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司马迁因无钱免罪,被处以宫刑,妻子的做法得千古称赞?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鲁迅先生曾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作者司马迁也被历代文人所推崇,他的文学才华被世人盛赞。

    司马迁出身在史学世家,其父司马谈任职史官,主祭祀礼仪,搜罗并保管典籍文献,日常的工作管理各类史书,在父亲的熏陶下司马迁自小对史书典籍就有着浓厚的兴趣。

    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来到京师长安,拜在儒家大师的名下,在文化和经济上都深切地体会到汉朝鼎盛时期的繁华。

    在汨罗江边感受屈原自尽时的委屈;在庐山观览大禹治水的九江;在孔子故里学习宴饮礼仪。

    在出游时每到一地就找到当地的耆老了解一些流传在民间的风云人物的轶事,在韩信故乡就曾与人探讨过韩信胯下受辱之事。

    司马迁出游时网罗了不少古史传说,以及被秦朝焚毁了的各诸侯国史记,这些都成为他后来写《史记》的素材。

    司马迁的父亲在担任史官后就一直有志于整理中华民族的历史,试图撰写一部囊括历代史实的著作,在他成为史官后就开始搜集阅读史料,为修史做准备。

    仗义执言却被牵连入狱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李广利率军前去攻打匈奴,却由于用兵不当差点全军覆没,李广利">李广利狼狈逃回长安,他的孙子李陵率领五千骑兵与匈奴对战,在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李陵被捕。

    李陵投降后自觉无颜回到大汉国土,于是投降匈奴,这个消息一传到朝廷后,汉武帝震怒,朝中大臣也多次指责李陵叛国,只有司马迁肯在皇帝面前替李陵辩解。

    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听了司马迁的陈情,震怒之下,将司马迁关进监狱。

    被关进监狱的司马迁遭受了很多残酷的刑罚,但他仍拒不认罪。他入狱后的第二年,边境传来李陵为匈奴训练兵马反攻汉军的消息,这个消息对于汉武帝的打击更大,来不及核实消息的真假,就将李陵的父母下令处死。

    但免死需要交50万钱来赎,或者接受宫刑。然而当时的司马迁家里并不宽裕,50万钱是一笔倾家荡产都拿不出来的巨款,所以他只能忍下屈辱接受宫刑。

    在那个“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年代,接受宫刑后的司马迁经受了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

    不离不弃甘做后盾

    每每在司马迁坚持不住想要一死了之时,他总能想起父亲想要写一本史书的愿望,他深知这不仅是父亲的愿望也是他的使命,凭借着完成《史记》的这股信念,司马迁在人生的低谷中煎熬着。

    司马迁50岁时,汉武帝大赦天下,他又回到朝堂担任中书令,在天下人看来,他是皇帝的近臣,有着莫大的荣宠,但只有他知道,司马迁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一本《史记》。

    出身名门的柳氏深知丈夫为人,有要离婚的想法也是为了自己好,不愿自己跟着他一起承受世人的指指点点。

    于是柳氏便搬回娘家住,但绝口不提离婚的事情,只是时常回家去探望司马迁。

    夫妻二人的相处模式被人看在眼里,也有人劝解柳氏离婚再嫁,但柳氏深爱着司马迁,仍旧以司马迁娘子的身份自居。

    她坚信《史记》将成为传世巨著,司马迁的功绩也会被后世铭记,保存画像是为了后人有雕像的模板。

    柳氏即便在司马迁入狱后与之离婚再嫁,以她的家世也没人敢说闲话,反而可以在司马迁触怒龙颜的时候与他撇清关系,但柳氏却给了司马迁最大的信任和爱。

    到了汉宣帝时期,《史记》传到了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手中。杨恽深得汉宣帝的信任,此时朝政清明,文化发展昌盛,就将珍藏了数十年的《史记》献给汉宣帝。

    从此之后,《史记》才得以真正面向世人。

    都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女人,如果说司马迁的一生都在向着自己的信仰奔跑,那柳氏便是他可以奔跑的支撑,司马迁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著书,正是因为柳氏在他背后默默的支持。

    单字解释: 司 马 迁 因 无 钱 免 罪 被 处 以 宫 刑 妻 子 的 做 法 得 千 古 称 赞 ?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