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86年洪学智访美遭尴尬提问:什么学校毕业?他的回答令美上将语塞

    2024.05.03 | 历史知识局 | 次围观

    1986年,洪学智上将率领军事访问团访问美国,宴会上遇到美国人十分尴尬的提问,“你是什么学校毕业的?”

    学历不高的洪学智微微一笑,给出一个让美国人自惭形秽的答案。真实事情到底是怎样,洪学智给出是怎样的答案。

    1979年中美建交后,逐步加强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但是有许多美国人依旧没从心底认同新中国和中国人。

    面对刁难从容应对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在各方面的综合国力比较薄弱,在国际上依然处在弱势,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处处对我们进行不公平待遇和歧视。

    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国力开始逐步提升,全世界也看到中国的变化。与此同时,曾经一直与我国处于敌对状态的美国,此时也伸出双手向我国表达善意,同年与中国正式建交。

    1986年,美国和我国从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和沟通。同年我国应美国国防部的邀请,派出了以洪学智将军为首的代表团军事代表团对美进行访问。

    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迫切想了解国门以外的世界,同时也保持警惕,毕竟学习是相互的,交流也是学习的过程,在向外人学习的时候也要展现国威,也要注意保护国家相关机密。

    洪学智对中央表示:我们这次走出国门,不仅仅代表自己,更是在代表着我们背后的祖国。我们要让他们看到,现在的新中国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羸弱的旧中国了。

    洪学智能够说出这样硬气的话,是因为他亲眼见证了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的新中国,在他身上能够看到老一辈领导人应有的血性和军人的豪迈。

    正是带着这种豪迈,洪学智一行人此行给美国人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美国安排迎宾接待的是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莱昂斯和他的高级将领团队。当莱昂斯见到洪学智时,先按照军人间的方式互敬军礼,然后主动向洪学智伸出双手。

    洪学智之所以能够受到美方这样隆重的迎接,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访问,而且洪学智现在的身份是中央军委副总秘书长、后勤部政委,并且还有全世界少见的“六星上将”头衔。

    洪学智在我国1955年和1988年的两次授衔中都被授予上将军衔,莱昂斯也很想见一见这位“六星上将”。

    起初,美国方面安排的接待和参观进展得都比较正常,双方也在比较和谐的氛围里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在接待晚宴上,风头就有了一些转变。

    一位美国记者向洪学智询问,对美国强大的军队和精良的武器装备,有什么样的看法。

    如果是在参观过程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但是此时处于宴会之上,而且问题提出之后,周围记者的长枪短炮马上对准洪学智。

    记者们对这个问题如此敏感,这显然是不正常的。

    “美国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是公认的强大。我们会学习美国军队的长处,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也能自己制造出同样精良的武器装备。”

    洪学智这番话,不仅让美国人不会丢面子,而且也表明中国的立场和态度,一定要成为军事强国的决心。

    听到洪学智这样回答,莱昂斯先是表示赞同,随后也向洪学智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能在朝鲜战场上建立起一条打不烂的运输线是很不容易的,您是一位很优秀的将军。那么请问您是从哪一所大学毕业的呢?”

    莱昂斯这样问,其实是有心让洪学智难堪,因为我国初代军事将领中,从正规高等学府毕业的屈指可数,大多数将领的专业技能培训都是在红军大学或是建国后重新进修的。

    此时会场的人们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洪学智的回答,只见他微微一笑,回答“我是你们美国的大学毕业的”。

    莱昂斯感到十分疑惑,因为在他拿到的资料里并没有说洪学智在美国的大学读过书。“我们美国的大学?是哪一所军校?”

    “是你们的空军学校啊。”

    莱昂斯这才听懂,原来洪学智所说的“学校”,是他在抗美援朝时期被美军的飞机“教授”出来的。

    “哦,是这样,那么您可以来我们这里办公。”莱昂斯略微有些尴尬。

    “你们的空军大学还没让我毕业呢,一直拖了好多年啦。”洪学智开了一个小玩笑,缓解了一下莱昂斯的尴尬。

    经过这次访问中的插曲,洪学智认识到,美国虽然表面说着“交流”“友好”,但是心里却是始终没有正视我们的。

    洪学智的判断果然没错,不久之后的美国舰队回访中,就出现了因美方无礼行为导致刘华清上将撤走仪仗队的情况。

    洪学智对美国的地方,正是在莱昂斯口中所说“打不烂的运输线”的抗美援朝战场上。

    “打不烂”的运输线

    1950年10月,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了鸭绿江,老红军洪学智也在其中。

    洪学智曾经参与指挥红军的空山坝、三江坝等重要战役,指挥八路军参加过百团大战,在解放全国的战斗中参加过四平保卫战、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海南岛的战斗。

    他以为这次朝鲜战争同样会被派往前线,没想到给他的任务却是主管后勤的第二副司令。

    洪学智对这个安排并不满意,他曾找到彭德怀提出要上前线,两人甚至发生激烈的争吵,但最后争吵的结果是洪学智低头认错,不仅同意接受后勤的任务,还承诺要干好、干明白。

    作为一名军人,谁都想在前线杀敌建功,但后方又由谁来管呢?没有后方的支援和保障,前方用什么来打仗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后,洪学智欣然接受管理后勤的工作。

    战争初期,天空和海洋由美军完全控制,美军经常在进攻前先进行明目张胆地侦察,继而开始狂轰滥炸,前线与后方都在美军的打击范围之内。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线,就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开展的。

    1951年1月中朝联合军事会议上,一组数字说明了志愿军的后勤线承受着多大的压力:仅3个月便损失汽车1200余辆,平均每天损失30余辆,下一次战役需要投入3400辆次车辆进行运输,需要用仅存的1000多辆汽车在敌人的飞机炮火下进行多次往返运输。

