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49年,我军副军长视察时见一乞丐,哽咽道:她是我失散21年的母亲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生于家,长于国,对每个人来说,“家”与“国”都十分重要。但遗憾的是,有的时候,迫于种种原因,人们却总要在二者中做出抉择。

    20世纪20年代,一个叫“杨勋梅”后改名为“杨梅生”的青年,就选择了后者。他离开了家,奔向了国,行走在了革命的道路上。

    几十年过去了,他成了我军的副军长,却在视察时发现,路边的一个乞丐,竟是他失散21年的母亲。

    亲人反对,坚持离开

    杨梅生,原名杨勋梅,1905年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做药材生意的人家。

    在那个年代,子承父业是很常见的事情。杨梅生后来就到了长沙一家药店当起了店员,在实践中加强了辨别药材的能力。这样的日子一眼就能望到头,杨梅生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

    他是一个很有追求的人,向来更广阔的天地,他又心系国家,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它更快走出苦难。

    就这样,在父母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杨梅生先是以工人身份参加了工会斗争,后又被工会推荐到军队,成了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的一名战士。而他的团长,就恰好是中共党员卢德铭。

    杨梅生正式参军,他对这样的改变感到振奋,但很快,他的家庭也因为此事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他接到部队通知,将要先往浏阳,再去江西,去参加南昌起义。但他的父母都坚决反对他离家,害怕他在起义中丢了性命。

    不管父亲如何怒骂,母亲如何担忧,杨梅生到底还是走了。只是,他却永远不能忘记离家时,母亲塞过来的布鞋,和她那双通红的眼。

    参加革命,屡立战功

    杨梅生离家,为的是参加南昌起义。但因为种种原因,当他们的部队抵达奉新县时,南昌起义的队伍却已经南下。杨梅生也就错过了这次机会。

    但命运给他安排了另一条道路。不久后,杨梅生所在的警卫团就机缘巧合地被编入了秋收起义的队伍,杨梅生也成了毛主席的第一位警卫员,并在1928年正式入党。

    杨梅生保卫工作做得极其出色,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曾因他掩护才能全身而退,故而对他评价很高。

    毛主席没有让他一直呆在警卫员的岗位上,而是让他去了更能发挥实力的战场。杨梅生也果然立下了赫赫战功,到1949年时,已经成了第46军的副军长。

    解放长沙,路遇老母

    奔波在革命的道路上,到1949年时,杨梅生离家已有将近21年。在接到解放长沙的任务的时候,杨梅生就有了顺道去看望父母的打算。但就在他带领军队进驻长沙城后,他在视察途中,于易家湾小村镇见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熟悉是因为,即便21年过去了,他也不会遗忘母亲的容貌。陌生是因为,失散21年后,母亲面容变得沧桑,满头尽是白发,衣服破烂,拄着一根竹杖,原本时刻挺直的脊背也彻底弯了下来。

    她挎着一个只装着一只土碗、一双筷子的破烂的竹篮,显然过得十分落魄,轻易就会被归入乞丐的行列。

    杨梅生看在眼里,内心酸涩不已。他不敢贸然上前相认,生怕母亲情绪激动,伤了身体。和他一同来视察的李权中发现了他的异样,询问之后,这才得到了一句“她是我失散21年的母亲”的回复。

    不管李权中如何讶异,杨梅生看了母亲的去向后,很快找来警卫员,让他去跟母亲讲自己的经历、将母亲接过来家里。这也是为了给她一个心理缓冲的时间。

    就这样,时隔多年,这对母子终于重聚。

    “子欲养而亲不待”,杨梅生和老母亲重逢,又听闻了父亲的死讯后,内心就涌现出了这样一番痛慨。但如果时光回到过去,在“家”和“国”之间,也许他会继续作出同样的选择。这是中华子女的担当。

    单字解释: 年 我 军 副 军 长 视 察 时 见 一 乞 丐 哽 咽 道 她 是 我 失 散 年 的 母 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