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 / 夏朝 / 商朝 / 周朝 / 春秋战国 / 秦朝 / 西汉 / 新朝 / 东汉 / 三国 / 西晋 / 东晋 / 南北朝 / 隋朝 / 唐朝 / 五代十国 / 辽朝 / 宋朝 / 西夏 / 金朝 / 元朝 / 明朝 / 清朝 / 民国 / 近代
    0

    项羽:我走过的最深的路,就是嘴炮大师刘邦的套路

    2024.05.02 | 万里繁华 | 次围观

    伤痛的楚汉(18)

    主笔:闲乐生朱晖

    公元前204年十月底,项羽率十万楚军回师至荥阳东,击溃包围钟离昧的汉军,然后继续西进,与刘季的汉军在广武形成对峙局面。

    广武是一座山,中间有个山涧,把广武山东西一分为二,中间由一条极窄的小路相通。

    这个山涧,就叫广武涧。

    广武涧里流着一条历史悠久的古运河,开通自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年)。

    然而,正是这一条古运河,变成了项羽永远无法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它的名字就叫“鸿沟”。

    后人将汉军的高垒叫做汉城,将楚军的营寨叫做楚寨。

    在汉城的后面,也就是广武山的西麓,筑有数个黄土大穴,这里便是秦王朝留下来的山东第一大谷仓——敖仓的所在地。

    汉军背靠敖仓取粮,以逸待劳,优势明显。而楚军则不得不从东方彭城地区长途转运粮食,在转运途中,又经常受到彭越刘贾所率汉军游击队的骚扰,从而使得荥阳楚军的粮食供应,日益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必须速战速决,否则拖久了,楚军粮草不继,不退也得退了。

    项羽想速战,刘季偏偏不让,让项羽着急去吧,乃公洗洗脚先。

    这次刘季不再逃跑了,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牢牢守住敖仓这个铁饭碗,神仙也奈何不了他。

    看来刘季的确在战斗中成长了,从前他坚守荥阳,靠修甬道从敖仓取粮,结果被项羽抓住小辫子一顿狠揍,现在他学乖了,他干脆放弃荥阳,直接在敖仓边安营扎寨下来,看项羽拿他怎么办!

    秋去冬来,一天又一天。项羽在鸿沟边心急如焚,好似一只红了眼睛的巨兽,挣扎,咆哮,怒吼,喑哑叱诧,纵有拔山之力,但却无处释放,无可奈何。

    一晃,十多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些天项羽也不是光着急什么也没做,他把刘季的家小从彭城请来了。

    项羽要试试看,刘季究竟是个爱家的好男人,还是个爱江山不爱家小的臭男人。

    在项羽的印象里,刘季应该是个臭男人的,但项羽还是想试试看,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机会也要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计议已定,项羽便在军前架起了一张巨大的砧板,把刘季的老爸刘太公架出来,脱光衣服绑在上面,又命军士抬出油镬,设于其侧,派人通知刘季说:“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没错,在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节——反派人物总能在最后时刻抓住主人公的亲人或女朋友,然后拿枪抵住那个人质的头,威胁道:“把枪放下,不然我杀了他(她)!”

    这个时候,人质通常都会大叫:“不要管我,杀了他,杀了他就可以恢复世界和平了!”

    最后就是音乐响起,大团圆结局。

    我不能不说,这样的情节真的很瞎,不是每个人质都有这样的高尚情操的,也不是每个主人公都有一箭穿喉的好眼力。

    比如说这里的人质刘太公,他早吓的尿裤子了;比如说这里的主人公刘季,他也并非一个神射手,他其实是一个谈判专家来的。

    事实上,刘季在收到项羽的最后通牒后,竟从壁垒上探出一个头来,笑道:“吾与霸王俱北面事怀王,结为兄弟,吾翁即汝翁,如汝烹汝翁,幸分我一杯羹!”

    首先,刘季摆出自己和项羽的旧日情谊,将项羽逼到不义的位置;项羽一向沽名钓誉,现在被刘季点破,他已经很难下得了手了。

    然后,刘季又将自己放到不孝之地步,借此表示自己毫无底线,非常明确的表示了他坚决不让步的态度。

    所以,刘季这句话虽然很流氓、很无赖,简直刷新下限,但它却是当时解决人质危机的最好办法。

    果然,项羽闻言大怒,冲着刘太公咆哮道:“你看你生了个什么好儿子,根本拿你当屁一样,做老爸做你成这样,还不如去死算了!”

    说着,项羽拔出佩剑,作势要杀刘太公。

    摆样子而已,吓刘季而已,项羽不可能真的杀了刘太公,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刘季才放心大胆的出言不逊,项伯才放心大胆的劝项羽道:“凡为天下者不顾家,昔大禹圣人也,有父名鲧,而治水无功,被尧帝杀之,大禹仍治水三年,三过家门而不顾。今汉王与陛下争天下,前太公被拘禁三年,汉王略不相顾者,正是以天下为重耳。若今陛下杀太公,既无干胜败之数,反使天下说陛下杀人之父,是为盛德之累也。不若陛下且收兵回营,再为别图,何必挟杀太公,然后为退兵之计?陛下威武震于天下,何乃听此以示怯也。”

    大概意思就是:刘季是个爱天下不爱家的臭男人,咱们杀了他老爹也没用,不如算了吧!

