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沁园春·雪》发表后,一位才女填词,获毛主席夸赞,谁这么牛?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孕育无数英雄男儿,在历史的舞台上纷纷亮相,至今仍为后世所瞩目。

    而且,在华夏大地上,同样诞生了无数才华横溢的女子。

    文有鱼玄机、李清照笔下生花,斐然成章;武有妇好、秦良玉征战沙场,平定四方。

    尽管在近代历史中,由于封建礼教的桎梏,导致不少女性,一生只能被拘泥于一方天地之中。

    然而,这也依旧无法阻止那些忧国忧民,渴望获得解放的女子们。

    最为人熟识的莫过于秋瑾,萧红两位才女。这二位的思想与气魄,放在今日也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而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才女,也许她并不似秋瑾那般声名远扬,不过她的才华同样不容小觑。

    她还曾为毛主席所著的《沁园春·雪》重新填词,其所撰写的诗词,可谓是一骑绝尘。

    甚至,得到了毛主席本人的夸赞,她究竟是谁?

    才华横溢的奇女子

    这位女子名为孙荪荃,她生于一个战乱频发、狼烟四起的年代。

    不仅要遭受外来侵略者的欺压,国内的剥削者也是大肆横行,那时的中国,可谓是笼罩在一层绝望之中。

    而且,那时身为女子的孙荪荃,必定会比男人遭遇更多的挑战。

    在1903年,整个社会尚且处于半封建的状态。因此对于女子,哪怕是对于大家闺秀而言,她们此生唯一的工作,便是相夫教子。

    至于读书识字,建功立业,在那时的人看来,这些都是专属于男性的”特权“,女人则无权触碰。

    不过幸运的是,孙荪荃出生在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且父母也是较为开明。

    自小便教习孙荪荃读书识字,从不顾及旁人异样的眼光,甚至坚持让女儿继续读书。

    在那个时代,哪怕身为男性,大多也只会在完成初中课程后,便会离开校园。

    到处寻找一份差事,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但是在父母的鼎力支持下,孙荪荃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而且,还是一名女性大学生,这在当时的社会,可谓是凤毛麟角。

    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孙荪荃因为在校的出色表现,被委以北平市第一女子中学校长,这一重要职位。

    在任职期间,孙荪荃曾全力倡议,让家长也给予女孩读书识字的机会。

    也正是在她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女性得到了解放,得以读书认字,不再是以往那般不识大字的模样。

    简而言之,正是因为孙荪荃的这一善举,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女性的艰难处境,也为我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她还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在东北沦陷后,她不顾当时主流社会的威逼利诱,坚决支持学生们,以及其所展开的爱国运动。

    也正是因为,在以孙荪荃为首的,一众先进知识分子的支持下。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下定决心走上了救国救民的复兴道路。

    因此,孙荪荃才会被众人称赞,是一名“才华横溢,爱国爱民”的卓越女性。

    家喻户晓的诗词

    虽然,孙荪荃一直站在抗日救国运动的前线,但是迫于某方的压力,她并没有正式加入我方。

    只能在暗地里,默默地关注我方的行动;希望能有机会,与我方深入接触。

    那场发生于1945年“双十会议”,在无形之中,为孙荪荃架起了一座桥梁。

    那时,由于局势的多变复杂,其实,最初谁也没有预料到,这场会议能够顺利展开。

    众人都没想到,领导人以及其他革命前辈希望祖国统一,人民幸福的决心。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们不顾自身的安危,只身前来重庆,进行谈判。

    敌方首领本以为,自己占据天时地利。

    谁知,面对敌人明里暗里的恐吓,主席非但没有退缩,反而坚定了决心。

    他于1945年11月14日,在《新民报晚刊》发表了那首,气势磅礴、远见卓识的诗词——《沁园春·雪》。

    这首诗词一经刊登,便引来了海内外知名人士的关注。

    在阅读完后,他们纷纷赞叹领袖的英勇无畏,高瞻远瞩实在绝无仅有。

    唯一失望的,可能就是对方了,本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了扭转局面,唯有下令让麾下以及领地内的文人,都用”沁园春“这个词牌重新填词。

    他下定决心,要作出一首比毛主席更好的诗词。

    惺惺相惜的陌生人

    身为才女的孙荪荃,对这一消息也是十分关注。

    她虽然对帮助敌方毫无兴趣,不过,却是对“重新填词”,这份任务深感兴趣。

    于是,她使用了相同的词牌名,重新填词。并将写好的诗词登在同一份报纸上,让世人作评。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身为陌生人的毛主席,在阅读完这首诗词后,对孙荪荃的文采大加赞赏。

    甚至表示,孙荪荃是这群人中,写得最好的那个。

    其实,毛主席对这个奇女子,早已有所耳闻,从鼓励女性上学,到支持爱国运动,都表明这是一个爱国爱民,心系国家的杰出女性。

    除去这首诗词本身的优秀,毛主席对这首诗词发出感叹。

    其实,也是在暗自佩服孙荪荃的勇气。

    在那个年代,一个女子敢于挺身而出,不顾当时的威胁,决心投身于解放运动之中,实在是值得钦佩的人物。

    对于毛主席的称赞,一向谦虚的孙荪荃,也并未因此而洋洋自得。

    反而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中,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民。

    其实,像孙荪荃这般英勇无畏、才华横溢的女子数不胜数。

    之所以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太多的痕迹;也主要在于,封建对于女性的压迫太深、太重了。

    在建国之前,大多数封建朝代,哪怕是最为开放的唐朝。

    对于女性的要求依旧是“贤良淑德、三从四德”。只能听从丈夫的命令,没有自己的思想。

    她们甚至没有人身自由,更不用提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这也是我国为何,一直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让更多的女性掌握自己的命运。

    单字解释: 沁 园 春 雪 发 表 后 一 位 才 女 填 词 获 毛 主 席 夸 赞 谁 这 么 牛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