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继鲁迅被移出课本之后,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也被移除,这回我支持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鲁迅文章被移除课本已经过去了很长一段时间,与此接踵而至的是明朝资本主义萌芽也被移除中学历史课本。鲁迅文章是否该移出中学课本不做过多探讨,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被移出中学课本乃情理之中。

    早在许多年前,明朝资本主义萌芽就被史学界认为是五大伪命题之一。上过大学历史专业的同学应该都知道,那么这个伪命题怎么来的呢?申请国家项目来的,带头研究的人太有背景。明朝哪有啥资本主义萌芽?这只是当初为了迎合“五朵金花”理论而出现的一种说法而已。

    况且,也不能以商业发达来论定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顾准先生说过:资本主义是一种法权体系。所以,当时的中国根本不能产生推动资本主义产生的法律、制度基础,自然也就不会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所以多年来,“明朝资本主义萌芽”是个伪命题。现在新教材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片段删除,只是终于承认了它是伪命题而已。如何定义“资本主义”和“萌芽”,简单的雇佣关系不能算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应该是以资本为经济生产基础,普通手工作坊很明显资本作用占比并不高。

    “萌芽”意思应是未来发展必然是“资本主义”,但是中国当时完全没有资本主义发展土壤,就更不用提什么萌芽了。

    主流学界根本就不承认明代晚期出现的经济繁荣,是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这个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正式出现的时期,基本就是在万历时期,所以大家想想为什么偏偏这个时期出现?

    最关键原因就是万历皇帝几十年的不朝不政,封建社会制度的暂时松懈,给了社会经济发展一次短暂内发性繁荣,一旦封建社会管理制度回归正规那就一些烟消云散。清代是完全继承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统治制度,在此基础上只能说更是加强,自然绝对不会再出现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

    删除是对的,具体来说,明朝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其实是商业发达状态下的城市化进程,是农村里的乡绅和贫雇农进城,乡绅们开设工场手工业,贫雇农成为学徒帮工,因此,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变,但十分有限,直至万历中期达到饱和。

    与此同时,全国也形成了几大工商业中心,如钢铁冶炼中心佛山,丝绸纺织中心苏州,棉布纺织中心松江,瓷器制造中心景德镇,造纸中心湖州。在当时,明朝的城市化发展得也是有声有色,在南直隶,甚至兴起了公共医疗服务,公共养老服务,甚至有公共养老保险,为什么清军南下,南直隶地区的抵抗最为激烈,这不仅因为剃发令,还因为清朝要摧毁整个江南的城市化。

    举个同时代的例子,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在1601年于阿姆斯特丹成立,保险、银行、会计业也得益于西欧航海、商业活动的兴盛而蓬勃发展,以至于现在金融、会计行业的许多规则都源自西欧。

    所以说,雇佣关系的出现只是资本主义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有了资产的交换、定价、募集的金融体系才是资本主义出现的充分必要条件。

    并且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财富积累方式是资本的增值,国家税收来自商业活动;而明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社会,社会财富积累是手工业制造和农业生产,税收来自农业生产,说明朝有资本主义萌芽只是国内学者一厢情愿。

    资本主义的根本性的东西是文艺复兴,近代科学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只有有了蒸汽机之后雇佣劳工的作坊才变成工厂,才有资格叫做资本主义。

    中国历史上没有严谨的理工科学思想,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近代科学技术,所以那些存在于各个时代的手工作坊,工商业都与资本主义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明朝是中国古代社会权力集中制的顶点,儒学在宋朝彻底变形为儒教,在明朝被大力推广,奉为国教,对思想进行疯狂的压抑,李贽这些反对者之所以出现就是因为压抑之强硬远超汉唐,而不是资本主义思想觉醒,在这种极端的压迫,在思想上比黑暗中世纪更要可怕,商业再发达,思想上也会被瞬间扑灭。

    中国2000年的封建历史上,一直都是社会组织结构儒家文化一家独大的一条腿行进,而基于自然科学能带来的生产力进步的另外一条腿,却严重的畸形未得到充分发展。

    中国的封建历史上,中国社会始终都是以宗法制度为统帅,一条腿发展。即使明末和清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生之时,由于自然科学的落后,生产力进步速度缓慢,中国社会生产力进步不足以支撑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落后是源于体制和文化的专治。

    2000年的历史上,儒家文化一家独大,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不见了踪影,一家思想独大的结果虽然能够在前期带来制度性的辉煌,但是在后期思想进步停滞的负面效果就日益彰显。

    社会文明进步依靠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条腿的走路,而中国2000年封建历史上,只有社会科学一条腿在走路,自然科学基本停滞,这也充分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国内历史教材只讲政治史,很少讲经济史,而政治和经济是不可割裂的,所以很多人误以为明朝就有资本主义萌芽,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一回事。

    好比与明/后金的战争同期的欧洲三十年战争,各国军费支出靠的是国债,明朝靠的强制征税,结果最后就是税越来越高,但收到的越来越少,流民越来越多,最后明朝就灭亡了,很多人说明朝灭亡是穷死的,但是这只是一个表象,没人想过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金融体系。

    简单的雇佣关系并不能证明是资本主义萌芽,真正能体现资本主义象征意义的,一是生产力巨大提高,二是国家普遍的重商主义,三是商人(资本家)由此获得更多的话语权,这些在明朝的中国都没有出现。因此历史课本将其删除也是情理之中。

    单字解释: 继 鲁 迅 被 移 出 课 本 之 后 明 朝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也 被 移 除 这 回 我 支 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