,1978年我国城市中有将近2000万的待业青年,就业压力本就很大了。

当然,这并非邹雪生滞留北大荒的主要原因,最关键的是他成家的时机太巧了。

邹雪生是在1979年和当地人结婚的,而就在那两年,政府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并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都可以回到故乡城市。

这时候,是否返乡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选择,邹雪生都和当地姑娘结婚,扎根北大荒了,自然不可能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

后来几十年过去,通知他下乡的文件也不知道在哪里,邹雪生再想返乡自然是千难万难。

如果不是叶明帮忙,他大概率是一辈子都回不去的。

由此可见,邹雪生成为“最后一位返乡知青”,很大程度上来自巧合,只不过他对开垦北大荒作出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也值得我们尊重。

一些人认为当年大批知青上山下乡的行为没有意义,因为“一群知识分子来到农村,只是在占用农民的口粮,起不到太大建设意义”。

这种观点其实是谬论,因为这批知识分子无论在哪儿都是要吃饭的,没有“上山下乡才是占用口粮”这种说法。

况且,认真找一找当年知青上山下乡的生活劳动照片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在开垦土地、建设农村方面,其实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远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

还有一点,很多人都不知晓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其实是第一个知青,他从苏联留学归来后就被送到农村,跟着一名农民大爷一起学习。

正是有了这份实践,毛主席后来才会提出让知识分子上山下乡。

具体利弊这里不做多言,但可以肯定的是,上山下乡运动的确对这些知识分子有所锤炼。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上山下乡运动也成为了历史课本里的一抹剪影。

不过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该忘记那些知青为了建设国家所做出的奉献。

单字解释: 中 国 最 后 一 名 知 青 滞 留 北 大 荒 年 年 后 战 友 来 找 他 跟 我 回 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