    项伯是什么人,大家都该很清楚了,他说出这样的话,一点不奇怪。

    其实项伯的话根本就是鬼扯。

    第一:刘季既没有大禹那么高尚,也不是一个不孝的无耻小人,他的“分羹”之言,纯粹只是谈判策略而已。

    第二:什么“盛德之累”?当年项伯屠杀英布满门,也没见他顾虑什么“盛德之累”。

    第三:这事儿怎么能就随便算了呢?不管怎么说,项羽终归是人质在手占着上风,即便要价太高刘季不答应,那也可以讨价还价用人质换点粮草、武器、战俘、城池啥的,直接算了那不是拿项羽当冤大头吗?

    然而,虽然项伯之语纯属鬼话连篇,但项羽竟然就此收手了,也没有小家子气去争取什么战争物资,他只叹了口气,命令将军士为刘太公松绑,带回军营好生款待,并于数日后亲至为其置酒谢罪。

    好一个喜怒无常,外热内热,沽名钓誉的霸王!

    刘季太了解项羽了,项伯也太了解项羽了,他们根本就吃定了项羽不会拿刘太公怎么样(要威胁早就威胁了,何苦等到现在),所以才敢如此放心大胆的胡说八道。这人哪,一旦弱点被对手知悉,他离失败就不远了!

    挑战本是是中国上古时代独有的一项军礼,又名“致师”。春秋时晋楚争霸的邲之战,楚庄王就曾派大将乐伯单车冲进晋军之中斩将夺旗以“致师”,大挫敌之锐气,从而一战胜晋。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车战的淘汰,单车挑战这种古军礼早已不再有人用了,新做法是派人到军前骂战,诱使对方主将轻率出击,从而以伏兵一战胜之。之前楚大司马曹咎就是着了这个道。

    但项羽是什么人,他怎么可能去搞骂战那一套,再说他也骂不过刘季手下那帮赖皮兵。

    归根结底,项羽是贵族,贵族是不骂人的,贵族喜欢单挑,喜欢一对一的决斗。

    于是,项羽又派人通知刘季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相距不宁也。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百姓也!”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项羽已经明显有了些厌战的意思,再坚强的汉子也会疲惫,再勇敢的战士也会有厌恶杀戮的一天。

    项羽当然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但无休无止的内战与杀戮,也并非他心所愿。他现在只求刘季罢兵而退回关中,只求尽快结束天下百姓的痛苦,只求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刘季听了项羽的话,哑然失笑。

    居然要单挑?

    真是天大的笑话。

    项羽啊项羽,拜托你成熟一点好不好,咱俩这是在争天下呢!还单挑,还决斗,这种事情通常只有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为了争风吃醋才会做的,咱中国人不兴这一套!

    再说了,我刘老毛今年芳龄五十三,做你老爹都绰绰有余,一把老骨头,如何干的过你这猛男,别开玩笑了!

    当然,刘季不能真跑去跟项羽说——项老弟,我打不过你,咱俩还是接着群殴吧!

    这样太没面子了。

    这时,倒是项羽想到双方年纪问题,感觉确实不公平,便又补了一句道:“汉王若是不肯屈尊,也可遣麾下猛士来战,但凡有人能击败寡人,寡人必举国奉上。”

    刘季自然还是不肯,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单挑打赢项羽呢?真有这样的人,我刘季跟他姓!但这种话也不能说,更丢面子,而且丢整个汉军的面子,于是,他想了想,终于在壁垒上探出一个头来,笑道:“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我只能说,刘季,你太幽默了,你简直是个幽默家。

    而项羽虽然对刘季的幽默无比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你再厉害别人不接你招怎么办?

    当然,刘季虽在武力上打不过项羽,但嘴炮还是相当有自信的。于是,一日,刘季缓缓的走下壁垒,命令士兵打开城门,只带了几个随身护卫,走到广武涧边,与项羽隔涧对视。

    没等项羽开口,刘季就说话了。

    与其是说话,不如说是演讲。

    如果说古代天下的归属也和现在一样靠演讲来拉票选举,那刘季早赢了,也用不着折腾那么多年,死那么多人,搞出那么多麻烦。

    刘季说——

    吾非好与公相距也。公罪恶贯盈,神人共怒,因此同天下诸侯,共伐无道,为民除害也。今略节数公之罪,使三军静听:背怀王之约,左迁我于汉中,罪之一也;矫杀卿子冠军,罪之二也;救赵不报而擅劫诸侯入关,罪之三也;烧秦宫室,掘始皇墓,私其财物,罪之四也;杀秦降王子婴,罪之五也;诈坑秦子弟二十万于新安,罪之六也;王诸将善地而徒逐其故主,罪之七也;放逐义帝,自都彭城,夺韩梁地以自王,罪之八也;使人阴弑义帝于江南,罪之九也;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之十也。公有此十大罪,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与乃公挑战!