    洪学智知道,在前方打仗的战士们不怕别的,就怕没有饭吃、没有子弹、没有救援,很多不必要的伤亡都是因为饿、冻还有受伤不能及时撤离造成。

    为保证补给线的畅通,洪学智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修铁路、加强运输力量、挑重要物资先送。

    同时向军委做出申请,要求加强通信、防空的保障工作,并且加派铁路兵、工兵到运输线上,也就是多兵种协同作战,保障运输线畅通。

    中央军委对洪学智的请求给予回应,并且迅速行动,先后从国内派出工兵团、高炮营、公安师、运输团等机构共22万多人。

    美军针对我方逐渐频繁做出动作的后勤线,同样加大空中打击力量。他们组织了一次调用战场70%空中力量的大范围攻击,针对地面的铁路、公路、桥梁进行大规模轰炸,对地面上的汽车、马车、炮兵阵地以及地面人员,进行肆无忌惮地扫射轰炸。

    洪学智在向中央申请增援之前,就已经想到应对美军飞机的办法。首先是调用1.26万人建立一套密集的防空岗哨系统,做到能看到就能传达到;其次是通过建立大量的隧道、水下桥等隐蔽交通线路抢运物资;另外在运输的途中,经常利用手边的各种物资制作假的汽车、炮兵阵地、仓库等目标,用来吸引和扰乱敌人的视线。

    由于当时从国内到前线的运输线太长,运送物资的人员很难保持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为此洪学智还创新地发明了“分段包运”的方法。

    这种分段的方法简单说就是运输接龙,后方送上来的物资在运到指定的交接地点后,由等在那里的其他同志进行接力,并以此类推。

    由于提前想好应对方法,在敌人的大规模袭扰下,后勤部队抢修公路2400余公里、桥梁隧道1200多座、车辆掩体8000多处,还有储备的各种物资6000多车皮。

    美军也没有想到,在空中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志愿军的前线仍能保持顽强的战斗力。就连美军集团军司令都不得不在记者发布会上承认,共产党的军队完成了难以置信的物资运送工作,这简直就是一场奇迹。

    正是因为有了洪学智创造“打不烂、炸不断”的后勤线,才让美国人见识到了新中国军人的厉害,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才让美国人知道了洪学智的厉害。

    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我国新组建的空军部队也投入到了战场上,虽然空军整体力量还不能够与美军抗衡,但也极大程度缓解地面运输工作的压力,在前方作战部队的供给物资也得到更好的补充,整体战斗力得到迅速的提升。

    1953年,美国及“联合国军”不得不接受现实,在停战协议上签下了字。不久之后,洪学智被朝鲜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在1955年我国首次大授衔上,洪学智首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开创后勤现代化

    朝鲜战场的经历让回国后负责后勤工作的洪学智认识到,后勤建设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老思想上,要有更先进、更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和设备设施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节奏。

    洪学智通过借鉴苏联的后勤保障体系,结合我国的现有情况,做出一套适合我国发展的后勤建设体系,并且开始针对后方基地、医疗医养方面做出了调整,制定出了针对后勤训练的大纲和军事医学工作十年的规划计划,以及军械装备保养、升级的十年科研计划等相应计划。

    因为在朝鲜战场上遇到没有军衔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中央军委决定设计一套我国自己的军衔体制,洪学智作为后勤部主要负责人,也参与其中的设计、审核等相关工作中,并且最终确定下来第一次授衔人员的名单。

    进入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经济开始复苏,国内外的环境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为配合国家的政策需要,后勤系统开始精简人员、提升能力的运动,洪学智也同时针对后勤系统的开源节流、加强训练以及加强思想作风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规划和调整。

    邓小平强调“军队要整顿”,叶剑英提出“三五年内,后勤和军队系统都要有重大的改变”,洪学智也根据实际的情况,把改革的方向做出了研究、计划并且实施,从边疆、海防的后勤仓库、营房、医院等基本单位开始进行调整。

    两年之后,经过一系列的大调查、大整顿、大调整、大建设,基本上实现中央所要求的“三到五年大改变”的基本要求。

    但洪学智并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根据实际情况,他再次提出几项后勤单位改革内容:实现统供和专供结合,建立战略、战役、战术三种情况的基本供应体制;精细化调整后勤部门的任务分工;搞活军事经济工作,让军队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合理、适当进行修理和定期修理工作;建立军工审计、审查工作和机构。

    经过洪学智的一系列调整,使我国军事后勤体系的系统不再臃肿、功能更加健全、分工更加明确、效率更加显著。

    我国军队的这一系列改动,让国际上的军事专家都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不得不进行重新评估,同时也对我国后勤工作的高效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这样的情况下,才有了文章开头的军事访问团访美,以及洪学智让莱昂斯尴尬地回答。

    结语

    洪学智从战争中走来,又走到战争后方去,在他任职后勤工作的那一段时间里,我国后勤工作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进和提升,他超强的创新力和统筹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后勤保障的功能。

    洪学智虽然不是名牌大学、专业军事学院毕业,但是他的实际经验和战争理论是西方军事家所没有的,尤其是他对党和国家的忠诚、热爱,是今天的我们仍然要学习的。

    参考资料

    《“两膺上将”洪学智的传奇人生》廖天琪

    《解放军历史上的第一位铁道司令》张子影

    《四十年后的回答—记智慧将军洪学智》世界发明2002年第3期

    《上将洪学智外传》胡遵远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联系删除。

    单字解释: 年 洪 学 智 访 美 遭 尴 尬 提 问 什 么 学 校 毕 业 ? 他 的 回 答 令 美 上 将 语 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