    刘季一口气宣布了项羽十条大罪,时而语调沉重,时而痛心疾首,时而怒发冲冠,时而慷慨激昂,他越说越畅快,越说越起劲,越说越激动,越说越陶醉,简直就要手舞足蹈起来。

    怪不得刘季只想与项羽斗智呢,瞧他这份的演说的功力,简直比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还厉害,几句话自己就成了正义的代表,项羽就成了祸乱的根源。总之,杀你个项羽,何须你老子我动手,派个刑徒代劳就足够了!!

    项羽一边听,一边脸色数变,怒火腾腾往上冒,他本来就不善言辞,何况有些事情只会越抹越黑,终于,他憋得受不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从身边武士手里抢过一弩,朝刘季射了一箭!

    刘季大惊,方想躲避,来不及了,那一箭已激射而来,刘季应声倒地。

    秦汉时候的弩有1石(汉代1石约31千克)至10石之分。最初弓弩手用臂开弩,称“臂张弩”,约1~2石;后又有“蹶张弩”,用一脚开弩,约2~3石;后来又有“踏弩”,用双脚开弩,约4~6石;再后来又有“腰开弩”,乃以坐姿同时利用臂、足、腰之力张弓的弩,约7~10石。正所谓“力弱者用蹶张,力雄者仍用腰开”。腰开弩正是中国历史上单人使用的弹射力最大、也是射程最远的强弩,射程超过四百米,非常之可怕。

    但这种“腰开弩”有一个缺点,使用者必须坐在地上,用左右脚掌俱揣入拇内,紧接弩劈,撬上腰钩,钩住弩弦。两手拉腰钩索,两脚掌往前一蹬。劈体往后一倒,一齐用力,才能上弦;故而用力多而耗时久,等你上好弦,敌人早发现逃跑了。所以刘季才敢放心大胆的发表演讲,万一有人要射他,他也完全来得及拨马逃跑。

    不过可惜的是,弩的射程虽远,但杀伤力不及弓,所以刘季虽然被那强弩之末正中胸口,却重伤未死。

    这强弩之末,多像是项羽的真实写照,初发时势头强劲无匹,但四面起火,疲于奔命,明显后劲不足,每大胜一次就被永久消耗掉一点,到最后所剩无几,如何能杀得死人。

    广武涧西,刘季捂住胸口痛苦的伏在地上,心中恨恨的想:“没想到玩了一辈子阴谋诡计的乃公,居然也会中招,唉!”

    广武涧东,项羽眼睁睁的看着刘季倒下,心中也是一惊。

    难道事情就这样结束了?这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就这样结束了吗?

    项羽伸开双臂,仰望苍天,不觉间泪流满面。

    楚军之中,也顿时欢声雷动,大家哭呀,笑呀,抱做一团。

    正在开心,大家突然愣住了,只见本该是死人的刘季缓缓的坐了起来,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之中,抓着自己的脚趾大叫道:“无耻楚贼,暗箭伤吾足指矣。”

    身后的护卫闻言大喜,赶紧飞快的将刘有才抢入城中。

    项羽傻了。

    明明正中胸口,为什么刘季却说只射中了脚趾,难道我四个瞳孔也会看错吗?

    唉,到头来,竟还是空欢喜一场。

    呜呼,天不助我也!

    刘季中箭之后的反应,确实让人佩服。从前以为他只是刘跑跑,如今才明白他是真王者啊!和平时代的我们,难以体会胸部箭伤的可怕,那可是非常痛的,但刘季竟能在这么痛的时候,还有如此机敏的反应与清醒的头脑,光这一点,就是一个顶尖王者的素质。

    因为王者,可以流氓,可以无耻,但绝不能以虚弱示众。人的天性,就是跟从强者,如果刘季受了重伤后还没来得及说这句话,就被抢救回营昏迷或者死了,那么其军心必乱,项羽必攻,到时候局面可就难以控制了。

    所以,刘季在回营躺了几天后,虽然仍伤势严重,却还要强忍痛苦,带伤劳军,好不容易稳定下军心,这才借机赶赴成皋养伤。不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刘季正在郁闷,齐国前线突然传来一个好消息,大喜之下,让他的箭伤立刻痊愈,一高兴还临幸了一个叫薄姬的姬妾,生下了日后的汉文帝。

    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呢?

    原来,汉相国韩信竟然一举击败了楚国名将龙且,歼灭楚军二十余万,杀死龙且及原齐王田广,全定三齐之地。

    于是,项羽的末日,来临了。

    单字解释: 项 羽 我 走 过 的 最 深 的 路 就 是 嘴 炮 大 师 刘 邦 的 套 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历史迷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历史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